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钞关
817钞关
李春芳口中宣德朝定下的制度,其实是在明宣宗朱瞻基平定汉王之乱后,为了解决宗室成员对于皇位觊觎而制定的政策。
为了防止各王府利用联姻的方式扩大势力范围,危及皇权稳固,所以对宗室成员入仕和婚配进行严格限制。
而之后制定将军和中尉的禄米,也是为了安抚利益受损宗室的一个办法。
实际上,百官虽然口口声声说祖制不可变,但是老朱一死,从朱允炆开始就已经不断修改老朱定下的制度,到今天很多早已物是人非。
明朝中后期的制度,实际上是在宣德年间才逐渐稳定下来的。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做了几件大事,其一是废黜了汉王朱高煦以及晋王朱济熿,打压了宗室成员对于皇位的觊觎。
其二是收缴了各地藩王的护卫军,将大明亲藩从为国戍边的亲王,彻底阉割成了只知享乐的废柴。
之后又下旨,确定宗室子孙被禁止入仕和王府婚姻不得除授京职。
这一系列为了稳固皇权的旨意激起各王府极大不满,不得不用“优待”宗室的方式来平息这股不满的情绪。
朱瞻基是否看到宗室繁衍带来的危机?
这个不得而知,不过换到他那个位置,肯定是会以确保皇权稳固为程。
过段日子我们在议一议此事,相互之间查漏补缺,等谋划好后再向陛下奏报。
在确定最终章程前,还请各位注意,千万不要把今日的事透露半分。”
李春芳最后说道。
今天内阁议论宗室,其实也是因缘际会,魏广德和张居正的意见都有一定合理性,但实施就是另一回事儿。
这么大的政策变化,当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成文的。
还不如大家再想想,完善一二再凑到一块商议。
魏广德离开内阁的时候,身旁很快就出现了陈以勤和殷士谵。
“善贷,你的法子要是传出去,宗室那些人还不把你骂死。”
陈以勤笑道。
话是这么说,可他脸上却没有丝毫紧张之态,实在是他们这些朝廷的高官,是真的不把宗室子弟看在眼里。
也就是亲王、郡王还能让他们稍微礼貌一些,因为他们和皇帝的关系近点。
下面那些镇国将军,中尉一类的,也就那样。
虽然也有上奏的权利,可皇帝一般都不会怎么理会。
“呵呵,善贷也是为了朝廷,陛下会理解的。”
殷士谵只是笑笑,随意说道,“不过叔大那个建议,我估计骂的更多。
我们那点俸禄,还要折色,估计许多宗室都不会接受,或许还会闹出许多乱子。”
“不说这个了,昨日你去京营看演练,结果如何?”
陈以勤岔开话题,问起大阅演练一事。
“正甫兄,你这是打算就在这里问吗?是不是该给我摆上一桌,咱们边喝边谈?”
他们已经走到宫门前,眼看着就要出宫了,魏广德笑着问道。
“行,去我那边,咱们边喝边聊。”
陈以勤也不矫情,就是一桌酒席而已,平时这样的事儿也没少做,三个人都是轮流做东,边喝酒边聊正事。
“倒是奇了怪,今日陛下没找善贷过去询问此事?”
殷士谵开口说道。
魏广德心里其实也奇怪,按说今日隆庆皇帝应该宣他进宫觐见才是,隆庆皇帝对大阅的态度是很积极的。
“上午的时候,成国公入宫了,估计陛下从他那里已经知道一些事儿。”
陈以勤开口说道,“我听司礼监一个随堂说的,其他就不知道了。”
程还是什么?
“官员里,我常听到的话,都说你善于理财,这钞关之事,我程交上来。”
隆庆皇帝交代完后,看无事就让魏广德退出乾清宫。
看着魏广德离开,隆庆皇帝坐在御座上半晌,才开口吩咐道:“传陈洪来见朕,他说捣鼓好玩的东西,怎么这么久了还没有送过来。”
而魏广德当然不知道他离开后的事儿,就算知道了也绝不会知道皇帝的念头,因为此事他从未对人提起。
魏广德带着奏疏回了内阁,没有回自己值房,而是直接去了首辅李春芳那里,把隆庆皇帝交代的事儿详细告知了他。
看完郑大经的奏疏,李春芳就是皱眉。
魏广德知道,肯定和他一样的心思,埋怨郑大经多事,玩什么直送御前。
若是在皇帝看到前,他们还能在票拟上做做手脚,遮掩过去。
可现在皇帝单独拿出来和他说,显然是注意到此事了。
“估计陛下对于岁末户部挪用关税不满,所以才有了派遣内臣的打算。”
魏广德直言道,他知道今天可能令皇帝不快,可也没办法,谁叫他是文官。
“你觉得如何定夺合适?”
李春芳没有马上召集旁人议事,而是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