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县城(1 / 1)

“清河,县里不比咱们村里,那地方官老爷多的很,遇见了就绕着走,千万不能开罪他们。”

新盖青砖院落中,李秀芬将行囊递给儿子,眸中全是担忧。自从陆清河过了十二岁,便不再叫他的小名。

“大嫂,瞧你说的,官老爷又不是老虎,我可听涛哥儿说了,这光死读书没用,那还得广结好友,相互帮衬。等清河进了城,让涛哥儿介绍几个官家公子给他认识,路子一下就宽了。”

“秀芬嫂子,知义说的没错,这读书不就是为了当官老爷吗?绕着走可不行啊。”

宽敞的大院中,两个汉子跟着陆知义自后院走出,脸上还挂着笑。

自从五年前陆知信入了商籍后,肥皂和香皂的生产逐渐规模加大。

于是便将陆清河家的土坯房推倒,盖成了青砖大瓦房,后院盖成了工坊,前院用来居住。

老宅那边自然瞒不住,陆知义理所当然进了工坊,加上人手不足所以又从村里找了两个口风严实的男丁做长工。

“你们这些男人,真会说风凉话,换成你们的娃,看你们媳妇担心不担心。”前院灶房中,一个身材壮实的女人拎着勺子站在了门口。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陆虎的娘亲杨桂枝。

平日忙的时候和李秀芬带着大丫,二丫给工坊打打下手,准备饭食。

“到了你三叔那里,记得先去见见你祖父母。”李秀芬没有理会几人的话,继续叮嘱儿子。

陆清河点点头,背上了行囊。

“大哥,你路上保重。”十二岁的陆二丫有些闷闷不乐,这才回来没几日又要走了。

“嗯,你帮着娘好好管账,回头给你带好吃的回来。”

在教陆知信识字和算学时,陆清河自然不会忘了自家妹子,如今整个工坊名义上是李秀芬在管,其实全靠陆二丫。

“三斤,进城后有啥不懂的,就去找涛哥儿,他这些年在县城混得不错,别不好意思,那可是你堂弟。”

陆清河刚走到院门,便听老二陆知义在后面喊。

他也只当没有听到,或许别人不清楚。

但他明白陆清涛所谓混的不错,并不是读书多么优秀,而是跟在富家子弟后面当跟屁虫。

如果这也算混的不错的话,那陆清河宁愿混的差些。

心里这样想着,不知不觉来到了村口,远远便看到一个山羊胡小老头正站在那里。

“政爷爷。”陆清河赶紧跑了过去,如果当年没有陆中政的支持,他如今多半正在打铁呢。

比起五年前,这位老村正又变矮了一些,山羊胡已经雪白,好在身体还算硬朗。

“知道你要进城,想着在这等等你。”陆中政伸手拍了拍陆清河的肩膀:“哎,长的可真快啊,听朱老头说你和陆殊打算参加明年的县试?”

陆清河点头:“早一些参加,即便是没过也能积累经验。”

“嗯,是这个理。”陆中政满脸欣慰的点了点头:“我已经让人给虎子捎了信,让他在你县试前回来。”

陆清河闻言微微皱眉,这些年陆虎跟在他师傅跑镖,短则数月回来一次,长则一年半载,上次见他这位结拜兄弟还是一年多以前。

见陆清河面露疑惑,陆中政连忙解释:“以你聪慧想必过县试不难,后面便是府试,路遥且远,这世道又不太平没个知根知底的人护着可不行。”

听到这里,陆清河有些恍然,这老头安排陆虎学武,该不会就是为了给自己当保镖吧?

一时间,他心中五味杂陈,半晌不知道说什么?

“知道你如今不缺银钱,但这五两银子是我的心意,不要嫌少。”陆中政自袖中摸出一块银锭递了过来。

陆清河毫不犹豫的接了过来:“哪里少了,够我花上很长一阵子了。”

“臭小子!”

陆清河如今不缺银子,可不收下他怕陆中政会多想。

两人说话间,一阵急促的跑步声传来,便见陆殊背着行囊正向这边小跑过来。

陆中政又简单嘱咐两人几句,才背着手回村了。

“走吧!也不知道那位顾先生是什么样的人?”

“见过不就知道了。”

陆殊依旧是那身蓝色长衫,两人说着话,一起向小池镇走去。

坐上前往县城的牛车是一个时辰后,每人两文钱。

牛车在吱呀声中经过仍被封条封禁的归朴堂,让陆清河心中感慨良多。

脑海中不由浮现那张瓷娃娃般的面孔以及两个浅浅的酒窝。

已经过去五年了,不知道山枣有没有治好她的病?

谷阳县距离小池镇有二十多公里,走官道需要大约二个时辰。

虽称为官道,但和真正的官道却是无法相比。

其实只是简单的将黄土夯实,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则泥泞难行,车辙和坑洼随处可见。

若不是牛车上铺了干麦秆,这两个时辰的车程就能让陆清河两人屁股开花。

但好在两人要达到极限的时候,远远便看到一座高大的城楼与城墙相连,好似一条长蛇。

待牛车走近,便能看清那高大的两层城楼以及正中的三个大字——谷阳县。

暗红的巨大城门下立有官兵,简单盘问后便放他们进了城。

入城后,陆清河与陆殊因天色太晚暂时分了手,并约在鼓楼下明日再一起去拜访顾先生。

陆殊前往他的姑母家中,而陆清河则前往三叔陆知信的新宅。

一年多前,陆知信因要前往各地,住在村里不方便,便在谷阳县买了处二进的宅子,并将老爷子陆远升和母亲张氏接了过去。

贾氏则以要照看二老和儿子的名义跟了过来,陆清涛也顺理成章的住进了新宅。

“清河少爷。”陆清河刚从怀中摸出住址,便听见一声呼喊自不远处响起。

陆清河闻声望去,便见一个身穿黑色短打的年轻伙计正向他跑来。

来人他倒认识,常去村里拉货。

正是陆知信招的两个伙计之一,名字好像叫云达。

“三爷本来打算今日亲自来接您,不成想昨日有急事赶去了西平,临行前便交待让我过来。”云达讪笑着取下陆清河身上的行囊,背在自己身上。

“无碍的,先领我认认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