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天下形势(1 / 1)

沈不韦沉思许久,方才回答:“天下群雄大多出自草莽,未发迹时,只是寻常,难以寻觅。”

“不过,据下官所知,河南道的李益、河北道的窦至德、洛阳的王玄肃、河东道的刘竞成、剑南道的张常逊。”

“这几人各自割据一方,声势颇大,当为主上争霸天下的劲敌。”

高楷暗自思忖,天下两都十六道,潜藏的枭雄,必然不止这些。

只不过,他们大多不为人知。或者和他一样,只据有区区一州之地,不过天下三百分之一。

至于这几个声名广传天下者,必然有不凡之处,须得留意。

两人一番交谈,如同拨云见日。高楷对这陌生朝代的疑惑,陡然散去许多。

沉默片刻,他转而看向右侧:“裴季,你多次出使,可知陇右道形势如何?”

“下官略知一二。”裴季稍稍措辞,有条不紊道:“陇右道一共十二州,由多方势力占据。”

“兰州以西,有陇右道节度使王威,驻守鄯州,兼领河、廓二州。”

“以南,分属两家。薛矩占据洮、叠、岷三州,李昼攻取渭、秦二州。”

“以北是河西道,以东为关内道。另有宕、武、成三州无主,混战不休。”

高楷微微颔首,偌大的陇右道,同样群雄割据,你方唱罢我登场。

天下局势瞬息万变,这是一个你死我活的乱世。一旦参与争霸,便是赌上身家性命,不成即死。

“如此说来,我方劲敌,当为王、薛、李这三家。”

“薛家我略有耳闻,不知王、李二家是何情况?”

裴季娓娓道来:“王威是朝廷委派的节度使,此人老迈昏聩,贪婪无度。”

“只知搜刮民脂民膏,毫无治理军政之才能,迟早身死族灭,不足为虑。”

“至于李昼,主上须得警惕。”

“哦?”高楷好奇道,“这是为何?”

“李昼出身陇西李氏,钟鸣鼎食之家,世代显赫。祖父是大周上柱国大将军,父亲为国公。”

“他英武果敢,颇有智谋,曾击退突厥,解救先帝,先帝称赞其为麒麟儿。”

“此人素怀平天下之大志,深藏不露;又礼贤下士,广交豪杰,为世人仰慕。”

“必为主上一大劲敌。”

高楷心中思忖,这李昼纯属家里有矿,自己又有能力,可以说是天之骄子。

正如三国演义中的袁绍,四世三公,名望值拉满,士人不请自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

加上他自身能力优秀,更是如虎添翼。

高楷隐隐有一种预感,若没有他,这李昼必当夺取整个陇右道。

三人相谈许久,见天色将晚,便各自散去。

高楷漫步回到前院,忽见一个管事匆匆来报。

“郎君,春秋书院封山了,学子都被遣散,听闻荀夫子一心隐居,不再过问世事。”

“哦?竟有此事。”高楷有些诧异,这春秋书院多次和他作对,他本想设法反击一二。

没想到,还没等他出手,这书院竟然封闭,掌门人都隐藏起来。

也不知是什么情况。

他转念一想,淡声道:“你去看看城中刘、吴、周这三家,有什么异动。”

老师藏起来,总不至于徒弟们也一起吧,他们可是正年轻、想要建功立业之时。

“是。”管事连忙前去打探。

不过,不必管事回禀,他很快便知道这三家动静。只因吴弘基、周顺德二人前来拜见。

这二人声称仰慕他的威名,特来投奔,愿效犬马之劳。

高楷自是欢喜,化干戈为玉帛,当即下令封二人为八品录事参军,参赞军政之事。

他暗中打量,只见两人头顶皆是青气成云,中心红光氤氲,命格、气运皆是上佳。

难道,这便是他之前预感到的大才来投?

他隐约觉得,这事没有这么简单,恐怕另有玄机。

吴弘基与周顺德二人更是惊喜,没想到高楷不计前嫌,当即录用。

虽只是八品小官,却代表着进入核心层,相当于创始成员。

既然有了一席之地,确立君臣名分,一些隐秘之事,自然也对他和盘托出。

“刘文敬携刘家人,前往渭州投奔李昼了?”

高楷眉头一挑,举家外迁,又如此迫不及待,分明是对外表明看不上他,打他的脸。

吴、周二人小心地看着他的脸色,轻声问道:“主上,是否派人追回?”

“不必了。”高楷摇头道,“如此匆忙离去,显然是去意已决,心志坚定。何须去追回,让他去吧。”

他可不想看到,麾下的人“身在曹营心在汉”。

君臣一心,才是最重要的。

“主上仁义!”两人真心诚意赞叹道。

宽以待人,用人不疑,果然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明主。

两人面露喜色,真心归附。

顿时,一缕缕青气流转,落在高楷头顶,推动着他的气运越发强盛,隐隐有一丝红气沉浮。

高楷心中一喜,若能将气运完全转变红色,他便有望获得紫光命格,这可是王公宰相之命。

当然,仅靠兰州一地是不成的。若想得王爵,至少要全据陇右道。

眼下,薛家大军屯驻安乐城外,虎视眈眈。若能战而胜之,顺势攻下洮、叠、岷三州,他的气运命格将大为增涨。

反之,他若兵败,必然气运大跌、命格衰弱,甚至身死族灭,为薛家的踏脚石。

争霸天下,最是残酷,容不得丝毫轻忽。往往一场大败,便就此沉沦,再无崛起之机。

一飞冲天,还是湮没无闻,就看与薛家的一战了。

想到这,他暗中传令,派遣探马潜入薛家三州,搜集情报,为今后的大战做准备。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岷州崆峒山,一座高台之上,两个羽衣星冠的道人,相对而坐,俯瞰天下风云。

正是通玄与通微二人。

崆峒山雄视三关,控扼五原。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要塞,有“西来第一山”、“山色天下秀”的美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两人居高临下,打坐修行。时而谈一会玄,时而讲一下道,飘飘然如羽化登仙。

蓦然,一只青鸟扇动羽翼,拨开云雾飞来,眨眼间到了两人身前。

通玄睁开双眼,抬手一招。

青鸟翩然落下,轻轻一啄,便有一封书信滑出,落在他的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