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队长的逻辑推理(1 / 1)

吃罢饭,李磊专案组的汽车也已经到了。

苗英杰送秦云东到车边时,忽然小声对他说:

“云东,我要提醒你一句。据纪委派出的侦查员报告,封天恩为了救他的儿子封畏,曾扬言要对你下毒手。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唉,我年年经历这种事还少吗?我自己都已经麻木了。听几句狗吠就被吓住,我早就回家当家庭煮夫了。”

秦云东不在意地笑了笑,挥手告别苗英杰和陆长风上车。

回到临江市后,秦云东和李磊顾不上休息,直接到临江市刑警队,召开金丛亮命案研讨会。

参加会议的除了刑警袁队长之外,还有新任局长洛勇强,以及中山派来的代表——警局纪委书记葛远山。

秦云东和临江市的干部们简单打了招呼,又和葛远山握了握手。

“葛书记,你来的不巧啊,卫敏局长被调往龙都参加一个重要的专案组,你们老同学没有能碰面。”

“秦书记,我来是为了工作,小敏去龙都也是工作,我们都会以工作为重。我们以后有的是机会见面,没什么好遗憾的。”

葛远山笑着回答。

如果没有秦云东的暗中协助,他是不可能这么快就获得提拔和晋升。

因此面对仕途上的贵人,葛远山非常恭敬。

秦云东坐回首席,摆摆手让众人都坐下。

“大家都是熟人,对于案件也都多少有所了解,所以我就免了开场白。袁队长,你现在就开始汇报吧。”

随着会议室内的投影机射向幕布,袁队长清清嗓音开始发言。

“昨晚八点左右,金丛亮和封天恩等三人在308房间吃饭。”

投影幕布上出现酒店监控节选视频,可以清楚看到金丛亮和封天恩有说有笑走进包间。

“根据省纪委侦查员的录音判断,双方主要是商量如何为封天恩儿子销案,本来气氛还不错,但到了九点十分,金丛亮和封天恩爆发了口角冲突。接着,金丛亮就拿着包离开了包间。”

随后现场播放了侦查员录下的金丛亮和封天恩的谈话内容。

有所人都屏住呼吸,听的很专注。

紧跟着,酒店监控视频显示出金丛亮拎着包匆匆走出包间,乘坐电梯离开。

“等一下。把金丛亮放大,重新播放一遍他走出包间的视频,注意他的表情。”

秦云东忽然阻止袁队长的汇报。

袁队长有些不解,但还是向工作人员示意服从命令。

随着金丛亮的影像被放大到了整个屏幕,大家惊讶地发现金丛亮板着脸走出包间后,脸上的神情忽然放松了,甚至嘴角还微微上勾,像是得意到笑起来的神情。

袁队长瞠目结舌。

李磊暗自心惊,好犀利的秦云东,只是看了一眼视频就能捕捉到这么微小的细节。

“袁队长,这说明什么情况?”

秦云东看着画面向袁队长提问。

“嗯……这是不是说明……争吵是金丛亮故意挑起来的,所以……他才会有这样的表情。”

袁队长忽略了金丛亮微笑的细节,一下子打乱了他的思绪,但秦云东点名问他,袁队长只好结结巴巴现场给出自己的推测。

“你说的有道理,继续吧。”

秦云东并没有再问,摆摆手让袁队长接着汇报。

袁队长长出一口气,让纷乱的思绪稳定下来。

“金丛亮下楼在大堂的休息区打了一个电话,后来就订房再次乘坐电梯去客房。请注意,尾随金丛亮进入电梯的年轻人就是凶手。”

幕布上出现一个中等身高的年轻人,他刻意低头又压低了棒球帽,因此看不出他的容貌。

在电梯间里,年轻人和金丛亮有短暂的交谈,接着就在三楼出了电梯。

“九点二十五分,凶手推门走进308包间,只十几秒钟就又出来,他走进步梯间后就从监控中消失不知去向。”

袁队长说完,不自信地看了一眼秦云东。

但秦云东并没有再打断他,只是静静地看着投影画面。

“据现场勘测可以得出结论,凶手是在六米之外投掷凶器刺杀得手的。封天恩等三人被三棱金属钉射穿眉心,因为钉上涂有毒药,三人几乎是瞬间失去生命体征。刺客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刺杀动作,足见对方是一个功夫高、心理素质强的职业杀手。”

幕布上展示出从三人颅内提取的三棱金属钉多角度照片。

会议室内一片惊叹。

这么远距离瞬间夺人性命,足见凶手的招法精准与狠毒。

而且,这种金属钉虽然非常锐利,但能刺穿坚硬的颅骨,手上的劲道真令人难以置信。

“九点三十五分,在获得苗英杰书记的批准后,省纪委会同出警的警员破门进入金丛亮的房间,但金丛亮已经死在卫生间内。据法医鉴定,金丛亮是中毒而亡,死亡时间在九点二十分至九点三十分之间……”

袁队长说到此,幕布上出现金丛亮卫生间的照片,地上的画着金丛亮倒毙的白线。

“金丛亮身上没有外伤和淤痕,也没有发现针孔,他的口腔内也没有检测出毒物,说明金丛亮不是因为外力强行让其中毒的。而且在金丛亮从包间出来到进入客房这段时间,一直都有监控视频证明他没有吃喝过任何东西也没有抽烟。”

袁队长接着摘读了金丛亮验尸报告,虽然能判断金丛亮死于中毒,但具体是哪类毒药,还需要时间做进一步检测。

袁队长扫视会议室内的参会者,稍稍停顿说出自己的结论。

“由于金丛亮的胃里都是当晚吃的食物,我初步认为,金丛亮是在包间内饮酒进食吃下了毒物,也就是说,凶手很可能就是封天恩。”

他的结论说完,目光扫过众人。

秦云东作为会议中最高官职的人,不方便率先讨论。

如果他第一个发言,大家必然都不敢提出反驳意见,最终可能演变成他在下达指示,别人也只有服从执行的份。

那就失去讨论的意义。

因此,秦云东只是看着记事本,闭口不谈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