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我这研究都火烧眉毛了(1 / 1)

我这研究都火烧眉毛了

我这研究都火烧眉毛了

作为时刻跟着保护自己的警卫,赵参军从他昨天晚上醒来,到现在竟然都没有出现!

他看了看周围,问道:“院长,赵大哥呢?”

“这个……他没事,你不用担心,先把自己的身体养好。”听到李暮的问题,钱树言目光微微有些闪烁。

见状,李暮的神色立刻严肃起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因为我?”

半导体研究所安保级别本来就很高,赵参军和他住在一起,遇到敌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今没有在他身边,只有一个结论,那就是因为他的晕倒,赵参军受到了责罚。

“我也不太清楚,不过赵同志确实被调回去了。”钱树言道。

虽然他没有明说,但没有特殊情况的话,赵参军不可能被调走。

李暮当即道:“院长,这事情怪不得赵大哥,是我没有注意到我的身体状况。”

“如果他因为我受到处罚,我恐怕这辈子都不会安心。”

“不行,我得就去找一机部的丘领导问问。”

说完,他便挣扎着想要从床上爬起来。

不过众人当然不能看着身体还未痊愈的李暮到处乱跑,连忙出声阻止:

“你别乱动,我去帮你问问情况。”

“是啊,伱到处乱跑,万一再出了事怎么办?”

“让院长先去问问,不行就去文教部找领导问问,肯定能解决的,你就放宽心吧。”

……

只不过李暮是铁了心要去一机部,因为这事钱树言甚至文教部都未必说得上话。

赵参军是安全委员会的人,受一机部委托来保护他,找不到上次的赵肃真,就只能去找丘领导。

就在众人有点劝不住的时候,门口忽然响起一道声音:“这是在做什么,快躺下,躺下,身体都还没好呢!”

丘领导快步走进来,将挣扎着起身的李暮身体按住。

他没好气道:“你也不看看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是能到处乱跑的吗?”

“领导,赵大哥他没有错,你们不要处罚他。”李暮连忙道。

闻言,丘领导无奈地笑了笑,道:

“有没有错不是我决定的,是他们安全委员会那边定的性。”

“他在你身边,不仅要保护你的安全,更要注意到你身体的状况。”

“如果能早点发现不对,也不会有这次的意外。”

“好在最后有惊无险,不然恐怕处罚不会是记大过加禁闭那么简单。”

一个对国家极其重要的科学家,安全绝对被保障得死死的,容不得一点意外。

因此针对此次事件,安全委员会方面给予了相当严重的处罚。

“记大过,还禁闭,这怎么能行!”李暮听完一惊,连忙解释道:“领导,赵大哥其实劝过我,是我觉得身体还行,就没当回事。”

“错不在他啊!”

记大过这个处分背在身上,赵参军这辈子的前途恐怕都没了。

两人相处了那么久的时间,经常一起学习一起打球,他早就把赵参军当成了朋友,怎么可能坐视不管。

“好好好,我知道,你别激动,这样,我去给他说说情,行了吧。”丘领导看着李暮紧张的样子,不由感慨他的品性确实优良。

闻言,李暮这才松了一口气,道:“谢谢领导。”

如果丘领导不帮忙,他就只能去找赵肃真,但他说话未必有分量,想要帮赵参军免除处罚困难至极。

随后,丘领导又问了一些关于集成电路计算机方面的问题,当得知算力是M帝的6倍多接近7倍的时候,忍不住抚掌称赞不已。

不过他并没有聊太久,赞叹完便想后面的一个年轻人招了招手,让他过来,道:“这是受上级领导委托,来给你当生活助理的关建民,你叫他小关就行。”

“以后就由他负责你生活上的日常事务,有什么需要的,你也可以通过他给我们转达。”

“对了,这次你的意外给了我们提醒,之后的每个月你必须要来医院体检一次,避免再出现身体上的问题。”

叫做关建民的年轻人待丘领导说完,主动走上前,道:“您好,我是关建民。”

看着他,众人不光都不由有些呆滞,上级领导亲自指派的助理,有几个人能有这个待遇?

“您好您好。”李暮也是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道。

给他派个助理?

他啥时候级别这么高了。

“想办法推掉吧,跟着太麻烦了。”李暮大脑飞速转动。

就在这时,关建民笑道:“您的身体问题可不是小事,领导听说您以前专注研究,时常不注意自己的身体,担心得很。”

“他让我给您带话,说‘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让你务必要在工作的同时保养好身体’。”

“甚至还给我下达了命令,要是再因为工作而导致身体出了问题,就上报到他哪里,他亲自过来劝你。”

最后这句话听着是玩笑。

但听在在场的众人耳中,竟然都有一种这是真的感觉。

“不用不用,怎么能耽误他宝贵的时间呢,我以后绝对不会再犯。”李暮连忙道。

要是真麻烦上级领导过来,他简直罪孽深重。

“我一定将您的话转告领导。”关建民笑了笑道。

随后,众人又闲聊了一阵,便相继离开。

……

就在李暮安心养病的时候。

郭默来到上级领导的住处。

跟着宋秘书进入书房,他一进来便道:“领导,加急生产的计算机已经在装箱了,预计在这个月中,就能抵达西北。”

“好,有了这个,我们大蘑菇的研究速度,又能往上提一大截啊!”上级领导忍不住笑了笑道。

120倍的算力提升,说是鸟枪换炮都不为过,效果如何,他十分期待。

笑过之后,上级领导又问道:“李暮的身体情况如何?好点了吗?”

“听说是醒了,没什么大碍。我待会儿从您这离开后准备去看看,这次他可又立了一个大功劳啊!”郭默感慨道。

集成电路计算机,在几个月前,他们想都不敢想。

上级领导领导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你回去给我带句话,让他要好好照顾自己。”

“国家还有很多科研项目等着他去完成,千万不要操之过急,为了一次研究就搞坏了身体!”

……

十日后。

西北,某基地。

一辆军车从大门外驶入,周边是荷枪实弹的战士,将基地保护得密不透风。

看到这动静,基地负责人邓县心中微微有些忐忑。

前些日子,京都那边传来消息,说不日就将有重要的设备运达,但具体是什么设备,说得又不太明白。不过当看到从车上走下来的人后,邓县先是愣了下,心中微微有了点猜测。

“王绶觉,好久不见啊!”他走上去,喊了一声,脸上满是笑意。

两人上一次见面,他还没有参见大蘑菇的研究。

看着几辆军车,邓县忍不住笑道:“好啊,你们半导体研究所这是又给我们送来了什么宝贝啊?”

“让我猜猜,上次送计算器时你都没过来,难道是计算机?”

这个猜测并非毫无根据。

大蘑菇的研究工作何等紧张,没有必要,上面不可能在这时候打扰他的研究。

但能提升研究进度的东西十分有限,如果有,那么一定是计算机了。

王绶觉先是揭开脸上的面纱,吐了一口沙子,和被风沙吹得满脸沧桑的邓县相视一眼,俱是哈哈一笑。

上前和久未见过的邓县握了握手,他道:“猜是猜对了,不过你不妨再猜猜,是什么计算机?”

“快别卖关子了,我这研究都火烧眉毛了。”邓县装作不满道。

王绶觉哈哈笑道:“好好,那我就直说了,我们半导体研究所做出了集成电路计算机,算力达到了120万次每秒。”

“什么!你没开玩笑吧!”邓县惊得差点跳起来。

不是他大惊小怪,要知道在两年多前,他们的103型机的算力才只有1万次每秒。

120万次,这个提升坐火箭恐怕都没有那么快!王绶觉拍了拍身后被战士们卸下来的箱子,道:

“东西都拉来了,能是给你开玩笑吗?”

“这次我过来,就是协助你们熟悉这台计算机的。”

“有了它,你们的研究速度,又能提升不少吧?”

说到后面,他忍不住有点好奇。

在送设备来这里之前,虽然王绶觉也隐隐猜测国家在研究大蘑菇,但是在哪里研究,由谁主持研究,研究得怎么样,都不清楚。

“至少可以缩短1年的时间!”邓县大脑飞速运转,然后给出结论,然而就连他都被这个推断吓了一跳。

看着正在往下搬箱子的战士,邓县赶紧叫边上早就准备好的人手搬运。

只不过搬了一会儿,东西就被办完了,让他有点发愣:“就这么几个箱子?”

“我们采用了最新的集成电路技术,之前的计算器也有应用……”王绶觉说了两句,就发现邓县眼中露出疑惑,俱是干脆道:

“总之你只要知道,它虽然体积变小了,但是性能绝对没问题。”

“走,进去我给你们装上,试一试你就知道我是不是在吹牛!”

……

随后,邓县带着王绶觉,把集成电路计算机搬进一处地下实验室。

花了一个小时,组装完成。

得到消息的程钾、郭淮、于鸣等一众大蘑菇研究的中坚科学家,都前来观看。

“好了,可以通电了。”王绶觉看到负责组装的研究员的手势,当即道。

那边早就准备好的人立刻拉下电闸。

下一刻,计算机的屏幕上浮现出一段文字:“你好,夏国!”

看到这一幕,邓县等人不由惊得瞪大眼睛。

“试一试效果如何?”王绶觉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基地的研究员们立刻拿着数据上前进行计算。

邓县和程钾等人甚至等来不及紧张,就看到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出一段计算数据。

结果,完全正确!“老郭,这份数据当初我们用了多久才算出来的?”邓县忍不住向身边的郭淮问道。

“70分钟左右。”郭淮兴奋道。

听到120倍的提升他还不敢相信,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一旁的于鸣雷厉风行,直接道:“老邓,我建议立刻启用这台集成电路计算机,把他纳入到研究计划当中。”

“有它在,会大大节省我们的研究时间。”

“当然,马上更改研究任务部署,要最大化地利用其算力优势。”邓县点头道。

算力的问题得到大幅度提升,很多实验任务都会提前结束。

这些空出的时间,必须要重新安排,不是简单地做完这个接着就下一个那么简单。

待于鸣离去后,邓县扭过头,看向笑吟吟的王绶觉,道:

“先是计算器,又是计算机,你们半导体研究所了不得啊!”

“我要感谢你啊,没有你,恐怕大蘑菇面世时间至少还得几年。”

“都是为国家奉献,说什么谢不谢的。”王绶觉笑了笑,继续道“而且就算要谢,你也谢错人了。”

闻言,邓县奇怪道:“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总设计师不是你?”

“没听说国外有什么厉害的人回来啊?”

科研界其实就那么点人,站在领域顶尖的更是屈指可数,彼此就算不熟,至少也打过照面。

“为什么一定要是国外,就不能是我们国内嘛。”王绶觉微微摇头,看邓县几人被他说得更疑惑了,解释道:

“你们不知道,京工院有个还在读大二的小孩,叫李暮,来了我们半导体研究所以后,我们可是成果连连啊!”

“大二?”邓县、郭淮等科学家不由愣了愣,一下子脑子没有转过来。

学生如果天赋过人的话,提前参与研究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看王绶觉这意思,明显这个李暮是研究的核心。

……

京都,谐和医院。

草木葱郁的花园里,李暮和几个老大爷坐在小亭里。

桌上摆着一张棋盘,双方棋子各自都所剩无几,战况焦灼至极。

这些天他被关建民盯得死死的,哪都去不了,只能和这些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们下棋解闷。

“将!嘿嘿,看吧,姜还是老的辣。”穿着病服的国字脸大爷一步绝杀,忍不住酣畅淋漓地出声。

李暮竖起大拇指夸赞道:“您老这手高明,我甘拜下风。”

“那是。”大爷满脸乐呵呵。

一旁的大爷们是在看不下去,道:“行了吧老孙,下了一天才赢了这一把,那是小李让你的呢。”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这都是真本事,小李你说,有没有让我?”孙大爷气呼呼道。

李暮笑而不语,意思不言而喻,惹得周围老大爷们俱是哈哈大笑。

再次感谢专员“书友262422”1666阅币打赏!

月初了,求一波订阅,月票,推荐票、让本书数据好看点,让小作者天天打鸡血一样码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