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500万!还是欧元!我们正身处一场文化战争之中!(1 / 1)

夜无眠,日颠倒。

马寻跟园园二人深入交流,亲密无间。

若是在国内,拿个奖的话,他们可不敢这样。

但现在……园园身子还是薄,实在是吃不消了,便找话说。

“好像,这次的问题在于高楼大厦?”

“没错。”

“但,好奇怪呀,为什么他们不想看到我们国家的高楼大厦呢?”

“这可是一个很深的话题呀。”

“啊?不至于吧,那些大楼不就是在那里?总会有欧洲的人看到吧?”

“那可不一定……园园,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些欧美人对我们中国到底了解还是不了解?”

“这……好像不是很了解吧,东西方文化有差距,这不是常识吗?”

“但有时候,‘常识’这个东西本身,就是被人为故意制造出来的。”

“啊?你的意思……他们了解?”

“你看过《007》吗?”

“看过呀……你之前不是还用马邦德这个名字嘛。”

园园说到这里的时候,觉得十分有趣,之前马寻搞出来的这个假身份,现在想想,还真的是很有趣。

马寻则是一本正经的问道:“那你看过《007》的前两集吗?”

“这……太老了吧,但我知道应该是那个肖恩康纳利主演的。”

“没错,可你知道电影里的反派,还有这两部电影的导演吗?”

“这……”

“其实,这两部片子的反派都是中国人。”

“什么?”

园园发誓,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

人,一旦遇到打破常识的事情,就会变的非常惊讶。

“反派一般不都是俄国的吗?”

园园这说的倒是也没错,可这《007》的前两集真不一样。

马寻微笑着给简单的讲了一下。

《007》第一集叫《DR`No》翻译过来叫诺博士,但其实就是‘不博士’。

就这个不博士的形象,便十分的中国了。

演员本身是白人,但他穿着一身中山装,然后梳着背头,甚至他的妆容,就是故意把眼睛给化小一些。

最关键的是他的那个言行举止,完完全全就是一个青帮大佬。

不光是他,还有他的手下,几个女角色,或者是跟邦德啪啪的,虽然都是白人女性,但很明显,化的全都是当年中国风的那种妆容,还有头发,就跟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大明星一样一样的。

这部电影在我们中国人看来。

大部分国人会觉得这些就是老外,很正常的嘛。

可在欧美人看来,这些反派就是中国人。

这部电影怎么就把中国元素把握的这么好呢?

原因非常简单,导演就是一个在上海长大的英国人。

他父亲还是巡捕房的官,他从小就接触过很多青帮大佬。

真正看的懂这部电影的,会觉得‘不博士’其实就是杜月笙。

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

而马寻讲了这些,园园也差不多明白了。

“他们是故意的?故意不让更多的欧美人了解我们中国?”

“没错。”

马寻点点头,因为这就是真相。

就好像二十多年后,中美网友在某平台来了一场大对账。

应该说,欧美的舆论把控做的太出色了。

欧美的普通人,根本就生活在一个巨大的信息茧房之中。

“为什么要这样?”

“当然都是利益。”

“可,可能有什么利益呢?”

“这可就太多了,我甚至不能一一细说,不过,可以给你说个有趣的事儿。”

“什么什么,快说快说。”

园园可喜欢听马寻说这些了,她觉得特别好玩。

“印度的事儿。”

“啊?好像跟英国也差不多。”

“是这样,在印度有一个达利特(dalit)群体,人非常多的,低种姓,而这些达利特对我们中国人是很不友好的,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认为我们中国人太浪费了。”

“浪费?我们浪费了什么?”

“在达利特人的群体里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我们中国人的屋子里有两个水龙头,一个水龙头打开就会流出恒河水,另外一个打开会流出牛尿,这些都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即的神圣之物。”

噗嗤一声,园园直接笑的在床上打滚。

还一边笑,一边反驳呢,“不可能的吧,谁会这么想啊。”

马寻却没有笑,依旧十分正经的说道:“达利特人几乎没有接受过教育,他们从事着最低贱跟肮脏的工作,高种姓可以对他们随意玩弄或者虐杀,而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瞬间,园园不笑了,她觉得一股凉意涌上心头。

她懂了。

但似乎她很难表述出来,因为可能要长篇大论。

“那欧美人这么做,他们故意的……这简直太恐怖了。”

园园只说了这么一点,实在是细思恐极。

马寻再度把她揽入怀中,“我不是想吓唬你,而是我们正处于一场全球化的文化战争之中,如果我们输了,那未来可能还不如达利特人。

但,我确定我们不会输的,因为那帮家伙的做法,其实是树立了两个敌人。

一个是我们,一个是他们本国的普通人。”

听了这话,园园感觉好多了,“嗯,我相信你,绝对相信你。”

其实,此刻的园园差点儿就说了‘爱’,可惜她还是给替换成了‘相信’。

这样应该才符合现在的情况,对吧。

园园这个小怂货。

马寻其实还有好多好多的‘故事’都没说呢,但他也觉得刚刚都已经是把园园给吓到了。

实际上发生的,要比刚刚那还要恐怖。

马寻听过咱们国人去印度,打算帮一下达利特人,结果后来她自己重度抑郁回国的故事……那些简直匪夷所思。

还有,世人皆知印度的恒河水肮脏,却没多少人知道孟加拉的恒河水是啥样子的。

黑色的,纯黑色的河水。

就不用说气味儿,以及里面复杂多变的元素周期表。

事实上,这就是把控舆论跟信息的容易程度,简单点儿只要不做什么报道,那就没人知道。

就好像一些国家的食品包装上,只要不写添加剂那就没有添加剂,这道理是一样的。

看着怀里的园园,马寻还是结束这个话题吧,说的却是有些多了。

美人在怀,春宵一刻值千金。

轻轻的吻她的额头,眼睛,鼻子……

“哎呀,你这……我这才拿个新人奖,要是拿了影后,你还不得……”下面的话说不出来了。

园园心里喜欢,嘴上说不。

马寻笑道:“你的意思是,你能拿影后?”

这话有些过分,虽然吐槽的点很准。

“马寻!”园园忍不住小拳头捶他,“我演技是差,可你也不要说出来嘛。”

说完这话,她自己都笑了。

马寻其实挺喜欢园园这一点的,就是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实力不足,野心不大。

很有自知之明。

可他又说了这么一句,“不就是个影后嘛,日后有机会,就给你搞一个。”

若是旁人说这话,肯定会被喷大言不惭。

可马寻讲出来,估计娱乐圈里没人不信。

园园却摇了摇头,“我这样的实力,拿不到影后的,拿到了肯定会被骂,还不如不拿,另外啊,要是我拿了影后,郝檑姐姐不得气死了呀。”

其实,就这么多次的颁奖,早就证明了一件事。

获奖跟实力没啥太大关系。

甚至,二十多年后奥斯卡不也拉了嘛,那什么《阿诺拉》,拿奥斯卡就拿了,但要知道,这片子6提5中。

这什么含金量?

被无数人奉为经典的《教父》,才3拿了个小金人。

可一提到郝檑,二人表情怪怪的。

“你是不是针对她?”

“她那个时候机缘不对,算了,还是别提她了。”

日后拿影后这事儿……那就日后再说吧。

……

事实上,《十七岁的单车》来这柏林电影节。

这些奖真的不白拿。

第二天媒体方面就发酵了一波。

“《十七岁的单车》喜获银熊!”

“中国电影新人辈出!”

“王晓帅谈这部电影的制作……”

这算是拿下了柏林电影节的第二名,媒体当然非常的高兴。

王晓帅也是真忙,各路记者根本不放过他。

这货也是高兴极了,之前他虽然也是获过奖,可那些都是小奖。

柏林电影节,可是A级电影节,欧洲三大。

在这个年头,含金量真的高。

而如此这般的含金量,当然重点就在于这个‘金’了!

德国这边处理给那个费斯阿金了,可其他的国家还能搞一下的嘛。

有英国佬出价,20万英镑。

马寻直接叫他滚蛋。

有法国佬出价,30万欧元。

马寻也没客气。

直到,那个之前跟马寻以及杨玉莹合作过的贝塔斯曼。

这家伙开了个高价出来。

英法西意,四国的版权,合计200万欧元!

这还不错。

《十七岁的单车》这片子也就是三百来万的RMB,马寻当初巧取豪夺过来的。

现在转手200万欧元。

好家伙,这现在汇率将近1600多万!

5倍呀!

关键是,咱们这回是把高楼大厦拍进电影里了。

而还没完呢。

马寻其实一直在兜售那部《大逃杀》。

反正当初他是200万美元拿下了全部的海外版权。

深作健太那个时候缺钱嘛,有这个钱足够他把电影给拍出来。

于是乎,贝塔斯曼方面又对这部电影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

以300万欧元拿下了欧洲其他地区的版权。

这生意真可以呀!

其实,马寻还想试试把电影卖到俄罗斯。

不要以为那边市场不好,其实挺不错的。

马寻记得,《无极》这个片子有俄语版本。

烂是烂,但陈恺哥这货肯定没少赚,赔钱的顶多是投资人罢了。

如此柏林之行,马寻可不光是跟园园两人缠缠绵绵。

他这一趟就搞了500多万欧元。

当然是多万了,获得银熊奖,还有奖金的。

这些奖金,马寻大手一挥,就王晓帅、园园、两个男主角,对了,还有巩利。

大家分分算了。

实际上,新人奖就有自己的奖金,大概5万马克。

现在正好是欧元的一个过渡期,而德国这边还是用原本的马克。

这些小细节也就不用太在意了。

马寻这么大方,咱们主创团队自然是非常的高兴。

王晓帅说了,以后马先生说什么,他做什么!

马寻也就哈哈一笑,点点头。

未来的评奖,咱爷们也就更有话语权了。

到此,欧洲之行结束。

马寻带着钱,王晓帅带着奖,园园带着满满的正能量……不对,也是奖。

大家就回国了。

结果到了机场。

好家伙,记者们直接就是各种围堵。

有趣的是,园园成了那个焦点人物。

反正她身前的记者比王晓帅还多呢。

这事儿整的,园园好像拿的不是新人奖,根本就是影后。

她忍不住用目光找马寻。

很想问问他,是不是你搞的鬼。

马寻当然先溜了。

其实,园园之前就已经相当有人气了,这次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新人奖。

算是让她更进一步。

看,咱也是有实力的女演员,不仅仅是花瓶!

马寻这边刚刚离开机场,他就接到了一个电话。

“马桑,我们这边也听说了那部电影。”

啊?

东宝的大山?

这货也打起了《十七岁的单车》的主意。

说句老实话,马寻个人认为,就这部电影的票房,在欧洲的话,应该很难赚到那版权的成本。

真是这样。

可一定要明白,有电影节镀金,就那些国际电影倒爷们,他们必须要多加价的。

不加不行,你不加就是不给电影节面子!

现在日本这边……

好呀!

这不是送上门的坑人的机会嘛!

“大山桑,我们一直以来都合作的非常愉快,我这里当然没什么问题,就看你们的诚意了。”

来吧,你们东宝出多少钱!

大山那边高兴坏了,直说要再来中国一趟。

也不错,大家好好谈谈。

虽然现在还没细谈版权价格,可至少也得150万美元起吧。

马寻这一波确实没少赚。

但眼下,还是先回家休息休息。

人要是忙起来,那真就是连轴转。

马寻这边刚要回小院,电话又响了。

“《武林外史》这部戏,你到底打算怎么安排的?”

惊鸿仙子来电。

马寻还真得去跑一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