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7级技能与重大突破!(求订阅)(1 / 1)

7级技能与重大突破!(求订阅)

刘煌龙是功能重建术的先行者之一,也有一些功能障碍是他能力之外的病种!

地级市医院的一些主任,肯定也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可如果效果太不好的话,还不如不开展。

闲谈不没手术进度。

无影灯在头顶投下冷白的光晕,消毒水的气味裹挟着金属器械的寒意扑面而来。方子业调整着手术放大目镜的角度,聚酯纤维手套在指节处绷出细密的褶皱。

透过显微镜头,患者受损的肌腱纤维如同被飓风摧折的树苗,凌乱地倒伏在血痂与瘢痕组织编织的泥沼中。

“脉冲冲洗再开两组。”方子业的声音在口罩下显得有些沉闷,巡回护士立即将压力泵的旋钮顺时针转到底。

生理盐水形成的透明幕帘冲刷着术野,冲走碎屑的同时,也暴露出更深层的结构损伤——原本应该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此刻呈现出诡异的螺旋状扭曲,就像被顽童揉皱后又展开的锡箔纸。

刘煌龙一边给方子业助手,一边回道:“没有经过详细的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主要是这种事我们也不好去管。”

“别人愿意担责任,你何必做这个裁判呢?”刘煌龙道。

方子业手中的显微剪忽然悬停在半空。器械护士立即将备用的5-0普理灵缝线往前推了半寸,却见他摆摆手,转而要了高频电刀。

手外科的巡回护士与方子业相处的时间很少,所以没有足够的默契。

随着“滋滋“的电流声,一缕青烟从烧灼的毛细血管上升起,在无影灯下氤氲成淡蓝色的薄雾。

“所以新术式授权要慎之又慎。”方子业的声音裹在电刀嗡鸣里,刀头精准地划过纤维化区域。在他手下,原本粘连成团的皮下组织如同被春风拂过的冻土,渐渐显露出清晰的解剖层次。

“让刚学会素描的学生去画《蒙娜丽莎》——”方子业手里的显微持针器在指间灵巧地转了个圈,“不过功能重建术要做好,除了基本功要到位外,可能还真需要点达芬奇的想象力。”

刘煌龙接着回道:“不过钟军宇教授也注意到了这件事,估计今年年底会进行详细的调研之后,再给卫生健康委员会予以建议!”

“要谨慎授权,并且收回一批手术授权。”

新术式之所以要授权,就是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

原则上,任何术者的任何手术的授权,都是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的,只是一部分手术授权会下放到医院和科室。

“这台手术有点棘手,不过也只能见招拆招了。”

“刘老师,我暂时都没有想好小切口的手术方法,下次咱们还是别标新立异去猎奇了。”方子业道。

刘煌龙点头,但还是追问:“子业,那你上一次那个病人?结果怎么样?”

“勉强达标吧,虽然只有百分之八十五的水准。但够用了。”

每个人的状态都是起伏的,方子业也不能保证时时刻刻都有百分之百的水准,但基本上每台手术,都是方子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实力和水准。

“基本功够好还是好啊。”

“不过,你那些操作,已经不算是基本功了。”刘煌龙羡慕地笑了起来。

手术室的气氛因这句调侃松动了几分。麻醉监护仪的滴答声里,李琦副教授凑近观察,镜片上倒映着方子业行云流水般的操作。当看到方子业用双极电凝在不足两毫米的间隙中构建出临时性血供通道时,他忍不住轻呼:“这个入路设计.以前没见过。”

刘煌龙来后,接手的是周子瑜教授所在组,李琦副教授如今依旧跟着刘煌龙。

方子业上台后,他的发表效率,只能含泪婉拒!”

方子业复制完,检查一遍,觉得自己看了都会觉得自己是情真意切,而后选择了发送。

总算是简单地把一天的信息和邮箱日程走完了,时间来到了下午的四点半。

方子业出门、打车,一边回复群里面的消息,一边开始看疗养院创伤外科和手外科拟收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检查资料。

方子业虽然离开了疗养院,也把组长放了出去,可一直都在承担着自己的角色。

虽然基本没有发言,但不代表方子业没有关注。

“@杜东临,杜教授,手外组拟收的相碰,发出轻微的咔嗒声。

“子业,这样可以了吧?”刘煌龙回过头问方子业。

方子业正低头核对邀请函编号,闻言抬起眼睛。他今天特意选了靛青色暗纹领带,衬得眼下的皮肤略白:“刘老师,你都准备了三套西装!”

“我只带了两套替补,都没怎么搭配。”

方子业则只带了两套,都在箱子里!

可不敢只带一套,万一坏了没得穿就麻烦了。

因为这种正装出席的西装最好都是订制的,与那么多顶级的专家和老师见面,也不能太不礼貌。

“等等!我的邀请函放在哪个夹层了?”刘煌龙的公文包被哗啦一声拉开,露出整整齐齐码放的资料,每份都用彩色便签标注着不同会场名称。

终于在其中一个格子层找到了邀请函后,他才长舒了一口气:“找到了。”

“子业,你等我一下,我换一套便装,我们再去吃饭。”刘煌龙看到方子业愕然的表情后,也是稍稍有点脸红的低下了头。

方子业倒也不觉得刘煌龙很过分,这样郑重的场合,再怎么谨慎也不为过。

方子业的礼服也是洛听竹为他参详了许久才订制的,两件的价格也都不便宜。

只是方子业自己没有拿到过优青和杰青,所以不知道这样的帽子对自己有怎么样的提升,所以反倒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所谓’气质。

“刘老师,没关系,我可以再等你一会儿,现在时间也还早,并不饿。”方子业望着刘煌龙教授眼角的笑纹,忽然想起实验室里那些永不停歇的离心机。

一代代医者就这样旋转着,将青春与热血沉淀成救死扶伤的重量。

刘煌龙其实也还年轻,只是在方子业看来他的年纪还比较大。

“带你去吃点好的。”刘煌龙终于是停歇了下来,大手一挥,带着方子业出去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