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加课!(求订阅)(1 / 1)

加课!(求订阅)

加课!~(求订阅)

方子业自然又将PPT翻到了前方去,而后站在了桌子前,瞥了一眼PPT里面的内容后,眨了眨眼睛开始重新组织语言。

台下的众人归于平静后坐姿端正,开始拿起笔记录提纲。

教授大佬们的笔记,不会事无巨细,只会将提纲列出。

当然,他们也不是像小学生听讲一样地正襟危坐,而是或偏身,或歪着脖子,或活动着筋骨。

无论任何人不承认,可每个人都必须服老,人老不以筋骨为能,或许有些教授,都因为长期的手术,存在着脖子、关节部位的筋膜劳损,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单一姿势。

方子业看着兰天罗等人穿梭于四周,各自拿着笔记本,小心翼翼地记录着发言教授的问题,将其当作笔记。

这就是小型交流会的好处了。

另外,李国华老教授等人则是坐在了人群的中间,或是偏头低声解释几句,声音不大,不会打扰到方子业的思绪……

方子业继续之前的话题:“当前医学于药物剂量、毒性的依据是其对于脏器器官的损伤!”

“我们人体的代谢器官,如肝脏、肾脏最为受累。”

“而且化疗的过程中,一些药物会作用于全身血液系统,使得患者精神萎靡……”

“类比于抗生素的使用,我们团队稍微大胆地将抗生素的短循环理论,借用于化疗之中,开展了一些前期的肿瘤治疗试验。”

“这个治疗是在动物试验模型上进行的,得到的结果如下……”

方子业再次列出了表格。

当然,表格中,暂时并没有给出治疗的疗效,而是给出了各个脏器的切片图!

“我们课题组前期总计调研了六十组骨科骨肉瘤的裸鼠化疗后的器官标本!”

“一一呈现如下。”

“根据病理学对于肝脏、肾脏损伤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我们试验的六十组裸鼠标本,在化疗过程中,均未发现器官性损害。”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骨肉瘤的化疗,相对局限于单下肢,不经过人体的心脏循环,使得化疗药物不对脏器器官造成损伤,而是以微型循环仪,连接透析仪器,即可完成化疗药物的给予与代谢……”

“有了这一期的前期试验为基础,我们团队就大胆地进行了如下地猜测和推断!~”

“骨科肿瘤的化疗,因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其离心性,其动静脉的收束性,可以单独独立于人体其他肿瘤而单独治疗。”

当然,说到这里,方子业还是又补了一张PPT,道:“为了严谨,我们团队上述结论,暂不涉及骨肉瘤全身多发转移的m1期肿瘤。”

“关于这一期肿瘤的治疗,我们还是要尊重客观事实……”

“然而,课题推论到了这一步,便散发出了很多分支,以及一些操作、治疗中的具体区分点。”

“这些操作难点,将由我们团队的方子业,也就是我,还有聂明贤副主任医师、廖镓副教授三人,分别向各位教授和老师汇报。”

“我主要是分享我们课题的研究思路以及延展性,具体的操作细节、分支方向,我也有参与,不过聂医生和廖教授会了解得比我稍微更多一些。”

“具体的难点可以分成以下几点……”

“1.如何建立以四肢为零的微循环。”

“2.化疗药物、抗生素等药物的给予搭建,代谢清除。”

“3.药物荷载量的上限,以及平均量、化疗时长对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影响。”

“4.通过微循环仪,改变了肿瘤所处的微环境后,肿瘤的凋亡机制……”

“5.……”

“……”

“10.操作难点以及对操作简化。”

做课题要细致,作学术报告也要非常严谨,不能遗留太多漏洞,否则的话,读文献和听学术报告的人,会觉得云里雾里。

一篇好的文章,就是要读者可以毫不费力地知道你要表达的内容,证据链充实。

一场好的学术报告,就是要听众可以毫不费心思地跟上你的节奏,知道前因后果和终点之后,对你的过程再感兴趣。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我们的老教授二人在接听电话。

李国华正好挂断了电话,发现了方子业已经到后,李国华开口道:“子业,你可能得加一场学术报告了。”

“我们上次给学校里的科学发展院汇报后,现在科学发展院的领导给了回复,他们会特意派一个小团队来恩市,亲自听证。”

“因为这个课题已经过了国自然的立项时间,所以学校怕经费有限,想要先从校级课题开始立项,着重扶持。”

“自然,对子业你也会进行着重扶持!~”

一般的上升途径就是,先科室,后医院,而后举荐到学校里后,学校开始出力谋划,帮着学科或者是专科去登顶。

首先要个人有实力,专科有底蕴,学科有突破,学校才能够去帮你搭桥。

否则的话,强行拉一个啥几把都不是的学科往上面推送,那就是找锤和败人品!

“嗯,好的。”

“师爷,我刚刚才看到了信息,谷元东老教授已经赶来了恩市,还有协和医院的裘正华老教授说也要回国。”

“所以,还得辛苦你们这些老师多待一段时间。”方子业也把自己得到的信息说了出来,一并汇总。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方子业没有主动邀请张院士,可他给谷元东和裘正华这两位对他有指点提携之恩的老院士,是老教授看着李国华这熊样,便幽幽地补了一句:“华老哥,你这语气有点拉仇恨,建议你别哭了。”

你Tm的得了这么一个优秀的徒孙,帮你光耀师门了,你在这里哭?

你信不信我把你打哭啊?

李国华擦了擦眼睛,歪着脖子:“谁哭了?老子从来都是流血不流泪!”

骨病科的温冬青老教授挂断了电话后,开口道:“刚刚同济医院的连老哥给我打电话了,让我们和他们紧密保持合作。”

“你们说这件事怎么搞?”

温冬青所说的连老哥,肯定是老一辈人物,某位方子业从来没听说过的连老教授。

“那就看你怎么搞了呗?”

“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无仇无怨的话……”熊志章本能地说话被李国华打断了。

“诶诶欸,你说什么呢?”

“什么仇什么怨?”

“文明、和谐、团结、合作……你们这思想觉悟都太差了!”李国华直接站在了最高点。

不知不觉间,上午场次的报告就将走向尾声。

十一点五十分。

兰天罗找到了方子业,坐在了方子业的身侧,递给了方子业一瓶咖啡饮料,道:“师兄,辛苦了。”

兰天罗的双目,在往台上瞥,目光复杂。

“是羡慕吧?还是回忆啊?”方子业读懂了兰天罗的心境,直接出口。

“都有!~”

“不过在课题排名上占了便宜,总不能在这时候继续占便宜,不然聂哥和廖哥就委屈了!~”

“总得避嫌一下。”兰天罗略觉遗憾。

聂明贤和廖镓都不是混子,他们两个使得这个课题的进度至少增加了四分之一。

兰天罗和洛听竹两个人,估计也只加速了四分之一。

不好攀比。

毕竟,最先提出微型循环仪改良思路的人,是聂明贤,只是当时理论不成熟,是方子业进行修缮的。

他兰天罗是后续受益者。

“以后会有机会的!~”

“说不定明天就有机会了。”方子业道。

“明天?”兰天罗歪头。

“嗯,明天临时必须要加一场。”方子业点头。

“等会儿我们小组汇聚的时候,我会提出来由你,揭翰还有洛听竹三个明天作讲座报告,就总结一下后,汇报你们专属的内容就好了。”

“只要把影响、整体框架说一遍就行。”方子业笑着道。

加一场也挺好的,正好团队内部核心成员都有亮眼的机会。

自己吃了肉,总不能不给他们喝口汤呀?

“谢谢师兄,我马上去给揭翰说,还有给我姐说!”兰天罗屁颠颠地跑开了,欣喜异常!

方子业看着兰天罗跑开的背影,略觉欣慰。

将这一画面拍了下来后,发给了远在万里之外的袁威宏:“师父,这边一切都顺利,都挺好的。”

“师父勿念。”

没想到,袁威宏竟然还没有睡。

给了回复:“嗯,正常就好,我也可以放心休息了。”

“现在已经四月份了,距离我回国也不远了!~”袁威宏回道。

“师父,保重身体!~”方子业回道。

袁威宏没有再回复,主要是真的要休息了。第二则是,如果不是重要的话题拉开后,又是一大串。

聂明贤终于说出了结语词:“以上就是我们团队在搭建四肢微循环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可能有遗漏不周之处,这就需要进一步地去探讨了。”

“谢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大家也不吝啬给聂明贤的掌声,包括方子业,都送出了最为热烈的掌声,因为聂明贤的付出和汇报值得这一切!

杜英山教授在掌声中,重新上台:“辛苦各位专家和教授了,酒店里有自助的午餐,下午场次是在两点整准时开始!”

“进行到三点半之后,再历茶歇,就是自由讨论环节,届时,我们大家就畅所欲言,争取大家集思广益,将这个课题更为完善!”

“请各位专家有序地退场……下到餐厅楼层后,直接凭借胸牌即可直接用餐。”

方子业闻言,则是再一次走向了张利民教授所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