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徐麟遭神秘组织胁迫,如何处理成难题(上)(1 / 1)

御书房内,烛火明明暗暗。

光影在墙壁上如鬼魅般诡谲舞动,恰似无数双窥视的幽眸,令这一方天地都笼上了一层神秘而压抑的气息。

四周的书架,似沉默的卫士,静静伫立。

却又好似暗藏着无形的压力,压迫得人喘不过气来。

那幅山河社稷图,在昏黄光线的映照下,愈发显得神秘而沉重。

仿佛正以一种俯瞰苍生的姿态,冷眼旁观着这一场即将上演的风云变幻。

此刻朱元璋阴沉着脸,如同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凛冽气息,端坐在龙椅之上。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冷冷扫向下方众人,心中也被这错综复杂的局势搅得如翻江倒海一般。

不多时便见徐麟脚步踉蹡、神色仓皇,端着木盒,一头闯入御书房。

他面色惨白如纸,毫无血色。

眼神中满是惊恐与绝望,仿佛身后有索命的恶鬼正紧追不舍。

“扑通”一声,徐麟重重跪地。

膝盖撞击地面发出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御书房里格外刺耳,溅起的灰尘在微光中肆意飞舞。

“陛下,卑职办事不力,罪该万死,请陛下责罚!”

徐麟声音颤抖得如同秋风中飘零的残叶,带着哭腔的话语里,满是无尽的恐惧与悔恨。

他的身体剧烈颤抖着,恰似筛糠一般。

双手更是死死地抓着地面,指节泛白。

仿佛徐麟要将自己的灵魂,都嵌入冰冷的地砖中,以求能稍稍减轻内心的罪责。

朱元璋见状怒不可遏,猛地站起身来。

“啪”的一声,他的双手重重拍在桌案上,震得桌上的笔墨砚台纷纷跳动。

只见朱元璋双眼圆睁,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犹如实质。

他的手指如利刃般直指向徐麟,声若雷霆般炸响。

“那些威逼姜永明的人是何模样,你都未问清楚,便贸然将人斩杀。

徐麟,你究竟居心何在?

如此莽撞行事,将我大明律法置于何地?将朕的旨意置于何地?”

朱元璋的声音在空旷的御书房内久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愤怒,震得众人耳膜生疼。

此时的朱元璋,心中既是对徐麟办事不力的失望与愤怒,更是对局势失控的深深担忧。

他表面上声色俱厉地斥责着徐麟,暗中却不着痕迹地留意着一旁的朱标和朱棡。

朱元璋期望能从儿子们的反应中找到应对之策,同时也在暗暗考验着他们的能力与心性。

徐麟伏地颤抖,身躯如风中残叶,眼中满是悔恨与恐惧的泪水。

他嘴唇哆嗦着,犹豫再三。

终于他带着哭腔,将实情道出。

“陛下,卑职实有难言之隐啊!

数月前,家中突收一封匿名信。”

徐麟顿了顿,仿佛回忆起那封信的内容。

他脸上的恐惧之色更浓,身子也不自觉地蜷缩得更紧。

“信中措辞狠厉,不但附上了妻儿日常出行的详细行踪,甚至还描绘了种种对妻儿不利的残忍场景。

这些人威胁卑职,若不按他们的要求尽快结案,便会让妻儿老小性命不保。”

徐麟说着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

滴在地上,洇湿了一小片地砖。

“陛下有所不知,卑职出身贫寒。

自幼卑职父母双亡,一路靠着自己的打拼。

历经无数艰辛磨难,才在这朝堂上谋得如今的职位。

其中的酸甜苦辣,旁人难以想象。

况且妻儿是卑职在这世上最珍视之人,是卑职奋斗的动力和支柱啊。”

徐麟想起过往,不禁悲从中来,声音愈发哽咽。

“信中还暗示:若卑职不顺从,不但家人性命堪忧,我多年来辛苦积攒的权势地位也将瞬间化为乌有。

卑职这些年为了能在这复杂的官场站稳脚跟,付出了多少心血,只有自己清楚。

那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啊!”

徐麟边说边磕头,额头与地面碰撞。

发出沉闷的声响,在寂静的御书房内回荡。

他的额头很快红肿起来,有丝丝血迹渗出,洇红了地面的灰尘。

“收到信后,卑职日夜难安,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无数次思考该如何应对。

一边是朝廷律法和自己的职责,卑职深知不可违背。

可另一边,是卑职家人的性命和自己半生的心血啊!

卑职实在是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一时糊涂,鬼迷心窍,做出这等错事。

卑职深知罪该万死,只求陛下能饶过卑职家人。”

徐麟此番话语,在这凝重的氛围中,更显无奈与悲怆。

朱棡听闻徐麟的哭诉,心中暗忖。

他微微侧头,目光悄然落在朱元璋身上。

只见老爹满脸怒容,那紧握的双拳虽微微有些放松,却仍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威严。

朱棡心中明白,朱元璋此时需要一个台阶下。

同时他也深知局势危急,若不尽快为徐麟求情,局面恐将失控。

此时朱棡心急如焚,额头上都已经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不着痕迹地朝朱标使了个眼色,眼神中满是急切与暗示,仿佛在说:“大哥,快帮徐麟求求情,否则局面恐将难以收拾。”

同时朱棡微微咬了咬嘴唇,双手不自觉地握成拳头,显示出内心的紧张。

朱标微微抬眸,与朱棡的目光短暂交汇,便心领神会。

他深知此事棘手,若处理不当,朝堂必将陷入混乱。

此时朱标微微皱眉,神色凝重。

他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

片刻后朱标上前一步,双手抱拳,神色恭敬地拱手劝道:“父皇,徐麟虽犯下大错,但念其是受胁迫,实有苦衷。

且以往为朝廷也多有汗马功劳,征战南北,为我大明江山稳固立下不少功勋。

如今若因一时之错,便严惩不贷,恐寒了臣子之心。

还望父皇从轻发落,准其戴罪立功,也好让他将功赎罪,为朝廷继续效力。”

朱标语气诚恳,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忍。

他微微低头,等待着朱元璋的回应。

朱元璋沉吟良久,缓缓坐回龙椅,身体向后靠去。

他一只手撑着下巴,再次轻抚胡须,神色凝重得如同压着千斤重担。

此时朱元璋的目光在朱棡和朱标之间游移,仿佛在权衡着什么。

“此事确实棘手。

我大明历来律法森严,赏罚分明。

如此方能做到令行禁止,服众安邦。

然而如今徐麟受胁迫行事,若处置不当恐寒了臣子之心,更会让心怀不轨之人有机可乘。

你们说说如何才能在维护律法公正的同时,平衡各方关系,稳住朝堂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