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纵横江北(1 / 1)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2057 字 7小时前

纵横江北

寂静的旷野之中,突然响起了一阵鼓声。

片刻之后,合肥东门大开,一队队骑兵冲了出来。

他们在城门口列成了一个松散的阵型。

“人回来了吗?”骑督张悊问道。

“没有。”部下摇了摇头。

张悊感觉不太好。

在野外活动的游骑怎么着也有十几人,而今就回来三个,还是从西面、南面回来的,东方和北方像是隐伏着什么吞吃活人的鬼怪般,一骑未还。

“咚咚咚……”鼓声仍在继续,鼓点越来越密集了。

“将军。”部下满脸忧色。

张悊回首看向城头。

太守何充穿着一身宽袍大袖,正在亲自擂鼓。

鼓声就是命令,没有任何通融之处。

张悊有些犹豫。

不过他也理解,站在太守的立场上,任敌骑在合肥四周跑马,合适吗?

这可是淮南治所,脸面所在。

若没有骑军还好,但上次让贼人偷渡至毗陵后,朝廷特意加强了合肥方向,计有千骑,不打一下合适吗?

鼓声似乎表达了何充的心情,声声催促,没有办法了,只能打一下,打不过府君也就死心了。

人啊,就是这样矛盾。

明明知道胜算不大,但出于种种因素,总要先去和敌人碰一下,吃了亏后再改正。

何府君真不懂吗?

他可能也是想堵住别人的嘴罢了,用他们的命堵住那些屁事干不成,只会风言风语之人的嘴。

“走!”张悊一甩马鞭,策马而出。

旗手紧随其后。

接着是亲兵,他们稍稍加快了一些马速,冲到了张悊前方。

后面则是大队人马,足足七八百骑,踏着满是积雪的大地,冲向白茫茫的荒野。

正在前方耀武扬威的射雕营骑士策马迎上。

双方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开始出现了箭矢破空声。

“嗖!”一箭自耳畔擦过,正中侧后方一名亲兵。

亲兵发出了痛苦的闷哼,但好在有铁甲阻隔,只受了点小小的皮外伤,还能坚持。

张悊则暗暗心惊。

他冲在前面,透过人丛缝隙,发现对面的轻骑射箭不慌不忙,但速度一点不慢,箭矢一支接一支,还颇有准头。

这是老手!

要加速冲过去!张悊心中萌生了这个念头。

只要冲到近前,陷入肉搏厮杀之中,这些骑射手们就能被冲得七零八落。

“杀!”张悊怒吼一声,越众而出。

亲兵们感受到了主将的用意,拍马赶上。

其余军士亦加快马速,整支部队的速度一下子提了起来。

“嗖!嗖!”对面的箭矢更加密集了。

晋军阵中不断有人倒下,也有那携带了角弓的骑士忍受不了,将骑枪收起,拈弓搭箭还击。

至于那些手持粗大马槊的甲骑,则横下一条心,身体尽量贴紧马背,跟在张悊身后,疯狂又绝望地冲向梁军。

射雕营的骑士开始散往两侧,但中间还留着一部分人,射完最后一支箭后,手持团牌(小圆盾)、刀剑、铁挝,与晋军骑卒迎头相撞。

许是知道自己手里的家伙无法与长枪、大槊正面较量,他们在第一次错马而过,死伤不少人后,便兜转马首,从另一个方向溃走。

“追!”战至此时,张悊已经没心思想东想西了,他现在全副心神都放在眼前的战斗上面。

第一波冲锋击散梁军后,晋军士气有所振作,他们就咬着眼前被击溃的敌人,一路追击,毫不放松。

双方一追一逃,很快就跑出去了里许。

四散开来的射雕营轻骑又呼啸着聚拢了起来,加快马速,放过晋骑前军、中军,将后军两百余骑拦在了外面。

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的动作陡然加快,

一时间箭如雨下,专挑目标较大的马匹射击。

晋骑后军本就以混子居多,被突然提起来的节奏打得晕头转向。

军校一个接一个落马,军士冲杀了一下,发现敌人的近战骑兵这次不再轻易散去,而骑射手们的箭矢又刁钻得很,射人、射马信手拈来,精准无比。

晋骑后军抵敌不住,军官又大量伤亡,终于坚持不下去了,他们兜了一个圈后,溃向城门处。

合肥城头的何充看了,嘴巴微张,神色震惊。

另外一头,追出去数里地的张悊很快感觉到了不对。

梁军“溃兵”在向东逃窜,他们在向东追,但这会南、北两侧的大地又震颤了起来。

电光火石间,张悊心中明悟:或许梁人没有败,只是想把他们引到这里罢了。

果然!南方的小树林后面转出了大股骑兵,且已经进入了快跑状态,接下来就要提速,从侧面给他们来上拦腰一击。

北方的地平线上,一条黑线由北及南,呼啸而至。

他们身披铁铠,手持长枪大槊,士气昂扬,几乎以决死姿态冲杀而来。

完了!张悊脑海中冒出了一个念头。

不,还不能放弃!

“撤!”他大声呼喝道。

身后的骑手不知不觉已经消失了,一正二副三人尽皆死在了战场上。

张悊额头冒汗,决定先带着亲兵后撤,用实际行动提醒其他人跟上。但就在此时,身后又冲来一群轻骑,却是回转而来的射雕营军士,人不多,只有两三百骑,但足以让晋军的士气降到谷底。

从空中俯瞰而上,晋军不过区区四百余骑,被东面上千骑给堵住了,南北两方又各有数百骑加速冲来,后方还绕过来两百余骑射手,可谓四面合围。

汹涌的骑兵浪潮以雷霆万钧之势压了过来,将正处于混乱撤退状态的晋军一冲而散,然后便是追袭、碾压。

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战场上全是空跑着的无主战马。

这一战,晋人损失了最能打的五百骑兵。

收拾完战场后,苏宝臣率射雕、决胜、帐

前三营骑兵直趋合肥城下,于一箭之地外堪堪停住。

张悊的头颅被长矛挑着,高高举起。

城头的何充等人看了,个个噤若寒蝉。

******

仆固忠臣率领的东路军进展似乎更为迅速,他们一路上就没受到多么强烈的抵抗。

腊月二十日,他们在淮南苑誓师出发,人携十日粮草,一人双马,先折向东,再取道南下。

进军之时,途经诸县多有降顺者,这让仆固忠臣及充当监军的孙松颇感意外。

淮南郡这个地方已经没多少人了。

晋人数次迁民南下,而今除了县城附近还有少许百姓之外,乡间坞堡少之又少,故这些县城的投效还是有积极意义的,至少能提供一定量的补给。

及至月底,阴陵、东城、全椒等县悉数投降。

梁开平七年 (333)、晋太和四年正月初一,当作为先锋的横冲营九百骑抵达历阳城郊时,这座江北重镇又一次在大白天关闭城门。

这还不算,正月初二,射声、黄甲二营在历阳及北边的淮阳丘陵之间活动,切断了一众山头军寨与历阳、乌江之间的联系。

信使来,被捕获。

斥候来,被射杀。

坐镇历阳的山遐山彦林完全失去了与淮阳丘诸军寨数千军士之间的联络,不知道他们是还在坚守,还是已经陷落了。

恰逢这时天降大雪,四野一片迷茫,即便登高望远,亦看不太清楚。

他这样,据守淮阳丘的晋军同样如此,他们也在担心历阳有没有丢失。

初三,铁骑营冲至乌江城外,劝降不果,遂下马打制攻城器械,连攻两日,不克。

至此,他们完全放弃了攻城的尝试,转而搜寻船只,声言南渡建邺,擒捉“司马小儿”。

初四,仆固忠臣等人从历阳城下消失,直趋城南,趁着风雪之夜,攀爬至梁山之上,驱杀数百守军,将梁字大旗插上了山顶。

东西二梁山夹峙大江,俯瞰中流,十分重要呃,西梁山海拔其实不到九十米,勉强“俯瞰”吧。

西梁山下有梁山洲,乃江中沙洲,地势开

阔。

洲上兴建了城池、屋宇、仓库、军营,屯驻了数千人马,还是历阳水师的主要驻泊地之一。

到初五清晨,雪势稍停,沙洲上的晋军看到西梁山已被占领之后,一片哗然。当场就有水师将领提议乘船登陆,将梁军击溃,重新夺回西梁山,不过没接到山都督的将令,没人敢轻动。

当然,山遐或许派人传过令,但信使被捕杀了。他们只能期待有没有新的信使趁夜潜越过来。

初六,在反复折腾了一大圈之后,仆固忠臣发现晋军没有与他们决战的意思,而他们也没有攻城的能力,于是留铁骑、射声二营继续在历阳附近转悠,自己则率横冲、黄甲二营返回全椒县,搜刮了一番粮食后,顺着滁水一路向北,两天就抵达了堂邑郡,直插瓜步。

瓜步是一个渡口,旁边有山,即瓜步山。

正月初九,仆固忠臣登上了瓜步山,隔江望向建邺。

他手头就只有一千六七百骑、三千八百匹马,已然深入敌后很远。

对岸是晋国都城,东北方据说有一个叫苏峻的将领统率的军队,背后还有堂邑太守陈严的郡兵,西边其实也有忠于晋国的地方豪族。

他这一千多人,可谓身陷重围。

但打了这么久,他也回过味来了。晋军似乎就那样,据城而守的本事是有的,出城野战的能力则很欠缺。

有本事来打我!

“寻找船只,先渡几十人过江。”仆固忠臣下令道。

众人都大张着嘴巴,吃惊地看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