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早知今日(1 / 1)

孙士廉自是言听计从,感慨道:“我家今后兴盛与否,皆仰赖烨儿你了。”

杨烨摇头道:“舅父过谦了,若无舅父谆谆教诲,岂有我长大成人一日。”

孙士廉满怀欣慰,待褚谅来至合川,当即出城十里相迎。

果然如杨烨所料,高楷承诺一如既往,并未多加苛责。

孙士廉这才放心,上表投靠。并与褚谅同榻而眠,秉烛夜谈。

一番笼络之下,顺理成章改换旗帜,成了高楷治下一州。

待褚谅回返金城复命,孙士廉送出城外十里,极为恭敬。

城楼上,他看一眼身侧,忽然开口道:“烨儿是否动了出仕之心?”

杨烨也不意外,坦然道:“我素日冷眼旁观,这高楷所作所为,实乃明主。”

“大丈夫生在乱世,自当择一明主辅佐,以求封妻荫子,居庙堂之上。”

孙士廉颔首道:“主上天纵之才,当为明主无疑。”

“烨儿你腹有韬略,足智多谋,又曾四处游历,见识已胜于我。”

“明主能臣,若能善始善终,当为一段佳话,光耀千古。”

“我所虑者,唯有那渭州李昼,其人出身显赫,文武双全,又知人善任,麾下贤才猛将无数,必是主上一大劲敌。”

“不知烨儿有何应对之法?”

杨烨摇头一笑:“那李昼诚然势大,却偏重世家大族子弟,我这区区寒门,恐怕不入其眼。”

“况且,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主上麾下正缺乏谋主,正是我施展才能之机,绝不可错过。”

孙士廉连连点头:“烨儿思虑深远,为何不与褚公同行,请他引荐一番?”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杨烨扬眉一笑,“我料这岷州必有战事,正该前去一观,伺机为高将军献上一城,作为晋升之机。”

“这般方才为人重视,不至于虚度年华,案牍劳形。”

孙士廉也无异议,转而说起一事:“你若出仕,怕是瞒不过你兄长。”

“若他从中作梗,倒是不美。”

杨烨眉宇间掠过一丝厌恶:“父亲病重之时,交代他厚待母亲,照顾我与小妹,他装作孝子,满口答应。”

“然而,父亲一夕去逝,尚在孝期,他便将我们母子三人,赶出家门,流落街头。”

“若非舅父将我们接来,我们已然冻饿而死。”

“我不曾和他计较,他却对我出仕百般阻拦,坏我名声,居心不良。”

“此等大恨,我必当回报。”

孙士廉见他满脸恨意,叹息一声,道:“你们终究是杨家子弟,血脉至亲,何至于此。”

杨烨讥笑道:“我视他为长兄,他却待我如仇敌,欲置我于死地。”

“他虽得意,未必可横行一世。我虽困顿,未必没有扶摇直上之时。”

“我已决定出仕,立一番事业,届时自有我的道理。”

孙士廉心有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只化为一句:“务必护佑自身周全。”

“荣华富贵固然可求,性命却是第一要紧的。”

“是。”杨烨长身玉立,一拜到底,“若有飞黄腾达之日,必当报答舅父抚养之恩。”

山河万里,迢迢大路,一素衣青年,策马奔向远方。

……

且说高楷收到降表,自是欣喜万分。

这叠州是他起兵以来,第一个不费一兵一卒,全靠说降得来的。

府中一众文武皆是恭贺,如今他已坐拥四州之地,和那渭州李昼并驾齐驱。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宁有种耶。”

这陇右道诸州,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若能再得二州,便可自立为大将军,开府建衙。有此声势,必能吸引天下大才来投。

正当他欣喜之时,忽见管事来报:“郎君,据探马回禀,那渭州李昼,率领大军进犯岷州。”

“哦,竟有此事?”高楷好奇道,“李昼有多少兵马?”

“约莫三万之众。”

三万大军可不少了,陇右道本是贫瘠之地,历经战乱,更是十室九空。

往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那钟祁连是何反应?”

“此人领兵回返溢乐,不再于边境围困。”

岷州共有三县,溢乐、佑川、和政,溢乐为州治所在。

钟祁连行事诡异,前番围困安乐,却不发一兵,此次遭受进犯,方才领兵回返。

梁三郎冷笑道:“郎君,此人有勇无谋,绝非李昼对手,我等不妨趁机出兵,攻取岷州。”

狄长孙微微摇头:“主上,此人虽然行事鲁莽,却并非愚蠢之辈,贸然出兵,怕是不妥。”

“不如暂且静观其变,以待良机。”

梁三郎急切道:“郎君,机不可失,若我等作壁上观,岂不是把岷州拱手让人?”

“一旦被那李昼夺去,悔之晚矣!”

两人一时间争吵起来,一众文臣各执己见,亦然分为两派,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争执许久无果,只得看向上首:“是否出兵,请主上下令。”

高楷陷入思索,这钟祁连似乎对他并无敌意,即便围困安乐,也未曾出兵,不知是何用意。

他忽而想起敖鸾卜算所得,钟祁连并无威胁。

如今岷州遭受进犯,他若趁火打劫,怕是将其人推向李昼,反倒化友为敌。

想到这,他沉声道:“传令,静观其变,不得轻举妄动。”

“是。”

梁三郎等人虽不甘心,却也信服高楷决策,未有置疑。

不过,若要将岷州收入麾下,绝不能隔岸观火,坐等天上掉馅饼。否则,即便得了城池,也得不到民心。

他当即下令,亲自率领三千骁骑,赶往安乐,以随机应变。

岷州是大禹划分的九州——雍州之一,州内多有羌人、汉人杂居,自古民风彪悍,好勇斗狠。

州治溢乐县,往南一里外,有“岷山”,往西二十里处,有“崆峒山”。

岷州有八景之美誉,山河壮丽,古人云:其西亘青海之塞,南临白马之氐,东连秦渭,北并洮叠。内则屏翰蜀门,外则控制边境,为陇右道重地。

得此地,往东可抗击渭州李昼,往西可抵御王威治下鄯、廓二州。

岷州归属何方,可谓牵动整个陇右道大势。

风云涌动,江河滔滔,又一场大战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