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怦然心动(1 / 1)

至于这正三品的怀化大将军,不过是个散官,并无实权。

若不能掌握大军指挥调度之权,便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也不过是一个虚名。

中看不中用。

高楷自然不会贪图这点虚名,千里迢迢前往金陵赴任,这无异于羊入虎口,自寻死路。

白面宦官皮笑肉不笑:“高将军,您可想好了?”

“这可是朝廷的旨意,袁相公钦点您为怀化大将军,满门荣耀,系于您一身。”

“若是轻率拒绝,怕是惹得袁相公不喜,招来雷霆之怒。届时,若是大军压境,可就悔之晚矣!”

这一套说辞,恩威并施,夹带着赤裸裸的威胁,若是寻常人,早已惴惴不安。

不过,高楷又非大周忠臣,对这金陵朝廷,更是毫无认同感,又是个久经战阵的厮杀汉,自然对他的话无动于衷。

甚至,连个托词也懒得说。

唯有一丝疑惑,让他开口询问:“不知袁相公是如何知晓末将的?”

陇右道位于西北边陲,兰州更是普通小城,根本不闻一名。

他可不会认为,这位万人之上的宰相,会特意关注他这个小人物。

白面宦官娇笑一声:“高将军有所不知,您的大名早已传遍西北诸道,便是江南也有所耳闻。”

“更要紧的是,那崆峒派掌门真人,对您赞不绝口,特意书信一封,向袁相公举荐。”

原来如此!

高楷恍然大悟,这崆峒派视他为头号大敌,不知设下多少阴谋诡计,想要置他于死地。

如今这一招,不过是想将他调离陇右,一旦去了朝廷,便是孤家寡人一个,只能任人宰割。

倒是打的一副好算盘。

高楷暗自嗤笑:“金陵我一定会去,只不过,绝不会是现在,去做什么大将军。”

“府中事务繁忙,恕本将军不再奉陪了。”他不再多说,令管家送客,便径直回转前堂。

白面宦官气得跺脚,却拿他没办法,只能暗自生闷气,悻悻地去了。

张氏却是忧心:“楷儿,这般得罪了朝廷,若是大军来征,该如何是好?”

高楷淡笑一声,安抚道:“阿娘不必多虑,朝廷镇压江南群雄,尚且疲于奔命。”

“遑论这山高路远的陇右道,便是有心也无力,必不可能发大军前来。”

“那便好。”张氏放下心来。

敖鸾忽然笑道:“表哥当真对那怀化大将军之位,毫不动心么?”

毕竟,这可是正三品高官,可位列朝堂,参知军政。

高楷淡声道:“便是动心,何须他来封,我当自取。”

敖鸾玉容一震,眼眸中异彩涟涟。

这等霸气之语,着实令人既惊且佩。

此事既了,天高皇帝远,高楷对那袁弘道的怒火,怡然不惧。

大周人心已散,可不是东汉末年,需要披着朝廷这层虎皮,即便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无人真正在意。

白面宦官走后,高楷回到前堂,处理政事。

如今他坐拥兰、洮、河、叠、岷五州之地,诸事繁多,每日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治理。

“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古人诚不欺我。”高楷苦笑一声。

正埋头苦干时,忽见管事轻声前来,呈上一封文书。

“郎君,叠州刺史孙士廉,上表一封。”

“哦?”高楷颇为好奇,这孙士廉自从投靠,便兢兢业业做他的刺史,倒也勤勉,不像其余属官,时常上表夸耀政绩,言语谄媚。

不知这孙士廉有何事上表。

高楷接过文书,仔细翻阅,不禁神色怔愣。

有意思,这孙士廉看着老成持重,竟也动了这个心思,上表别无它事,却是为了和他结亲。

文辞虽然委婉,声称他那外甥女杨皎,蒲柳之姿,倾慕高将军的威名,甘愿为一侍妾。

高楷哪里看不出,这老舅父孙士廉,分明想让杨皎为他正妻,更上一重姻亲。

这时节,封建礼数还没有后世那么禁锢,女方一旦相中如意郎君,也可主动登门提亲,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高楷并未反感,他对自身婚姻大事,也曾有所考量,早些成亲,诞下子嗣,可安麾下文武之心。

毕竟,他若长久无所出,后继无人,便是将来一统天下,这大好江山,又该让谁来继承。

高楷将思绪拉回,忽见这文书夹层,藏着一张小像,绘着一名女子。

他瞥了一眼,便再也挪不开视线,只觉得怦然心动。

“奇怪,这女子我总觉得似曾相识,仿佛有一面之缘,却又想不起来,只觉得温婉可亲。”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这或许便是佳偶天成。

蓦然,高楷神色一动,抬头看去,只见紫光红气之中,赤印之上,隐隐有红鸾星动。

所谓夫妻一体,这乱世时节,娶妻须得慎重。

便是寻常人家,也要多番相看,测生辰八字,占卜祸福,唯有命格相合,方才是一段良缘。

否则,结成一对怨侣,少不得劳燕分飞,家宅不宁。

这杨皎长相温婉,雍容大气,十分投他眼缘。更要紧的是,和他命格相符,有相辅相成的气象。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说不定,这位杨家娘子,便是他此世良配。

想到这里,高楷朗声道:“去请杨烨来堂中一叙。”

“是。”管事匆匆去了,过不多时,便见杨烨缓步而来,从容施礼,道。

“微臣杨烨,拜见主上,不知主上有何事相召?”

“喜事一桩,正要找你商议。”高楷笑道。

“你舅父孙士廉上表,将你妹妹杨皎,许配给我。”

“此事你可知晓?”

杨皎是杨烨之妹,两人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情谊甚笃。如今孙士廉有意和高楷结亲,自然要知会他这个兄长一声。

杨烨早有腹稿,拱手道:“微臣已知晓此事,舍妹蒲柳之姿,愿侍奉主上,蒙您不弃,必当尽心竭力。”

这时节,臣子与主君结为姻亲之事,实属寻常。

他视高楷为明主,惟愿君臣相宜,共谋大业,若能为亲家,自无异议,反倒乐见其成。

只是,唯有一事,他却不得不提,以免结亲不成,反倒成了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