第27章 戴罪立功(1 / 1)

安乐城外三十里处,一座座营帐拔地而起,连绵不绝,一眼望去足有万数。

辕门处,竖着一面面“薛”字旗帜,随着狂风舞动。

正中一座大营,薛仁果高坐上首。下方文武分列,左侧是两位武将,一人为狄长孙,一人名庞裕。

右侧有一文士,须发花白,名为褚谅,受薛矩之命辅佐薛仁果。

“如今大军齐备,可堪一战,不知谁愿为先锋,攻下这安乐城?”薛仁果环顾四周,沉声问道。

庞裕争先出列,下拜道:“少将军,卑职愿为先锋。区区一座安乐小城,旦夕可下。”

“少将军只需在营中安坐,不过晌午,卑职必将此城献上。”

“若有逾期,请斩卑职项上人头。”

“好!”薛仁果哈哈大笑,“庞都尉既有这般胆气,我自当允准。”

“传我军令,以庞裕率领前军,攻占安乐。”

“且慢!”褚谅阻拦道,“少将军不可操之过急,将士们由岷州赶来,行路太速,已然疲惫至极,怎可仓促攻城。”

“不如暂且休憩一夜,待明日再行攻城也不迟。”

薛仁果摆手笑道:“你这老儿,太过胆小,不过一座小城,何须兴师动众。”

“派个三千兵马,足以攻下。若无这点勇力,我薛家早已覆灭,谈何有今日之威风。”

薛仁果颇有武力,又精通骑射,号称“万人敌”,自然不把这区区小城放在眼中。

他瞥一眼下首,冷哼道:“狄长孙,你贻误军机,怠慢攻城之事。”

“拖延如此之久,毫无建树,莫非心存异志,该当何罪!”

狄长孙面色一白,连忙跪下:“少将军容禀,安乐虽小,守将梁三郎却是谨慎,坚守不出,一心抵御。”

“卑职虽有心攻城,奈何粮草不足,士气衰微。若强行为之,只怕损兵折将,白白损耗性命。”

“卑职一片忠心,望少将军明鉴。”

“哼!”薛仁果大喝道,“休要狡辩,你领军无功,毫无作为,便是一桩大罪。治你一个斩首之刑,也是理所应当。”

“来人,将他拖出去,斩首示众!”

“遵令。”左右兵卒轰然应下,便要上前索拿狄长孙。

狄长孙连连叩首请求饶命,那薛仁果却是不为所动。

眼见此景,褚谅暗暗叹息一声,开口求情道:

“少将军暂息雷霆之怒,狄都尉领军无功,也是情有可原。”

“若非粮草皆被运至岷州,镇压钟昆仑,想来狄都尉不至于毫无寸进。”

“战前杀将,是不祥之兆,非智者所为,还望少将军三思。”

薛仁果犹自不解气,冷声道:“如此轻易放过了他,岂不是纵容将士懈怠,违抗军令?”

“此风若是大涨,如何统御三军,慑服将士?”

“若不严明军纪,纵有千军万马,与一盘散沙有何异?”

面对这连番喝问,褚谅一时哑口无言,顿了顿,方才劝道:

“少将军言之有理,我等敬服。”

“然而,方今大争之世,须得笼络人才。狄都尉素来尽忠职守,颇有才干,只因耽误一时便杀之,实在令人寒心。”

“况且,大将军曾有交代,狄都尉有将帅之才,不可擅自杀伐。”

“不如让他戴罪立功,若再有轻慢,斩首也不迟。”

薛仁果本要发作,听闻薛矩交代,不得不按耐下来,冷喝一声:

“狄长孙,你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今贬你为兵卒,随庞裕出战。”

“若有丝毫懈怠,我必斩不赦,哼!”

“谢少将军不杀之恩。”狄长孙咬牙拜谢。

待两人领兵出营,褚谅轻声劝道:“少将军,若要混元天下,需以宽仁待人,少作杀戮。”

“先前已是将钟昆仑凌迟处死,又残杀三千羌人俘虏,实在有伤天和,非明主所为。”

“此番攻下安乐,且行善待,倘若杀戮过甚,引发民变,便难以收拾了。”

薛仁果不屑道:“钟昆仑先降后叛,完全不将我放在眼中。我岂能再三宽恕,成了妇人之仁。”

“至于那些羌人,杀了便杀了,有何可惜。若不以杀戮震慑,怎能使其顺服?”

褚谅见他视人命为草芥,毫不在意,忍不住暗叹一声。

斩杀钟昆仑也就罢了,偏偏将其凌迟处死,血肉分给将士食用,何等残虐!

如此嗜杀之人,岂是明主?

一时间,褚谅眼神闪烁,晦暗不明。

另一头,庞裕率领三千兵马,前往攻城,原以为那梁三郎和从前一般,龟缩在城中不出。

谁曾想,此人弃了城墙,主动领军出城,于南门外列阵,一字排开,向他攻来。

庞裕大喜过望:“这黄口小儿,果然轻敌冒进,这般狂妄,胆敢舍弃坚城,与我作战。”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传令下去,全军出击直取他项上人头。”

“遵令!”一众兵卒敲打战鼓,扬鞭策马。

虽只有三千骑,却个个悍勇,如排山倒海一般,冲向前方军阵。

狄长孙却是拉紧缰绳,仔细观察那军阵,不觉摇头:

“如此排兵布阵,太过儿戏,轻易可以击溃。”

“我如今戴罪之身,若不设法立功,恐怕身首异处。”

“唯有相助庞裕,击败这梁三郎,方能苟活性命,到时再决议何去何从。”

他见那兵马成千上万,料定城中守军倾巢而出,内部必然空虚。

如此正可领一支轻骑,绕过军阵,直趋南门外。若那梁三郎不加防备,过不多久,便能攻下安乐。

他将此计和盘托出,庞裕自无不可,当即给他轻骑一千,神不知鬼不觉,向敌军后方袭去。

而梁三郎全然不知,见那薛军不过三千之数,忍不住火气上涌,自以为受了轻视,越发不管不顾,策马冲向薛军。

南门外,只有寥寥几十人镇守。

狄长孙暗道一声好机会,当即率领一千轻骑,攻下瓮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南门占据,直入城中,改换旗帜。

又命人擂起战鼓,响声震动天地,远远传播开来。

梁三郎原以为胜券在握,可全歼薛军,正奋勇杀敌之时,冷不丁听闻鼓声,慌忙转头望去。

这一看,直叫他肝胆俱裂!

那城头之上,已是换了主人,“薛”字旌旗高高飘扬,仿佛嘲讽着他的轻敌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