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咸蛋黄月饼(1 / 1)

翌日一早,又到了去安府的日子。

陆丰收低声问陆启武,“小二,你也跟爹来回去了几趟安府了,若让你一个人撑船带着你大哥和小六去县里,你能行不?”

“爹,你放心,我认识路,一个人撑船能行。”

陆丰收还是有些不放心,“就是来回要好几个时辰,之前是咱俩换着撑,现在你一个人,能行不?”

“爹,师父说了,男人不能说不行,再说我力气大的很,能行。”

陆丰收点点头,“行,那就交给你了,你力气大,路上照顾着点你哥哥和小六,若是遇到啥事了,你就问他们俩个。”

陆启武昂首挺胸,握着撑杆一脸郑重,“你放心。”

陆丰收想了想,又补了一句,“小二,你在安府,记得少开口啊。”

小二总爱说大实话,太容易噎人了。

陆启武乖巧点头,“本来也没人找我聊天呢。”

陆丰收又转头对坐在船上的两人道,“大郎,小六,出门不用省,来回路上该买啥买啥,得吃饱。”

“爹,你放心。”

“大伯,有好吃的我给你带!”

陆丰收目送着小木船驶入灰蒙蒙的雾气里,直到再也看不见,他才转身回家。

崔大的出现,让他心有不安,他今天留在家里等小满上门,好好说说这事。

虽然昨夜喝酒的时候,守山哥他们让他放心,以后白天他不在家会多多照看,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

想了一夜,决定以后他和小二无论干啥,都得留一个人看家。

......

陆启武天生就有一身异于常人的力气,长得也是长手长脚,有着不同于年龄的高大。

他撑船,又快又稳,比之前提早了一刻钟到了埠头。

陆启武准备照着爹的嘱咐,给大哥雇一辆驴车去安府,陆启文却是摇了摇头,“不用,这几日只觉得身体好了不少,走路去。”

路过一家卖糕点的铺子时,他走进去买了一大包糕点。

对陆启武道,“娘昨晚试着做的第一批咸蛋黄月饼数量不多,只够送薛神医他们尝鲜的,一会到了安府,你直接将这些糕点送去大厨房,让其他人也分着尝到点。”

他们如今的身份挺尴尬的,但安府上上下下对他们很好,也没少在安府吃点心,难得送点吃食,就别让人觉得他们只巴结主子。

与人交好,就是与己方便。

陆启武笑着点头,“大哥,还是你想的周到。”

习武之人饿的快,他给安九师父带的月饼没几个,练饿了可不够吃。

陆启霖走在前头,一脸骄傲,“这铺子里的东西都不如大伯娘做的月饼好吃。”

三人说说笑笑到了安府。

陆启文照例去了东跨院治病,陆启武去找了安九。

陆启霖想了想,掏出那本安氏旧事录,拎着食盒摸去了安行的院子。

今日院门口站着一个脸生的守卫。

见了他就问,“可是陆家的小公子?”

陆启霖摆摆手,“喊我陆小六就成。”

守卫笑了笑,“九爷说了,你是他徒儿的弟弟,我们都得敬着些。”

又问,“你是来找大人的?”

陆启霖点点头,“我来还书,顺便给安大人送点心。”

想着大户人家规矩多,他就将书和食盒都递了过去。

哪知对方却不接,道,“大人此刻正在书房,不喜我等打扰,不若小六公子自己前去?”

守卫也是从盛都调回来的,与安九熟得很,早就听说了大人喜欢这陆家的小子。

陆启霖拎着东西就进了院子。

走到东厢书房前,略有些犹豫。

那守卫说安大人不喜欢被打扰,自己贸贸然上门似乎也不太好。

万一人家正在即兴写字或者作画,被自己一打断,没了灵感咋整?

到时候别说想成为他的弟子,说不定连人都要被丢出去。

陆启霖想了想,悄悄走到了窗户那,踮起脚尖。

累得够呛,却被里头的书架挡住,看不真切。

只好又蹑手蹑脚回了正门口。

门没关,他伸出小脑袋往里面探了探。

安行翻了个白眼,“进来吧,磨蹭什么?”

当真以为自己轻手轻脚不会被发现呢?

把他养在窗下的水仙都给踩了。

得赔。

被发现了啊?

陆启霖摸了摸鼻子。

这身体啥都好,就是小了点,匹配不了他高大英俊的灵魂。

干什么都不如从前灵活。

陆启霖进去,将点心盒放在桌上,“安大人,这个是我大伯娘做的,请您尝尝鲜。”

安行打开点心盒。

六个月饼。

比寻常的月饼要小一些,表皮更油润些,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稀奇。

放在平时,安行是看不上这样的点心的。

但想到自家后厨婆子们近日来的“长进”,安行又生出了几分兴趣。

取了一块月饼掰开,就见香甜的豆沙馅里放着一整个蛋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他忍不住咬了一口。

嘴角不自觉勾起浅笑。

将手里的月饼吃了个干净,他用帕子擦着手上的碎屑,抬眸就见陆启霖盯着自己瞧。

满脸都在问,好吃吗?好吃吗?

安行轻咳一声,“你家在吃食上头倒是有些手艺,普通简单的食材都能做出新意。”

陆启霖笑了笑,“每种食材都有属于自己的火候,认真些用心些,做出来的就好吃。”

属于自己的火候?

这孩子,倒有几分见识。

安行心下满意,便问道,“借你的书看得如何了?可是有哪里看不懂的,想要问老夫?”

他今日心情不错。

这孩子有什么想问的,他都可以指点指点。

哪知陆启霖却摇了摇头,从怀里取出了那本安氏旧事录。

“大人,我是来还书的。”

安行的脸一下子就沉了下去。

亏得他觉得这孩子聪慧过人,将书借给他了,以为这孩子贫苦出身,一定会好好珍惜读书的机会。

却没想到,满打满算才三天,就将书还了回来。

三天,不过囫囵吞枣。

能够看出什么东西来?

拧眉,想着这孩子年纪尚小,或许不懂,正想教训几句,就听陆启霖问道,“大人,我能再问你借本别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