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劫后余生(1 / 1)

“哧!”高楷持剑在前,抹过一个黑甲兵的脖子,见他捂着喉咙倒下,鲜血溅了满脸。

他顾不得擦拭,反手一剑,挡住偷袭。

执戟者颇为意外,猛然蓄力,意图将他劈成两半。

这一击势大力沉,不可硬挡。

电光火石间,高楷一个翻滚,落在他的身后,剑柄一旋,刺向头顶。

“噗!”尖刃贯穿身体,那人难以置信地低头看去,口吐鲜血,不甘心地倒下。

高楷坐在地上,胸膛剧烈起伏,全身火烧火燎般剧痛,脑海中更是嗡鸣不已。

他已经记不清杀了多少人,受了多少伤,只是顺着身体的本能,挥舞长剑。

若非原主自幼习武,有几分底子,他一个和平年代的人,早就死了。

他抹了把脸,仗剑撑起身体,环顾四周。血流了满地,残肢断臂无数,早已分不清敌我。

哀嚎声、求饶声、夹杂着砍杀声,不绝于耳,他却已无力顾及。

“嘭!”巨大的石球投掷而来,如雨落下。几十个兵卒猝不及防,直接砸成一滩肉泥,连一声惨叫也来不及发出。

“杀高楷,赏万金!”

四周传来一声声呼喊,一众黑甲兵试探着冲上前来。

高楷闭了闭眼,颤抖着举起长剑,就要划过脖颈。

“轰隆!”电光闪烁,照彻乌云,一声声雷鸣连绵不断,震动天地。

“天公发怒了!”

“退,快退!”

黑甲兵们一个个面色惊恐,如潮水般退去,仿佛稍晚一步,就会被雷霆劈成焦炭。

高楷面露惊讶,他却不知在这时节,雷霆一响,绝不能动刀兵。

人人视雷霆为天谴,以为天公在惩戒恶人,生怕遭受牵连。

他扯了扯嘴角,颇有些劫后余生的意味。

没想到,古人对天地的敬畏,倒是救了他一命。

他四下环顾,忽然面色一变。只见一个个幸存的兵卒,头顶各自散发一丝丝黑气,中心更有一点隐隐灰光。

他没来由地明悟,那一点灰光,是他们的先天命格,而那黑气是后天气运。

黑气意味着不祥之兆,有身死之劫,灰光则是普通百姓的命格。

高楷抬头一望,忽见自己头顶同样一丝丝黑气,唯有中心处一点淡淡白光,如风中的烛火,随时会熄灭。

“我的命格竟这般微弱。”高楷皱眉沉思,“身死族灭的阴影,也徘徊不去。”

“看来,这场围城战,便是我的劫数。过不去,只有死路一条;过去了,或许可以时来运转,改天换命。”

气运之道,在于集众人之望。

若能够得到大气运之人效力,便可襄助他度过这一劫。

然而,他环顾许久,并无任何发现,不禁自嘲一笑。

“大气运者,凤毛麟角,怎么可能轻易遇到。”

“铿!”清脆的金鸣声传来,高楷面露喜色,这是退兵的信息。

四周兵卒如释重负,一个个瘫软在地,长舒一口气。

他眺望远方,不知不觉天色已经黑透,夜幕降临。这一场守城战,竟然打了整整一日。

“郎君!”

梁三郎匆匆而来,见到他松了一口气。

“嗯。”高楷不动声色地看向他头顶,却也是普通气运。

“传我军令,战死者一律登记在册,待日后抚恤,不得遗漏一人。”

“有功者呈报名录,一应封赏,皆从府中支取。”

“郎君仁德!”梁三郎赞叹一声。

高楷笑了笑:“待清点完毕,召集文武,前往堂中议事。”

“是!”梁三郎连忙听令而去。

高楷回转府中,跨进后院,径直来到母亲张氏的院子。

一个年长的婆子站在门外,见了他连忙行礼:“阿郎。”

这是张氏的贴身婢女兰桂,他快走几步扶起:“兰姨,阿娘可在院中?”

兰桂点头道:“老夫人正在礼佛。”

自从高家起兵以来,张氏日夜悬心,一天中大半时间,都在佛前虔诚祈祷。

见他前来问安,这才出了佛堂,母子俩于厅堂叙话。

张氏注视他许久,忍不住落泪:“楷儿,你受苦了。”

高楷只觉眼睛酸涩,连忙道:“阿娘不必忧心,儿并未受苦。”

张氏叹息道:“你父亲尸骨未寒,这千钧重担压在你一人身上。”

“楷儿,若事不可为,不如早做打算。为娘不求你大富大贵,只求你平安喜乐。”

高楷心中苦笑,只能答应下来。忽见兰桂来报,府中文武已在堂中等候,便起身告辞。

张氏待他离去,轻声道:“东西准备好了吗?”

兰桂面露哀色:“已经准备妥当。”

“那就好。”张氏忽而一笑,“我与夫君少年结发,他却舍我而去,若能于黄泉相见,想来也无遗憾了。”

兰桂忍不住劝道:“夫人,阿郎如今行事稳重,再不像从前一样轻佻。”

“说不定能守住城池、击退敌军,您何必这么悲观。”

张氏微微叹息:“反败为胜岂是那么容易的,楷儿虽然比从前稳重,但少经历练,恐怕是不能了。”

“一旦城破,我便自尽。没了我这个累赘,楷儿兴许可以逃得一命。”

“兰桂,你这便遣散府中家仆,各自放还,以免遭受横祸。”

“夫人…”兰桂一时泣不成声。

而在前堂,刺史府文官武将汇聚,高楷扫视一圈,却见人数少了大半,不禁皱眉:“六司参军呢?”

梁三郎气愤道:“郎君,这些人拖病不来,甚至府中人去楼空。”

六司参军协助他这个刺史,处理政务。如今大难临头,各奔前程,也无可厚非。

高楷略微点头,环顾堂中寥寥几人,正色道:“眼下危急存亡,诸位可有良策退敌?”

沉默良久,府中长史裴季拱手叹道:“守御多日,城中已是粮草断绝,实在无计可施。”

“不如效仿蜀汉后主,开城投降。”

众人纷纷附和,唯有梁三郎气红了脸:“你们…”

开城投降,这些人可以效忠新主,只是他这个主帅,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高楷不置可否,向众人头顶一一看去,可惜,并无大气运之人。

他转头看向最后一人,忽然眼神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