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程控数字交换机,世界级成果!(1 / 1)

程控数字交换机,世界级成果!

程控数字交换机,世界级成果!

王教授看着底下的场景,也没耽搁,当即宣布道:“好,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

“这位教授,您有什么疑问?”

一个来自天京的教授被点到后,其他人的手落了下去。

天京教授站起来,没有先问问题,而是感慨了一句:“李教授你很年轻啊!”

这声感慨也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真的是太年轻了。

天才他们见过,但即便是天才,至少也要等到30岁后,才能逐渐在各自的领域崭露头角。

像李暮这边,年纪轻到和没毕业的大学生一样的,是真的少见。

“您误会了,我不是什么教授,实际上,我还在读大二。”李暮如实道。

“什么!”这话一出,底下顿时就有不少人发出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

大学都没毕业,就创造出了C语言?

问话的天京教授也吃了一惊,忍不住问道:“你大学都没毕业,就创造出了j语言?”

“是的,这多亏了我母校的培育,还有在半导体研究所学习时间的经历。”李暮笑道。

不过即便他这么说,还是有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国科院下属研究所的年轻人并不少,但能在李暮这个年纪,就有这种重大科研成果的,几乎一个也没有。

天京教授忍不住赞赏道:“钱院长有个好学生,让人羡慕得紧啊!”

他这声感慨让台下不少教授的不自觉地点点头,谁不想有个像里面这样的天才学生。

而台上的钱树言嘴角止不住地上扬。

天京教授继续道:“继续提问,我的问题很简单,你在设计J语言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它未来的应用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在场的许多人想问的。

以他们的专业眼光,自然看得出J语言潜力无限。

但具体的前景到底如何,没有实际的参照,依旧让人理不清头绪。

李暮笑道:“这点我当然想过,而且在前段时间,受到严老的启发后,我对未来J语言的应用,有了更多的想法。”

“举个例子,随着我们半导体水平的不断进步,必然会出现集成电路计算机,而它也将会是J语言的最大舞台。。”

“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性能远超以往的晶体管计算机,拥有极其庞大的算力和复杂的功能延伸。”

“而如何合理的利用这些算力,管理各种各样的功能,就会成为困扰我们的难题”

“J语言,便是解决这个难题的钥匙。”

……

台上的李暮侃侃而谈,让大礼堂内的很多专家教授眼中都不由露出浓浓的惊艳之色。

他们都是站在领域顶尖的人物,自然看得出李暮抛出的观点和想法究竟有多新颖和多重要。

不过也有一些专家教授持不同意见,道:“集成电路计算机现在连影都还没有,伱这些想法,未免有点空中楼阁的嫌疑。”

听到有人质疑,王绶觉当即就想开口。

集成电路计算机,巧了,他们半导体研究所正在不断突破,要不了多久就能开始研制。

不过李暮却抢先一步道:

“那我就来说说近的东西,现在半导体研究所正在研制的程控数字交换技术。”

“这项技术利用电子计算机,用预先编好的程序来控制电话的接续工作,实质上就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存储程序控制’。”

“各种功能都会编成程序存入存储器,管理整个交换系统的工作。”

“庞杂的功能体系,依靠人力去一个个下达指令非常困难的,但如果编成程序,或许只需要一个按钮,就能实现我们想要的结果。”

……

听完李暮的讲述,原来质疑的人霎时安静了下来。

他们就是再迟钝,也听得出来这背后的价值。

“啪啪啪!”突兀地掌声在大礼堂内响起,随后,如雷鸣一般回荡在空气当中:

“少年天才啊,实在是让人佩服!”

“本来以为他能写出J语言只是凑巧,走眼了啊!”

“才读大二就能有这般的本事,有他在,我们国家的计算技术,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

掌声和夸赞声持续了整整5分钟,才渐渐平息。

王教授没有接过李暮随之递来的话筒,而是用眼神示意让他继续提问。

好在后面的专家教授们注意力都被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吸引了过去,问得问题大都和之相关,让李暮有惊无险地度过。

等到互动交流的环节结束,王教授才接过话筒,请场下坐着的何白衣董华兴等各方领导进行总结发言:

“这次的J语言报告会,举办得非常好,李暮能有这样的成就,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

……

一场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不过计算技术领域和半导体领域的一众权威教授们好不容易有机会凑到一起,当然不可能这么轻易就离开。

许多教授就这么坐在大礼堂内,邀上三五相熟的好友,一边叙旧,一边讨论交流今天的收获。

还有不少人刚刚提问的时候没问够,还想再找李暮问问。

即便没有问题的,也想认识认识这个少年天才。

李暮对此自然避之不及。

只是他现在是全场唯一的焦点,想离开哪有那么容易。

坐在他右手边的严佩林第一时间抓住了他手臂道:“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介绍我们国家计算机领域的一些名人。”

说着,他便把李暮拉到下面。

见的第一位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女人,面目慈祥,见两人过来,笑着道:“李暮同学你好,我是夏愫,刚刚你的报告很不错,眼光超前,观点独到,年轻有为啊!”

听到对方的名字,李暮吃了一惊。

夏愫,不是资料里那个被称为“夏国计算机之母”的科学家吗。

“您好您好,您过奖了。”李暮连忙打招呼。

……

随后,他又被拉着去见了唐智、王岸、罗林、康朋夏等后世知名的计算机方面的大佬。

这些人,后世的最低都是院士,有的甚至是国科院和国工程院的两院院士。

李暮一一打招呼,都混了个脸熟。

“好了,王所长在那边等着你呢,快去吧。”这边严佩林终于把人都介绍完,又笑着道。

李暮扭头一看,远处王绶觉的位置,一大群上次五道口技术学院半导体研讨会见过的专家教授们正向他招手。

他忍不住拍了拍脑门,暗道:

“要命啊!”

不过心里叫苦归叫苦,李暮动作并不含糊。

这些大佬那都是个顶个的宝贝,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人脉资源。

虽然这时候不一定用得到,但万一哪天就用到了呢。

……

J语言报告会结束后,京工院为许多想要多留一阵的专家教授都提供了宿舍,让他们能够继续交流讨论。

虽然有保密协议,不过这些专家教授们还是会时不时地“偶遇”一下李暮,拉着他攀谈一会儿。

次数久了,担心被人发现,李暮便索性躲到了半导体研究所。

他一边继续写论文,一边继续推进程控数字交换机的进度。……

五天后。

半导体研究所,程控数字交换机实验室内。

经过研究人员的日夜努力,实验进入最后的测试阶段。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牢牢地锁定在实验室中央的巨大机器上。

随着实验人员的操作,程控数字交换机被通上电,各种指示灯依次亮起。

一道道声音在安静的实验室内时不时地响起:

“控制设备正常。”

……

“纵横接线器正常。”

……

“编码接线器正常、笛簧接线器正常。”

……

各项设备的检验结果被不断爆出,站在后方观察的吴有望王绶觉等人的心,也随之被高高地提起。

就连李暮,心中都不禁有点忐忑。

毕竟只是理论,万一不成……

就在他忍不住胡思乱想的时候,所有仪器的数据都检测完毕,实验人员拿起一个电话。

见状,站在后方观看的吴有望、王绶觉,还有作为首功之臣的李暮,同样拿起了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实验人员激动的声音:“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激动的呐喊,从电话内清晰地传来。

所有人都不由欢呼起来:“太好了,终于成功了,没有枉费我们这么久的努力!”

“有了这个程控数字交换机,打电话就方便太多了!”

“这是世界级的突破,世界的成果!”

“以后谁还敢说我们夏国是科学荒漠?”

“还是多亏了李暮,他太厉害了,不然我们不可能这么快做出来!”

“何止是厉害,简直强的超出想象!”

……

听着下面的欢呼,王绶觉的脸上也不由露出一丝笑意。

程控数字交换机成功,不仅代表这夏国拥有了第一块通信芯片,更是直接证明了J语言的实用性。

它的意义之大,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看着身边依旧处变不惊的李暮,王绶觉忍不住调侃道:“怎么,这么大的成果都不值得你高兴。”

“难道是还在头疼写论文的事?”

这几天他也发现了李暮在写论文,而且进度还有些慢。

不过他并没有生出任何的怀疑,只是觉得李暮可能不太擅长论文写作。

憋了许多天还没写完的李暮稍显尴尬,道:“其实早就可以完成了,只是我一直在等着实验成功而已。”

“J语言是一款新生的编程语言,即便我在报告会上说过他可以用在程控数字交换机上。”

“但不到真正成功的这一刻,我都不能把这篇论文交上去。”

他的话让吴有望和王绶觉不由生出一丝敬佩的同时,又有点苦笑不得。

全国报告会上那么多专家教授都没有看出问题,其实已经不必再这么慎重。

“或许也正是因为有这份严谨,才能让他有今天的成就。”两人不禁想到。

想到这里,王绶觉道:“你这个考虑确实很不错,而且正好为接下来编写教材的工作,提供了成功案例。”

“编,编写教材?”李暮听到这四个字愣了愣。

我?他忍不住用手指了指自己。

看到他吃惊的模样,一旁的吴有望有些忍俊不禁,解释道:“国科院的郭院长下达的命令,让我们半导体研究所负责J语言的相关教材编写。”

“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严老在报告会之前就报上去这事,只不过需要筹备,我们又看你忙着搞程控数字交换机,就暂时没提。”

“不过你放心,编写的主要工作,你只要负责大方向的把控就好。”

“所里决定成立一个J语言研究小组,以你为组长,吴希为副组长来负责这事儿。”

听到只用自己抓总进度,李暮才微微松了口气。

随后,吴有望要去国科院通报程控数字交换机成功的事,匆匆离开。

……

王绶觉带着李暮前往办公室,然后叫来吴希。

将J语言研究小组的事情说出之后,后者立刻表示愿意加入,一定会全力辅助李暮研究。

但只有两个人的研究小组人手肯定不够。

王绶觉继续道:“人员上面,再给你们调6个计算技术专业的研究生怎么样?”

吴希没有说话,即便他年长许多,但李暮既然是组长,就该有他来做决定。

当然,如果他觉得不合理,也会提出意见。

李暮想了想,点头道:“足够了。”

这个年代的研究生水平其实相当高,不管是编写教材,还是后续的J语言应用研究,6个人都完全够用。

……

敲定了J语言研究小组的事后,李暮很快离开半导体研究所。

回到大杂院。

刚刚骑着自行车到院门口附近,他就听到有两声熟悉的哭声。

近了一看,原来是婶子正追着李岚和李瑜两个小丫头到处跑。

王娟红一边追一边挥舞着手里的竹条:“让你们不听话,女孩子一天到晚满地爬,像什么样子!”

她手里的竹条挥得勤快,却没有一下是落在李岚和李瑜身上,两人会哭,纯粹是吓的。

李暮见状,连忙走上前劝道:“婶子,您别着急,您看他们这样子,肯定也知道错了!”

“小岚小瑜,还不快来认错!”

听到他声音的两个小丫头就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跑过来认错。

“小暮,可不能惯着他们,以后都给惯坏了!”王娟红嘴上说着,手里的竹条却已经落了下来。

李暮笑呵呵道:“婶子,你放心,以后他们再满地爬弄脏衣服,您就罚他们写字。”

“这个办法好,就是她们肯听话好好写吗?”王娟红犹豫道。

她其实也舍不得打孩子,可不管又不成器。

家里有李暮这个大学生,要是两个女儿以后没出息,不光他们,李暮说不定也会被笑话。

“有用,不好好写,以后我都不给他们带糖果!”李暮笑道。

身后的李岚和李瑜闻言发出“呀~”地一声惊呼,连忙道:“哥哥~哥哥~我们听话儿~”

俩小丫头娇憨的模样,让李暮和王娟红都不禁莞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