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什么是真理?口径才是真理!(1 / 1)

“用于船只之上?!”

李聪十分疑惑,为什么要在船只之上用到火炮?

“对,我打算下次回到应天之后,就去恳请陛下打造一支船队,和南方的各国交好,促进咱们的经济发展和交流!”

李景隆神情激动的说道。

没错,他打算在这次打完了北元士兵之后,就开启属于自己的“郑和下西洋”。

这北边的领土大多数都是地广人稀,其生活的也都是穷得叮当响的游牧民族。

在这里死磕,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处。

不如去南边那些人口密集的地方,说不定可以狠狠的捞一笔油水。

不过,这次李景隆可不打算先南下,而是先东征!

要知道,那东边的小岛子.......可不是什么安分的好地方。

再过个百十来年,他们就要挑起对这边中原大地的又一次战争。

与其等着人家打过来,倒不如现在来一个激进一点的想法:露头就秒!

先派遣大明使节前去,然后就有了名正言顺的出兵的理由。

到时候,就可以再名正言顺的将那些岛国的畜牲都赶尽杀绝。

不过,倒也不是必须要一次性全杀光。

那上面的“女老师们”,还是可以先保留一部分,顺便让自己的部下学习一下不要浪费、物尽其用的道理。

听了李景隆的话之后,李聪沉默了许久,最后回答道。

“不知李元帅,需要多大的?”

“老朽虽不才,但是小到杀人碎骨的小炮,以及大到摧山毁石的大炮,都略懂一二!”

“此话当真?!”

李景隆的眼中闪烁着炽热。

很明显,对方口中说的略懂一二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既然敢说,就绝对能做出来。

“当真!”

李聪慎重的回答道。

“老朽所制造的火炮,可以打到十里之外,一击之威,可以最少击碎千吨之山石!”

千吨!!

听了这句话,李景隆心中直呼稳了。

说完之后,似乎是怕李景隆不信,李聪竟然在那一堆的图纸之中翻翻找找,拿出了一张图纸。

“此火炮若是做出来,通体可长到丈余,威力也是无人能及!”

好啊好啊!!

李景隆心中的情绪已经不能用激动来形容了。

想不到,如此,,,,,...牛逼的大炮,竟然让自己找到了。

什么是真理,口径才特么的是真理!

还好现在的大明还没有什么火炮上面的限制,自己可以大胆的造!

更何况,老朱是咱亲舅爷,人情世故随便走走,再难的问题,都不是个事!

不过,李景隆随即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如此牛逼的武器,为何没有在大明得到传承呢?

之后的明朝反而是利用了西方的技术,好像才弄出了一个叫“赤夷火炮”的东西。

“老先生,您这一门手艺,可曾收的几个徒弟,或者是有没有什么同门师兄弟?”

只见李聪的眼中划过一丝遗憾,那一直闪烁着精光的眼神黯淡了些许。

“多年前,大明建立之前,老朽的无数同门,都已经牺牲在了战场之上!”

“早年也曾经收的一个徒弟,可惜那孩子当了兵,也是没能活下来,只剩下我一个孤家寡人了........”

李聪的眼睛已经开始流出泪水,但是他又随即擦掉,坚定无比的说道。

“不过他们死的并不冤,能够为国家献身,乃是我华夏男儿的最高荣誉!”

说到这里,李景隆明白了。

这门手艺为何就这么断层了。

道教一直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国家受难,民族受辱之时,所有的道士都会入一个所谓的“死门”!

盛世济世人,乱世救苍生!

这些道士会义无反顾的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生命,下山杀敌,从而导致无数的人才就此流失。

李景隆重重的叹了口气,这可都是华夏的损失啊!

不过,这也是侧面的印证了“工业大摸底”这项工程的重要性。

要是能够在民间尽可能的发现这些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那么对国家乃至民族来说,都将是巨大的进步!

就在李景隆沉思的功夫,沐晟和徐增寿两人已经不再乱看,站到李聪身前安慰道。

“老先生不必如此伤心,如今陛下圣明,天下太平,他们的心愿也算是完成了!”

“是啊,老先生您要是不嫌弃,我愿意此刻就拜您为师,替您将这技艺永久的传承下去!”

李景隆是没想到,徐增寿这小子竟然直接开口拜师了!

只不过这语气,为啥总是听着和吕布拜义父有点相似呢?!

看见眼前这两个少年的赤诚之心,李聪很快就转悲为喜,笑呵呵的说道。

“哈哈哈哈哈可惜老朽我这一生所学都已经贡献给了咱们大明,不知哪天就驾鹤西去了,你们年轻人今后还是要多自己探索才是!”

“今后若是有什么不懂之事,尽管来请教老朽,李某定当知无不言!”

徐增寿知道,这就算是对方收下他这个徒弟了。

“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好好好,快起来快起来!”

李聪笑的眉眼难合,仿佛又回到了曾经师门中那段欢快的日子。

只是自己如今垂垂老矣,纵然是“欲买桂花同载酒”,却也是“终不似,少年游”.........

“沐晟,你快去传令,发动咱们西安的军民来此,加快咱们的制造进程!”

“这几日,我会想办法和纳哈出决战,到时候好好的试试这火炮的威力!”

沐晟听完之后,却是头一次没有立刻行动,眼睛神色中闪烁着迟疑。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李景隆歪头问道。

“这个,士兵倒是无所谓,要是调动百姓来此的话,咱们可发不起钱粮啊!”

现在的西安驻扎着十几万的明军,沐晟身为李景隆身边的副将之一,这些小事情自然是知道的。

“嘿嘿嘿,这个你放心!”

李景隆坏笑道,两根手指头在胸前摆了个交叉的手势说道,

“我已经和咱舅爷要了十万两的军饷,到时候这点都是小问题啦!”

沐晟听了这话,不由得一赞。

“你牛!”

敢在老朱这里狮子大开口,也是如今这世道的狠人了!

沐晟刚刚打算离开,却再次被叫住。

“对了,还有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