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到底是怎么靠得这么近还没被发现的(1 / 1)

到底是怎么靠得这么近还没被发现的?

到底是怎么靠得这么近还没被发现的?

外层防御上。

有s-2反潜机搭载声呐浮标和磁异探测仪,可在数十公里外搜索潜艇。

还有基林级驱逐舰上的装备的an/sQs-26声呐,探测距离可达10公里以上,并配备反潜火箭和深水炸弹。

内层防御上。

有护航的猫鲨级潜艇负责水下,以及快速投放声呐浮标和攻击潜艇的反潜直升机。

再加上航母自身33节的机动,远超常规动力潜艇的水下航速。

除非是被预判航线提前埋伏,否则根本不可能对他们造成一点威胁。

就在麦克下完命令的同时。

他的副官忽然跑了进来,道:

“将军,您需要来看看,情况好像不对,我们的护航潜艇发现了4艘敌方潜艇的信号反应!”

“发现不是很正常的吗?距离多远,先给他们点颜色尝尝,竟然敢过来挑衅!”麦克信心知足。

副官道:“不足5公里!”

麦克:“?”

他扭过头,不可思议地看着副官,道:

“你是说夏国在我们航母战斗群密集的巡逻中靠近到我们5公里的位置?”

“没错,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缩减,夏国潜艇的速度很快,远超常规动力潜艇的20节上限!”副官道。

听到这里,麦克算是再也坐不住了。

虽说夏国的潜艇未必能够突破他们的防雷网和防护舰艇的拦截。

但被逼近到这个距离,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他当即道:

“让所有作战单位做好战斗准备,务必将夏国的潜艇拦截。”

“拦截?”副官有些疑惑。

这都快被夏国的潜艇骑脸了,不应该直接将潜艇击毁吗。

麦克道:

“上面还没有那么想和夏国开战,照我说的做就行。”

“当然,如果他们不识好歹。”

“也不用心慈手软,允许各作战单位直接击毁!”

他对中途岛号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战斗力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4艘潜艇而已,根本对他们造不成多少威胁。

副官当即让通讯兵通过无线电传达命令。

不过就在这时。

指挥舱内,麦克的副手忽然道:

“将军,我觉得您需要来看看。”

“看什么,除非夏国能凭空变出一艘航空母舰,否则休想对付我们!”麦克不屑的笑了笑道。

但他说完之后,周围的人却没有一个人笑出声。

整个指挥舱里的人,都和副手一般,怔怔地望着舱外的海面。

见状,他好奇地扭过头。

然后看到了毕生难忘的一幕。

1艘潜艇,正在中途岛号航空母舰的前方航行着,潜艇上鲜艳的红旗如天边的残阳一般血红。

艇身上布满弹痕,还冒着屡屡黑烟。

显然突破拦截,也让其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但从结果上看,夏国确实突破了他们的战斗群拦截,而且此刻身处一个十分微妙的位置。

麦克不禁吞了口口水,狠狠地揉了揉眼睛。

上帝啊,他看见了什么!

也就在这时。

通讯兵慌慌张张地进来汇报,道:

“将军,不好了,夏国的潜艇突破了我们的拦截,到达了距离我们2公里的位置!”

听到这话。

麦克的心沉了下去。

2公里。

这个距离,哪怕是他们现在发起攻击,打赢了也得付出代价。

而且夏国的潜艇完全可以发起自杀式的袭击,来摧毁他们的中途岛号航空母舰。

不过坐以待毙不是麦克的风格。

他飞快地在大脑中做出判断,边上还有2艘护卫舰。虽然距离比较远,但也不是没有可能拿下夏国的潜艇。

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不能让航空母舰受到损伤。

可是2公里,这个距离,根本不可能毫发无损。

“该死,他们到底是怎么靠得这么近还没被发现的!”麦克在心中疯狂咆哮。

按道理来说,夏国的潜艇根本连突破他们的反潜防御系统外围防御的机会都没有才对啊!

就在他慌张不已的时候。

忽然,远处的夏国潜艇上,潜艇上的舱门被从里面打开。

一个手拿大喇叭的夏国战士,从里面钻了出来。

见状,麦克满脸疑惑。

要是打算和他们联络的话,直接用无线电不就好了,干嘛还要跑出来。

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

这是赤裸裸的羞辱!

只见那名夏国战士拿起喇叭,大声道:

道:

“前方单位请注意,你方已进入夏国领海,这是严重侵犯我国领海权益的行为。请迅速离开,否则我方有权作出反击!”

这样类似的话,麦克听过许多次。

不过每一次,他都嗤之以鼻。

毕竟夏国想要对付他们强大的舰队?简直就是玩笑。

可现在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竟然有点小窃喜。

还好没打。

要是真打起来,指不定今天就栽这里了。

毕竟这不是打不打得赢,是值不值得打的问题。

而且夏国军队的战斗意志,他可太清楚了。

只要打起来,绝对会不惜一切代价来对中途岛号航空母舰造成伤害。

“去和他们交涉,我们马上离开!”麦克当即道。

夏国给台阶,他肯定得下。

至于运输大队长那边,就只能请他们自求多福了。

反正就现在看来,夏国并没有得罪他们的打算。

否则就凭这悄无声息摸到他们航母边上的本事,他们的猫鲨级潜艇在开战的一瞬间就会报废。

副官提醒道:

“将军,他们只有2艘潜艇而已,其实我们也未必没有打赢的机会。”

有人开口。

指挥舱内的不少军官,也纷纷开口请战。

毕竟对于夏国海军的状况,他们还是挺了解的。

就凭2艘潜艇上的武器,能不能击穿他们中途岛号航空母舰的装甲都是一个问题。

麦克无语道:

“打赢?你觉得他们的潜艇为什么要靠得这么近了才出现?”

“夏国是跟我们来拼命的!”

“而且明面上是2艘潜艇,鬼知道水下还有没有。声呐探测不出来,要打我们就得做好舰毁人亡的准备。”

他说完以后。

刚刚还个个恨不得想要和夏国拼命的m帝军官们,立刻萎了下来。

往日对夏国的刻板印象,再加上对军功的渴望,让他们一时被冲昏了头脑。

冷静下来想一想,好像确实和麦克说的一样。

他们现在完全处于被动的局面。

不知夏国的根底,也不敢随意开战。

毕竟中途岛号航空母舰的造价,就高达9000wm刀。

和2艘顶多几百wm刀的常规动力潜艇换,除非他们是失了智才会这么干。

想通了这一点。

他们便迅速达成了共识——撤。

反正上面的打算本来也是试探,让运输大队长冲锋可以,他们自己上还会免了。

……

夏国这边,2艘033B型潜艇上。

得到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上利用无线电传来的消息后,所有人都不由长松一口气。

说实话。

在航空母舰这种庞然大物面前。

2艘033B型潜艇,根本不算起眼。

能不能威慑到对方,在开始的时候,也是个未知数。

好在最后m帝还是投鼠忌器,没敢真的动手。

指挥舱内。

少校孙国笑着道:

“丁厂长,看来我们都不用牺牲了。我就说了嘛,您不用跟着来,万一出了什么闪失……”

“您不用说了。当初是我提的这个计划,我和那人保证过,要用我肯定登上潜艇和战士们一起死,怎么能食言呢。”丁修巡摆了摆手,道。

当初李暮极力反对潜艇换航母的计划。

他却始终坚持。

那时他便想到了可能会有这一天,但他从不后悔这么做。

闻言,孙国好奇道:

“您说咱们也算是同生共死的关系了,丁厂长,您给我透个底,这个消声瓦和消声涂料,究竟是谁做的?”

这次他们能够逼退m帝的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可以说全赖这两样东西。

甚至假如上面没有禁止对m帝动手。

他们都能把航母给留下来。

9000wm刀的造价,哪怕是死他们都觉得值了。

“这个不能说,也不会说的,希望您能理解。我去带人搜集资料了。”丁修巡道。

说完,他便转身离去。

他上艇不止是为了实现当初自己说的话,同时也是要搜集消声瓦和消声涂料的数据。

毕竟整个项目从开始到实战,连1个月都不到,还有很多优化空间。

比如刚刚他们在上浮的时候就被提前发现。

再努力努力,争取冷不丁地出现在m帝舰队的旁边,那才叫“惊喜”。

“好吧。”孙国也没有勉强。

毕竟在此次过后。

m帝肯定会疯狂的寻找他们的潜艇没有被声呐发现的原因。

发明出消声瓦和消声涂料科学家的身份,越少人知道,就越安全。

提了提精神,孙国朝着旁边的副手道:

“向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发无线电,告诉他们我们要随行,直到他们离开夏国的海域!”

他们的任务还没完。

为了防止m帝临时变卦。

他们还需要派出在边上看着对方彻底离开。

而听到这个消息的麦克。

那是一点儿意见都没有。

虽说看上去有点丢脸,但总之还是能圆回来。

至少比起“中途岛号航空母舰被夏国2艘潜艇攻击,舰身受损严重”。

或“夏国2艘潜艇发起自杀式袭击,击沉中途岛号航空母舰”这两条新闻标题。

他觉得。

“我方舰队勿入夏国领海,在双发的友好交流下,被护送离开”面子上要好看很多。

……

也就在麦克离开的同时。

另一头,被夏国的潜艇一路尾随,打得那叫一个惨烈。

也就是水面军舰的速度普遍快于常规动力潜艇,否则他们损失早就超过了一半。

可即便如此,这种看不到敌人,就被打得落荒而逃的感觉,属实是不好受。

不过好在他们已经很接近中途岛号航空母舰的位置了。

按照万文杰的预计。

只要再过10分钟。

他们就能看到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庞大的舰身。

他望着周围七零八落的舰队,不由在心中怒吼,道:

“等着吧,等航母来了,看你们还怎么嚣张!”

……

运输大队长的舰队,最终还是没能等来中途岛号的到来。

在万文杰寄希望于依靠m帝改变战局,还打算殊死一搏的时候。

猫鲨级潜艇得到麦克的命令,当即放弃了抵抗,从水下浮出水面,以示他们毫无抵抗之意。

看到这一幕的万文杰瞠目结舌,反应过来后当即大骂m帝的无耻。

显然,他们被骂了!

可是他委实是想不明白,拥有着强大航空母舰的m帝,为啥会突然跟夏国地头。

这进展的状况,压根不符合常理,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不要面子的吗?

不怕被红色联盟嘲讽吗?

不要世界霸主的地位,甘心被世界各国笑话吗?

可即便心中有再多的疑惑。

此刻的万文杰也只剩下一条路可以选。

……

3月25日。

大蘑菇爆炸成功的消息还没散去。

新闻报纸上,又飞快地刊登了南部海域海军取得的战果。

人们日报:

“近日,运输大队长方面派出舰队再次袭扰我国南部海域,在我军战士的英勇战斗下,全歼来犯之敌……”

新民报:

“南部海域的胜利,是继大蘑菇之后,我国国防力量增强的又一有力证明。它证明了在不动用大蘑菇的情况下,我们依旧有抵抗侵略的底牌……”

广民日报:

“我国领导再次强调,绝不‘首先动用大蘑菇’,始终反对大蘑菇的实战使用,并认为其本质是‘反人类’的……”

……

全国上下的民众,在看到报纸上的消息后,都忍不住哈哈大笑,长出了一口郁气。

运输大队长来袭扰南部海域,已经是常有的事情。

不过以往他们每一回都只能退让,很难做出有效地反击。

除了海军的武器装备落后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每次运输大队长都会叫上m帝的舰队护航。

很多人虽不知道m帝的舰队有多厉害。

但仅仅报纸所描述的吨位上,也都能看出差距。

中途岛号航空母舰的标准排水量是45000吨,满载排水量为60000吨。

而夏国的助力军舰,吨位最大的是从老大哥引进的鞍山级驱逐舰,标准排水量1700t,满载排水量2100t。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打出这种大胜。

说实话,连夏国自己这边的民众都意想不到。

毕竟他们这边20多艘鞍山级驱逐舰,才差不多的顶的上中途岛号航空母舰的吨位。

更别提武器方面的差距。

他们打赢了?

咋打的?

m帝真是纸老虎?

……

西北基地。

邓家等人,此刻心中也有着同样的疑问。

不过m帝是不是纸老虎,这点他们还是非常清楚的。

单论陆军战力的话,夏国确实能和m帝碰一碰。

但海军……

这个就很难评价了。

抱着这样的疑惑。

他们赶紧去找明天马上就要离开的李暮。

……

基地宿舍内。

李暮正在和关建民赵参军一起收拾东西。

他过来观看大蘑菇试爆,本来预计只待1周就走。

但因为陆基洲际D弹和氰弹的事情,多留了差不多很长的时间。

要是再不回去。

京都那边的研究进度,肯定会受到影响。

就在他们收拾得差不多的时候。

邓家、郭淮、于鸣等人,也从宿舍外走了进来。

一进门。

邓家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李顾问,现在m帝的航空母舰都被我们打败了,您总能把秘密告诉我们了吧?”

“是啊,您要是就这么离开,我们恐怕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晚上都睡不着觉了。”于鸣跟着道。

他们之前不问,是觉得是研究机密。

可现在夏国已经拿出来投入实战。

并且大发神威地打败了长期以来肆无忌惮侵害他们领海权益的m帝和运输大队长。

那么被分析出来,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此时他们再问,也就没什么影响了。

李暮笑道:

“我就知道各位会忍不住过来问。”

“不过‘打败’这个词,其实并不恰当,应该说是逼退才对。”

“这次我们海军应该是采用了消声瓦和消声涂料,避开了m!”

“不过这种方法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尽快研制更加强大的武器,才能够巩固我们的国防!”

……

潜艇换航母。

听着是听不错。

可不提m帝未必想不出反制的手段。

因为武器装备的落后,导致战士们不得不以这种壮烈的方式换取胜利,就是他们这些科学家的无能!

“总有一天,我们会改变这一切!”李暮郑重道。

闻言,于鸣激动道:

“说的没错,李顾问,要不我跟着您研究陆基洲际D弹吧,有了他,咱们就不用再怕m帝佬了!”

“不行!”李暮吓了一大跳,脱口而出道。

闻言,于鸣疑惑道:

“为什么不行,难道您觉得我的水平不够?”

“当然不是,只是你们现在要研究氰弹,这个才更要紧。否则即便有陆基洲际D弹,只有常规弹头威慑力也十分有限。”李暮解释道。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原因。

如果能得到于鸣的帮助。

对于陆基洲际D弹的研制,肯定十分有利。

但问题是于鸣构型就没了啊!

要是这个构型搞不出来,未来至少损失几十上百亿不止,他当然必须得拦住。

于鸣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当即道:

“是我欠考虑了,不过我还是很想跟着您研究的。这样,等我这边的研究完成,再去找您如何?”

听到这话。

李暮还没回答。

一旁的邓家就调侃道:

“你这就是不相信李顾问了,等我们研究出来,他还能搞不出陆基洲际D弹?”

“好像也是。”于鸣回过神来,不禁笑了笑。

众人闻言,也是一阵大笑。

要是等他们完成了氰弹研究,李暮还没把陆基洲际D弹拿出来,也就不叫李暮了。

“你们这是给我上压力啊!”李暮也是哭笑不得。

不过他却没有反驳。

毕竟打得准的陆基洲际D弹难搞,可搞个打得不准的难度却不是特别大。

而且以氢弹的威力,也不用担心炸不着。

——反正就是那一片。

邓家笑道:

“对于别人来说是压力,但我们相信对于李顾问您来说不是。”

其余几人,纷纷点头认同不已。

李暮两次来研究基地。

一次为他们解决了铀-235等关键材料的提纯问题。

一次给他们提供了许多氰弹的研究思路。

要不是知道京都那边肯定不会放人。

他们都想强行将人给留下来了。

“不说这个了,我马上就要走了,要不咱们再讨论讨论构型的问题,我最近刚刚有了新想法。”李暮道。

闻言,邓家等人互相对视一眼,立刻道:

“那还等什么,咱们马上开始吧!”

这些天来在构型的方向上,李暮给了他们许多的灵感。

虽说离找到方向还差上不少。

但也大大减少了研究时间。

所以这个新想法,他们十分期待。

……

3天后。

京都火车站。

年节已过,火车站人流如织。

但在今天一早。

经过各级部门的协调后,依旧留出了4个小时的空窗期,专门供一辆专列停靠。

站满警卫的站内。

李暮带着关建民和赵参军从火车上走下。

迎面便看到国科院的院长郭默迎了过来,道:

“哈哈,连年都没过完就出了门,这一趟辛苦了吧。”

“这样,给你放个长假,回家好好休息五六天。”

“等觉得休息够了,再继续去研究也不迟。”

听到这话。

李暮心里就大概清楚,自己走的这段时间,各个研究项目应该没有遇到太大的问题。

他笑道:

“在火车上躺了3天,早就休息够了,我看就不用给我放假了。”

闻言,郭默笑而不语,看了看旁边的关建民。

后者立刻用夸张的语气道:

“郭院长,我替他保证,他绝对没撒谎,在车上一天整整休息了8个小时!”

李暮看着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指比8的关建民,忍不住脸色微黑。

不过他也没法反驳。

甚至要是深究的话,其实每天还不到8小时。

毕竟每次被劝回车厢休息后,他都还要再偷偷看2个小时左右的书再睡。

“这样吧,给你3天的假,你也走动走动,这几天又有不少国外的外交团要过来,说不定会找你。”郭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