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以李暮为原型的电影(1 / 1)

以李暮为原型的电影

田坊点了点头,道:

“当然,您的意见我们肯定会慎重考虑。”

他没有将话说得太满。

毕竟在科学技术上,吴希厉害。

但在电影拍摄上,他们才是内行。

“是这样,我们建议拍摄一部以李暮顾问为原型的电影,您觉得怎么样?”吴希道。

这个答案让田坊瞬间愣在原地。

不止是他。

会议室内所有的京影厂人员,都被这个想法深深震惊。

“这,这是李顾问的意思?”田坊迟疑地问道。

吴希道:

“不是,是我们半导体集团内部商量的结果。”

“李顾问的名字现在家喻户晓,又是咱们人民的科学家。”

“新设备将会带动电影界的一次革新,如果用它们去拍摄一部关于李顾问的事迹,肯定会更受欢迎!”

他一边说。

田坊的眼睛一边越来越亮。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何止是更加欢迎。

说是流芳百世都不为过。

毕竟李暮的名字,本身便是必定会要名垂青史的存在。

而作为第一部拍摄的关于他的电影,也势必会被后人所铭记。

不过高兴归高兴。

田坊还是很快回过神来,坚定道:

“吴组长,我十分赞同您的想法!”

“承蒙你们的信任。”

“我们京影厂一定不负所托,拍出一部最好的电影!”

他说完之后。

回过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刘师隆、赵旦等人。

不出意外,每个人的眼神都是无比火热。

显然,他们也清楚这个机会的难得。

就在会议室内的众人沉浸在一片激动的情绪当中时。

外面忽然传来了“咚咚~”的两声敲门声。

声音落下后。

便有一道女声接着道:

“厂长,李顾问来了,听说您在开会,让我来问问现在方不方便?”

“什么!快,把李顾问请进来!”田坊猛地一惊。

话音刚落,他的人便已经走了出去。

一旁的吴希等半导体集团的人也没有在意田坊抛下他们,反而同样跟了上去。

他们一走。

会议室里剩下的人自然也按捺不住,赶忙跟上。

于是,一群人就这么浩浩荡荡地跑了出去。

……

厂内的一片空地上。

李暮找了处背风的地方,一边坐着,一边考虑电影工业建设的计划。

半导体集团那边的情况他是清楚的。

彩色放映机的问题,已经解决。

虽说达不到后世的标准。

但放在现在,对比m帝和老大哥,都有着不小的优势。

最直接的,就是成本。

在60年代,黑白放映机的价格在200到1000之间,彩色放映机在1000到20000之间。

这个价格,是普通的民众无法承受的。

不过随着他们半导体的继续发展。

所制造出的彩色放映机,成本会不断降低。

现在的成本,大概在400块左右。

在2到3年内,应该就能达到一个人们能够接受的价格。

“不过归根到底,还是要将经济发展好,否则哪怕设备再好,电影再精彩,大家也没钱看。”李暮心道。

就在李暮陷入思考的同时。

得知他来到京影厂的田坊和吴希等人。

也匆匆赶了过来。

一群人远远地就看到了他坐在门口木椅上的身影。

田坊见状,正想上前。

却被吴希忽然拦住,道:

“李顾问大概在思考问题,我们稍等片刻再过去。”

“好。”田坊果断停下脚步,重重地点了点头。

其余人见状,也赶忙刹住步子。

一群人就这么站在离李暮十七八米远的地方,静静地看着他。

……

天上下起小雪。

瑟瑟的冷风将李暮从沉思中吹得回过神来。

他紧了紧衣服,正想问问关建民怎么去通报的人还没回来。

一扭头,就看到了一颗颗挤在不远处,望着自己的大眼珠子。

“田厂长,你们什么时候到的,还有吴希,你怎么也在这儿?”李暮疑惑道。

听到他的话。

等了小半刻时间的田坊连忙走上前,道:

“刚到一会儿,见到您在沉思,我们就没打扰您。”

“吴组长过来,是给我们送设备的。”

“您上次说要给我们研制新的拍摄设备,我们本来还不信,没想到这么快就完成了。”

他飞快地将事情简单地介绍了一遍。

听完之后。

李暮笑道:

“本身半导体集团那边便已经具备相应的技术了,只不过还没腾出手来做,我只是提了个意见而已。”

这并不是谦虚。

半导体集团那边的产品部,确实具备了技术条件。

他只是给了个方案,引导他们去完成罢了。

“不管怎么说,您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争取将您的光辉形象拍出来!”田坊斩钉截铁道。

闻言,李暮微微颔首。

正要勉励几句,忽然觉得这话似乎有些不对。

什么叫做把他的“光辉形象拍出来”?

他问道:

“等等,你们打算拍以我为原型的电影?”

“是啊,您不知道吗?”田坊也有点发蒙,疑惑地看向一旁的吴希。

不是半导体集团内部都讨论好了吗?

怎么搞到现在,连本人都还不晓得。

见状,吴希连忙解释道:

“是这样的李顾问,这事是大家商量的,丘领导也觉得可行。”

“只不过还没来得及告诉您。”

“我们都相信,以您为原型的电影,一定能够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

他的语气充满笃定。

毕竟李暮的人气,确实非常高。

哪怕是田间地头不识字的老农,也知道他们夏国有位叫李暮的科学家。

这份号召力。

恐怕是除了上面的几位领导之下的第一人。

“想法是不错,不过你们想要拍的话,难度可不小。”李暮想了想,道。

他倒也没有否定这个主意。

只是担心不太好拍。

他的经历,大都都是机密,怎么去呈现,会是个问题。

田坊坚声道:

“李顾问,您放心,我们一定用最好的编剧,最好的导演,还有最好的演员去拍摄!”

话音刚落。

站在他背后的京影厂人员,也纷纷开口表示将会倾尽全力地打造这部电影。

看着踌躇满志的众人。

李暮也没有的打击他们,而是看向吴希,道:

“拍摄设备的研制情况怎么样,没有遇到麻烦吧?”

彩色放映机解决的是看的问题。

但拍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进展很顺利,我们在半导体照相机摄影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改进,加强了画面的清晰度……”吴希连忙汇报道。

有先前的半导体照相机的技术打底。

想要研制出半导体摄影机,并没有太大困难。

目前产品部那边,已经搞出了第一代半导体摄影机。

它的成像器件,采用半导体电荷耦合器件,色彩处理用的是三原色分离技术。

灵敏度和信噪比都比较高,图像清晰,适合多种光照条件。

分辨率也达到了400线,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准。

即便是和m帝相比,也只是在分辨率上稍差了些许而已。

说到这里。

吴希遗憾道:

“如果不是为了赶时间,我们能够做出更好的半导体摄影机来。”

“而且肯定能够将m帝都甩在身后。”

“他们也就是在分辨率上比我们高100多线而已,很快我们就能追上去,把他们干掉!”

听到这话。

李暮有些哭笑不得。

都已经领先了那么多,竟然还不知足。

要知道,m帝的彩色电视摄影机,造价普遍在5wm刀到10wm刀之间。

他们能用1千多块不到的成本,就接近十几万的效果,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念及此处,他忽然想了想,道:

“既然如此,那你们就要赶紧考虑工业化生产的事情了。”

如果能够尽快量产,夏国就能占据彩色电视摄影机的一部分市场。

哪怕是其他西方国家想要拒绝都没用。

毕竟一台10wm刀的设备,他们卖5w,直接砍去一半的价格,肯定有人去买。

“您放心,我们已经在尝试了,很快就能有好消息。”吴希道。

李暮微微颔首,又将目光转向一旁静静等候的田坊,道:

“田厂长,我这次过来,其实也是为了电影拍摄的事情。”

“不过现在看来,应该已经没有必要了。”

“你们拍摄有什么需要的地方,可以找我的秘书,我会尽力协助。”

他说完后。

便准备转身离去。

就在这时。

田坊急忙叫住他,道:

“李顾问,您等等,我们又不是只能拍摄一部电影!”

听到这话,李暮停住脚步。

见状,一旁的吴希也跟着道:

“李顾问,田厂长说得对,京都可是有好几家电影厂呢,哪怕同时拍四五部都不是问题。”

“倒也不用那么多。”李暮好笑地摇了摇头,然后道:“行吧,那我就简单和你们说说……”

其实他的想法很简单。

就是打破题材的限制。

毕竟如果星球大战进行得顺利的话。

m帝和老大哥,都会被他们带到坑里去。

如此一来,原本僵持的局面很快就会产生变化。

如此一来,夏国和m帝建交的时间,很有可能会提前。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做好和国际接轨的准备。

……

下午,文化委员会门口。

田坊将自行车停下后,在门口踱步良久。

就在他深吸一口气,准备进去的时候。

一道熟悉的身影走了出来。

“沈领导!”他赶忙叫住对方。

听到有人喊自己。

沈杨炳回过头,认出田坊后,笑道:

“老田,你怎么来了,快快,进来坐。”

说着,他便将田坊拉进大院内。

田坊在路上,便将今天李暮和半导体集团去京影厂的事情说了说。

半导体集团的事沈杨炳知道。

但李暮又去了一次,就让他有些惊讶了,连忙问道:

“李顾问说了什么,你好好给我说说。”

“他勉励了一番我们厂,让我们好好拍电影。对了,半导体集团还提出要拍一部以李暮顾问为原型的电影呢。”田坊道。

听到这个消息。

沈杨炳先是愣了愣,然后大笑出声,道:

“好啊,这是件好事啊!”

“李顾问在全国人民心中那么受欢迎,要是拍关于他的电影,肯定有很多人喜欢!”

“不过这对你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要是拍得不好,恐怕要被人戳脊梁骨!”

作为文化委员会的一把手。

沈杨炳的眼光还是有的,一下就看出了这部电影拥有的巨大潜力。

当然,潜力大,难度也大。

但凡有一点拍得不好的地方,就很容易出问题。

“这您放心,我们一定小心再小心,宁愿慢一点,也不允许出差错!”田坊道。

以李暮为原型的电影。

注定了它从一开始就有着极为不平凡的属性,怎么认真都不为过。

沈杨炳点点头,道:

“放心,委员会这边也会成立专门的小组,协助你们进行拍摄。”

“当然,这不是不相信你们。”

“只是李顾问的身份比较敏感,需要对内容进行随时审查而已。”

他说完后。

田坊心中一凛,忽然想到今天吴希和李暮说话时那副汇报的态度。

不过猜测归猜测。

他也没有问出来。

而是转而提起另一件事,道:

“李顾问还说想要拍摄一部关于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的电影,或者电视剧。”

“里面有许多人物,都比较敏感。”

“所以我想过来问问您的意思,看看我们要不要去拍。”

回想起今天下午李暮所说的话。

田坊现在都还有点心惊肉跳。

闻言,沈杨炳好奇道:

“哦,有多敏感?”

“不管怎样,既然是李顾问的想法。”

“那么拍出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他的语气相当笃定。

毕竟以上面的态度。

就算李暮打算拍一些出格的题材,也不是不能接受。

田坊的嘴唇嚅嗫了好一阵,才道:

“和,和上级领导有关。”

沈杨炳:

“?”

……

m帝,情报部门。

来自夏国的最新情况,在漂洋过海之后。

被送到了政客们的手上。

看到夏国声称要成立一个世界性的奖项,所有人都是忍不住差点笑出声。

尤其是后面赶来的m帝国家科学院院长巴顿。

更是直接嘲笑道:

“群星奖?我敢保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家回去领奖!”

“这个奖项,会成为世界科技史上的一个大笑话。”

“哪怕有河图、天工和所谓的造物也是如此,一个只有夏国人的国际奖项,呵呵。”

他的话说完之后。

整个会议室内响起一阵爆笑。

只不过情报部门的一把手约翰却笑不出来。

待众人笑完之后。

他开口道:

“各位,不要忽视了,夏国还提出了一个天基工程。”

“关于这个工程的信息,我们一无所知。”

“可他们既然打算借此吸引大量的科学家前去,那么必定有着相应的吸引力。”

巴顿下意识地反驳道:

“你想得太多了,夏国能有什么本事搞出吸引顶尖科学家过去?”

夏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

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在他的心中从未改变。

“您大概忘了,他们在半导体和计算机上,已经超越了我们很多。”约翰淡淡道。

这句话把巴顿怼得一时哑口无言。

众人也是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倘若夏国真的肯把半导体和计算机的技术分享出来,他们也不是不能考虑派人去。

当然,肯定不能以他们伟大的m帝的名义。

“但夏国怎么可能会将这好不容易掌握的技术无偿分享出来,还是给全世界。”巴顿道。

科学无国界。

这话也就是说说而已。

没有一个国家会真正地无偿将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分享给他人。

如果有,那么其中一定有着利益方面的交换。

约翰道:

“不一定是给全世界,或许只是给开得出价码的国家。”

“比如说红色联盟。”

“根据情报,他们的专家团在4天前就到达了夏国的首都,并且和夏国官方迅速进行了会面。”

他的话让会议室原本欢快的氛围安静了下来。

如果只是夏国唱独角戏。

那么他们确实没那么担心。

可拉上红色联盟,就有些叫人心里没底了。

约翰继续道:

“当然,这批专家团名义上是为了机械狗的事情才过去的。”

“可我们能保证他们没有商量其他的事。”

“或者还有一种可能,这个机械狗,本身也是天基工程的一个部分。”

他的猜测让包括巴顿在内的所有人都有些不寒而栗。

如果是这样。

那么结果就十分可怕了。

毕竟机械狗的战场威慑已经十分巨大了。

如果还只是天基工程的一个部分。

那么这个神秘的工程,绝对有着巨大的战略意义。

就在众人猜测纷纷的时候。

坐在最上方的将领开口道:

“约翰,我不需要没有根据的猜测。去集中夏国境内的所有情报人员,务必将事情查清楚。”

在其开口以后。

约翰当即敬了一个军礼,然后飞快地转身离去。

留下会议室内的众人面面相觑。

不过也没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

毕竟这确实是最保险的办法。

——总好过夏国和红色联盟事情都快谈成了,他们这边还以为是在忽悠他们。

另一头,从京影厂离开后。

李暮回到半导体研究所。

他先是和王绶觉确认了一下情况,确认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后。

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继续琢磨卫星的事情。

夏国的卫星想要上天。

需要在耐高温材料、轻质高强材料、电子材料、热控材料、密封材料等领域取得多次突破。

如果要研制具备导航能力的卫星。

难度就更大了。

比如高精度时间基准材料、高性能电子材料、信号发射与接收材料等等。

“这么一看,3+2轴数控机床,恐怕有些满足不了所有的精密加工任务啊!”李暮心中暗叹。

想想也是。

一个3+2轴机床就想要通吃,有点太痴人说梦了。

想要搞出北斗试验1号那种级别的卫星。

没有5轴联动数控机床,或者超精密加工设备、电火花加工和激光加工等,几乎是不可能实现。

“先搞5轴吧,时间长短不要紧,至少得先把项目提出来。”李暮很快做出决定。

如果放在一年前,他肯定没有太大的把握。

单就复杂的数控系统、支持五轴联动的编程软件,还有高精度和高响应速度的伺服控制,都是解决不了的难题。

不过在现在,已经不是无法逾越的大山。

“机械设计和制造工艺上的问题,我基本都能够解决,不过人才储备确实是个麻烦。”李暮手中的笔微微顿了顿。

他需要一批具备数控技术、机械设计和电气控制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可现在半导体研究所里的研究人员,基本都处于高强度的研究状态。

刚从大学里走出来的学生倒是不少。

但想要满足他的条件,还是挺麻烦的。

“算了,先把材料的问题解决吧。”李暮揉了揉眉心。

培养人才这事,一蹴而就也不现实。

他能做的,只有先把能解决的问题都解决。

……

一直忙到下午6点左右。

李暮吃过晚饭。

便直接离开。

本来打算直接回家。

但他转念一想,又去了一趟京工院。

不过他不是去找阿列克谢。

而是来到高家林的寝室。

……

站在宿舍楼下。

李暮拍了拍身上的雪粒,走了上去。

就在这时。

两个说着话的学生,从楼上慢慢下来。

但他们都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李暮。

直到擦肩而过的瞬间。

才不敢置信地回过头,结结巴巴道:

“李,李顾问!”

“是我。”李暮停下脚步,朝着两人笑了笑。

见状,两个学生激动地身体都绷直了不少,道:

“李顾问好!”

“你们好啊!”李暮看了看两人,道:“你叫杜峰,你叫张宝,都是机械系的,对不对?”

只要是和他交流过的学生。

他一般都会记得名字。

“对,对!是我们,没想到您还能记得我们!”杜峰和张宝兴奋道。

李暮笑道:

“当然了,你们当初的问题我都还记得呢。”

“想要通过优化设计去升级氧气顶吹转炉,很有想法。”

“怎么样,现在有没有进展?”

他说完后。

杜峰和张宝两人立刻惭愧地低下头,道:

“我们太不自量力了,这根本不是我们能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