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成交!(1 / 1)

“140万两,应该可以做许多事了。”岳灵霏拿着契约,忍不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她看向陈长帆,眼底多了一丝底气,“是时候聊一聊,墨刀订单的事了。”

果然。

早在听见岳灵霏筹集现银的时候,陈长帆就已经猜到了。

眼下,墨刀可以说是墨刀门最稀缺的资源之一。

甚至因为一度短缺,而导致了墨刀门内部出现了修炼停滞的状况。

陆子轩损坏了一把墨刀,几乎都要被骂死了,足以见得墨刀已经稀缺到了何种地步。

“岳掌门现在财大气粗了,准备订购多少把墨刀呢?”

岳灵霏微微一笑,伸出两根手指,“至少要200把。”

即便如此,放在墨刀门里,也还做不到人手一把墨刀,可能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才能拥有一把墨刀。

这还是算上现有的墨刀,而现有那些墨刀,也大都有了损耗了。

200把?

黑角不禁眼睛微微一亮。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订单。

反而是一旁的邓九仙嘴角狠狠一抽,一副很想原地去世的表情。

两千把,这是要累死老夫的节奏?

岳灵霏这边其实是有点忐忑的。

她有点吃不准陈长帆会给出多高的报价。

在她的预期里,一把墨刀的价格至少应该在2000两以上,采购200把的话,那就是40万两银子。

即便她已经筹集了140万两,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她也明白,这仅仅是开始。

墨刀门的门众不下2000号人。

后续至少还要采购上千把墨刀才能够保证墨刀门的修炼资源充足。

想到这里,岳灵霏忽然觉得这刚到手的140万两都有些不够用了。

不过要想让墨刀门的实力整体得到提升,墨刀不可或缺,即便是要花费再多的银钱,也必须咬牙坚持。

“墨云铁你不用担心,我可以按照双倍的量准备,就是希望在价格上,可以再低一些。”

岳灵霏率先做出让步,就是希望陈长帆的报价能够尽量便宜一些。

陈长帆点点头,心中盘算起来,墨云铁方面的消耗不用考虑了,而且还能额外赚一份墨云铁进来。

剩下的成本就是人工和陨星砂的费用了。

人工尚可控制,毕竟锻刀的技艺可以培养,人力方面也可以用蒸汽机逐步替代。

唯独就是陨星砂颇为难得。

“陨星砂确实稀少,每把墨刀需用3两砂,200把便需60斤砂。”

邓九仙苦笑道。

“60斤陨星砂,这可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岳灵霏还是第一次听说陨星砂这东西,便有些好奇地问道,“陨星砂多少钱一斤,我可以去寻或者去买。”

邓九仙摇头,“陨星砂本就稀少,据我所知,整个清河郡只有地肺山上有陨星砂产出,找他们去买,只怕会被狠狠宰上一笔。”

听到这里,众人脸色也是变得有些古怪。

地肺山那帮牛鼻子,可不是好惹的,霸占着物产最为丰富的地肺山,旁人想要上去都难,更别说去采陨星砂了。

“既然要接了你这墨刀订单,那陨星砂的事我自会解决,墨刀定价2000两一把,你没意见吧。”

岳灵霏咬了咬唇,思索片刻,“2000两一把倒也合理,只是这陨星砂的问题,还是要趁早解决的好。”

“三日之内,必定可以开工锻刀。”陈长帆给出答复。

他本来就打算去地肺山上闯一闯的,那地肺山上不仅仅有陨星砂,还有诸多宝药灵兽,他自然是不想错过。

“好,那我先预付你一半的定金,那便是二十万两……”岳灵霏是绝对信得过陈长帆的人品的,对方说的话从来都是言出必行。

“不必了。”陈长帆却是摆手道。

“你我虽是盟友,可银钱方面的事,还是要算清楚的。”岳灵霏还以为是陈长帆客气,便坚持要付钱。

陈长帆笑着摇头,“不是跟你客气,而是我现在不缺现银,我想用这40万两,换取你那赤焰铜矿和黑炭矿的一年采矿权。”

岳灵霏愣住,赤焰铜矿和黑炭矿可是无人问津的矿脉,这陈长帆要它来做什么。

“你无需管我做什么,你只管衡量衡量,40万两的价格,你能否接受。”陈长帆直截了当说道。

虽然这两座矿脉品质都算不错,可一来墨刀门并无相应的开采技术,二来也确实卖不出去,虽然说40万两卖了确实有点低了,可总好过卖不出去不是?

岳灵霏内心快速权衡一番,旋即重重点头,“卖!”

陈长帆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拱手道:“成交!”

只花了40万两的代价,就获得了两座矿脉的一年开采权,这一把自己才是真的赚大发了。

见到陈长帆居然不要那40万两的银子,而是选择那并不抢手的两座矿脉,萧素尘不禁暗暗摇头。

可是两人既然已经达成了共识,他也就不好再说些什么。

反倒是周醒心直口快道,“长帆兄弟还是太年轻了,虽然说40万两的价格是真的不贵,毕竟光是一座高品质的赤焰铜矿,就值这个价,可你有所不知,那赤焰铜矿开采难度极大,虽然说赤焰铜的品质上佳,可冶炼起来也是十分困难。一年下来,只怕弄不到多少赤焰铜。要是技术不过关,恐怕连40万的本钱都收不回来。”

开采技术?冶炼技术?

我都不缺好嘛。

我缺的是便宜又品质好的矿脉。

铜矿一般分布位置较深,如果是以人力开采赤焰铜矿,光是搬运就要耗费大量人力,的确效率极低。

可在蒸汽机的加持下,矿车可以源源不断地从矿洞里运输,可以大大提高采矿效率。

相信用不了半年时间,就可以将这所谓的“40万两”成本收回来。

而且,这40万两只是名义上的40万两,实际上他付出的,只不过是铁匠们的劳动力罢了。

同样是在蒸汽机的加持下,铁匠打铁的效率也已经大大提升,200把墨刀,锻造起来问题不大。

而且也不是白白锻造,磨刀门还给足了锻刀的材料,那墨云铁也是一笔价值不菲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