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这个李暮,可真是个福将(1 / 1)

这个李暮,可真是个福将

这个李暮,可真是个福将

说着,他从挎包里拿出一张稿纸,就地直接把魔方的结构图画了出来。

一边画,他一边和钟大爷解释:“这个魔方,由6个中心块、12个棱块和8个角块构成,比较复杂的只有中心轴。”

“您看看,这个能不能做出来。”

话说完,设计图刚好画好。

其实结构就是中心块、棱块、角块和一个中心轴,并不复杂。

难的只是怎么想到把它们拼到一起。

“嗯,能做,你等我回去再拿点木头。”钟大爷拿起图纸一看,多年的经验让他心底顿时有了数,回头就去屋里又拿来几根木头。

慢慢锯出几个大小差不多的木头块,然后就是细活,要严格按照比例做,不然最后拼装不起来。

做着做着,李岚和李瑜,还有钟大爷的孙子,也不再边上玩木头飞机了,跑过来看着钟大爷忙活。

而李暮,骑着自行车跑了一趟供销社,买一些颜料。

……

过了半个多小时,钟大爷终于把所有的零件都弄了出来,还用锉刀把表面打磨得干干净净。

这会儿,门口已经围了不少人,就连隔壁院儿的许大帽看到李暮提着颜料回来,也好奇地围过来,道:“大爷您这手艺是真不赖啊!”

“那可不,钟大爷祖传的木工伙计呢。”

“就是您弄这东西,我们怎么看不懂,也不像鲁班锁啊。”

“哈哈,这东西我也搞不懂,是小李请我弄的。”钟大爷笑着摆摆手,同样好奇地看向李暮。

他虽然能在做的过程中,可以感觉到叫魔方的东西,能拼合在一起,但具体怎么拼,不是很清楚。

李暮看到魔方做好,也不废话,把零件拿过来,三下五除二就拼合到一起。

再在六个面上涂上不同的颜料,一个魔方就崭新出炉。

看得周围围观的人一愣一愣的,没想这么多小木块,最后竟然能拼成一个大木块。

边上看了好久的李岚顿时迫不及待地问道:“哥哥~这是什么呀?”

“这叫魔方,看见这几个不一样的面没有,每个面都可以扭动。”李暮一边笑着扭动魔方,一边解释。

小小的一个魔方在他手里飞速变化,一下被打乱,一下又被飞速恢复原状。

李暮以前玩魔方的时候,从三阶到七阶,用了一个月就精通了所有公式原理,拼一个三阶魔方简直不要太简单。。

“哥哥好厉害啊~”李瑜发出一声惊呼。

围观的街坊邻居看到李暮手里的魔方,也满是惊奇。

许大帽忍不住搓搓手道:“李暮,能不能给我也试试?”

“当然可以。”李暮笑着把打乱的魔方递给许大帽。

许大帽先是把魔法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然后才道:“拼回每个面都是一个颜色是吧?”

见李暮点头,他顿时扭起魔方。

只不过扭了几步,他就忽然顿了顿,有点不知道该怎么扭了。

好像无论怎么动,都不能把相同颜色的面拼在一起。

“好玩是好玩,就是太难了,刚刚我看李暮你弄,以为很简单呢。”许大帽不由感叹道。

承认不如大学生,没啥丢人的。

李暮笑道:“刚开始学确实有点困难,不过到后面熟练了就会很简单。”

“而且这魔方可不仅仅是好玩,它有一定的益智作用,还可以锻炼人的空间想象力和立体思维逻辑。”

“简单来说,就是能让人变聪明,给正在上学小孩子玩再合适不过。”

边上不少人顿时惊奇道:“真的?”

谁家还没个娃,要是真有用,那么可不得做一个在家里。

别人说着话他们不信可以,但说着话的可是李暮,京工院的高材生,你不信有的是人信。

“突然变聪明肯定不可能,而且提升的程度也不好说,但肯定是有作用的。”李暮笑着解释道。

魔方作为智力游戏界三大不可思议之一,从发明出来后,就风靡世界,经久不衰。

如果能拿去卖给OM人,肯定也能大卖。

有山地自行车和空气炸锅的例子,李暮脑子也活泛起来。

做这些东西,既能为国家创汇做贡献,还没什么技术含量,不存在暴露的风险,简直就是混吃等死的最好选择。

听李暮说完,在场不少人顿时心动了,许大帽虽然还没孩子,但这事当然是有备无患。

他第一个开口道:“李暮,伱看看,能给我们也弄一个魔方不?”

“当然没问题,不过这活都得钟大爷做,你们想要,该求他才是。”李暮微微一笑,看向钟大爷。

钟大爷看着众人期盼的目光,当即大手一挥:“没问题,反正也废不了什么功夫。”

看着钟大爷乐呵呵的样子,李暮打了声招呼,就进了院里。

李奶奶正坐在树下和一群老姐妹闲聊,看见好久没回来的李暮,又是高兴又是埋怨。

“最近学校事情忙,抽不开身,这不是刚得空,我就回来看您了吗。”李暮笑着解释。

李奶奶听到李暮心里想着他,顿时喜笑颜开。

她又看向李暮身边手里拿着魔方的李岚和李瑜,忽然脸色一变:“这两个丫头,是不是拿人东西了?”

“奶奶,不是,是哥哥给我们的~”两个小丫头看到李奶奶生气,连忙锁在李暮的背后。

李暮连忙道:“奶奶,您别着急,这是我给的设计,让钟大爷帮忙做的。”

“您别看这东西小小一个,却可以让他们在玩的同时变聪明。”

“真的?”李奶奶惊讶道。

不远处刚刚和她在一起闲聊的老姐妹们,也不由围上来。

李暮只好又解释一番。

这帮老姐妹各自都有孙儿孙女,当然也想要魔方,当即开口求给他们也做一个。

李暮把事全部推给钟大爷。

和李军做空气炸锅不同,魔方用的材料是简单的木头,也不需要太高的技术,要不然他不会把事情推给钟大爷。

而且看钟大爷的样子,心底指定乐意着呢。

他这个年纪,还能求什么,不就是一个面子嘛。

这魔方现在就有人找他做,后面传出去了,肯定还有人上来求。

到时候,说不定南锣鼓巷这片都能知道他的名字呢。

……

好不容易应付完,李暮又和李奶奶说了会儿话,就回到房间。

坐在椅子上,他从挎包里拿出一叠叠写满的稿纸,上面是集成电路的错误设计思路和图例。

当然,这十几张根本不够,至少写出来的稿纸,能把他的房间铺满,李暮才觉得他拿出集成电路稍稍合理些。“继续画吧。”李暮微微一叹,旋即继续埋头苦干。

……

就在李暮这边开始学习的时候,一个电话打到京工院的院长办公室。

钱树言接起电话:“你好,钱树言。”

“你好,我是外贸委员会的董华兴。”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让钱树言微微惊讶。

董华兴郑重道:“钱院长,您应该知道空气炸锅的事,我也不卖关子,空气炸锅对我们国家的创汇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这件事情得到元领导的高度赞赏,同时对李暮同学的贡献十分肯定。”

“但考虑到李暮的身份比较特殊,不方便大肆宣传,就只能以电话的形式口头嘉奖。”

“当然物质上也会有奖励,后续我们就会送到。”

“对了,不知道李暮现在在学校吗?我有一件事想询问一下他的意见。”

从元领导哪里离开后,董华兴十分认真地考虑过对李暮的嘉奖问题。

既然不能大奖特将,不如换一种方式,给出承诺,如果李暮有意加入外贸委员会,毕业后可以直接来工作。

凭借这份功劳,只要不出大差错,以后至少是个主任。

人老成精,钱树言怎会听不出来,笑道:“董领导,我明白您的意思,不过要跟你说声抱歉,他恐怕不会选择外贸部门。”

“比起在外贸上的些许成就,李暮在半导体上,已然成为我们国内顶尖人才!”

“他的存在,能让国内半导体的发展至少加快五年,这远比从政更能发挥他的才华!”

听着钱树言的话,董华兴不由微微愕然:“一个学生?”

虽然从元领导哪里听到过对李暮的赞扬,但一个学生就能让国内半导体的发展加快五年,未免太夸张了些。

“您要是知道,现在有三十多位专家教授,以他为核心展开研究,就不会那么惊讶了!”钱树言笑道。

这下,董华兴再也无话可说,只能无奈地继续头疼该怎么奖励李暮去了。

……

钱树言乐呵呵地刚放下电话,又有人打进来。

电话那头是文教部的何白衣,还没开口,就听见一阵大笑声。

当初空气炸锅是他亲自联系外贸委员会,现在事情成了,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

何白衣兴冲冲道:“李暮人呢,快把他叫来,我要好好问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您是不知道,他昨天在实验室悄没声地放了个大卫星,结果这一早跟没事儿人一样,回家了!”钱树言无奈道。

闻言,何白衣顿时起了好奇。

这次啊刚刚拿下了增加外汇和就业的大功,李暮又搞出了动静?他问道:“快和我说说,他弄了什么东西,能是当得上‘大卫星’!”

钱树言道:“先前和半导体研究所联合研究的那事,近来进展有些不顺,众多专家们只能没日没夜地在实验室里熬。”

“结果没想到,昨晚李暮偷偷过去,趁两个教授睡着,把难题都给解决了。”

“还有在之前的研究过程中,他的贡献也十分突出……”

他把李暮在研究中的表现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没有任何修饰,却依旧让何白衣越听越感到震惊。

那么多专家教授联合研究,李暮能在短短时间内,就成为研发核心,“带领”团队攻克难关,可见能力才华人品,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这个李暮,可真是个福将啊!”何白衣忍不住感慨。

“可不是嘛,京工院有他,我在其他学校校长面前腰杆都要直一点。”钱树言笑道。

何白衣不禁莞尔,想想是好像的确是这样,就连他有时都羡慕得紧。

他不禁调侃道:“要是这次研究能成,你别说腰杆直一点,就是用鼻孔看人,我看他们都没话说。”

钱树言哈哈一笑:“领导您说笑了。”

“不过黄新华教授和我说过,后续的实验只需要和半导体研究所合作就行,不出半个月就能先实现中等规模的集成。”

“半个月?这么快!”何白衣吃了一惊。

钱树言解释道:“整体的框架和理论已经十分完善,只差最后的测试,而且这个时间还是保守估计,实际可能更快!”

……

在家里躲了几天的清闲,学校那边也没人来找李暮。

虽然每天诸事不管的肝学习,肝图纸,感觉很不错,但他还是觉得不太对。

黄新华等人不可能看不出那份方案的价值,按理说就算他躲在家里,恐怕都会找上门。

能等到第二天,都是极限。

但这整整三天不见他回去,也不见有个人过来。

这让李暮忍不住泛起嘀咕,就像头顶悬了把达摩克斯之剑,不知道啥时候就落下来要他的命。

于是到了第四天,天还没亮,李暮就骑着自行车回到学校。

结果他来到实验楼,发现里面竟然已经人去楼空。

那些专家和教授,更是影儿都没了。

“这是被敌特袭击转移了?也不像啊!”李暮有点摸不着头脑。

要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研究正在关键阶段,黄新华等人不可能轻易离开。

但要说是敌特,看学校里的气氛也不像。

“去找院长问问吧。”李暮转身准备去找钱树言,有什么事儿作为院长的钱树言肯定知道。

不过刚刚转身走到楼梯口,他忽然听到拐角传来王娅的声音:“不好意思,现在实验团队已经不招人了。”

紧接着是几个男生和女生的声音:“前几天不是说还要人的吗?”

“是啊,我特地准备了好几天才过来。”

“人去哪儿了,你倒是给我们个解释啊!”

“你们就是问我,我也不能说,关于研究的一切都要保密。”

……

李暮循着声音走过去,发现王娅被八九个学生围在中间。

面对众人的疑惑和质问,王娅只能解释道:“实验已经进入到最后阶段,具体的内容我不方便透露,但是确实不需要人了。”

“不过你们也别灰心,我们学校既然有了这个先例,后面是少不了还会做许多研究,到时候有的是机会。”

围在一起的学生们听到这里,俱是满脸懊悔,可这也怪不了别人,只能怪他们来晚了。

好在王娅最后的话还是给了他们希望。

只要有本事有能力,何愁没有机会呢。

待人走得差不多了,李暮才上前问道:“怎么实验室就你一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