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汹涌如洪流。
刘封本就军威甚重,将士臣服。
此刻亲自策马冲杀,更是身先士卒。
宝雕弓弦响,利箭脱弦,顷刻间就有一魏军扛旗者落马。
骁勇之姿,宛如天神。
“杀!”
“杀啊!”
将为兵胆。
刘封的骁勇在众汉军将士心中,仿若燃起了熊熊烈火,胆气滋生令双目只剩下前方的魏军。
“汉军威武”。
负责带头喊口号的校官,扯开了嗓子大吼。
又有如山呼海啸般的战吼声此起彼伏,高呼响应。
“速撤!”
汉军的强势,看得魏军校官们肝胆剧烈,纷纷招呼各自的行伍,往池阳方向且战且走。
若不能尽快突围,等前后夹击的汉军完成战场上的分割包围,想再突围就难了。
团战往往不会因为个人武勇就能逆转战局。
就如昔日曹操采用荀攸之谋,以辎重引诱文丑军士,导致文丑军阵型大乱而被曹操趁乱冲杀,最终悍勇如文丑也死于乱军。
而此刻的魏军,也比昔年的文丑军好不了多少。
本就长途回军人困马乏,又跟刘封对峙厮杀多时,双方都在拉锯坚持的时候忽然遭到魏延孟达迂回包抄。
不仅士气溃乱,连阵型也变得溃乱,更有甚者,更是相互推挤践踏,惶惶间完全顾不得往日同袍生死。
也幸亏是曹真张郃在指挥,若换个普通的,当魏延孟达出现那一刻,魏军就得如山倒般全线溃败。
饶是如此,曹真张郃也是指挥艰难。
若是俯瞰。
就能看到魏军此刻越偏离曹真张郃,就越是混乱如无头苍蝇般乱窜。
“事急,诸君随我突围。”
张郃见阵型越来越乱,知道想将大军安然撤回池阳已经不太可能了。
当即也顾不得后方还处于恐慌的军士,只顾带着能跟上的军士突围。
曹真不甘心的看着越来越乱的己方军士,愤愤不已:“不曾想今日竟遭此大败,我愧对陛下矣!”
昔日受命镇守长安,曹丕曾手把手拉着曹真叮嘱,称“子丹且去关中磨砺,来日大将军之位必是子丹。”
曹魏的大将军,第一任是夏侯惇,夏侯惇死后就是曹仁。
曹丕这话的意思就等于,曹仁死后就由曹真来当大将军。
虽然论资历曹休应比曹真更有资格接替曹真当大将军,但论亲疏,曹丕更希望让曹真当大将军。
至于公平?
哪有什么公平。
曹丕本是推崇集权类的皇帝,权力资源就那么大,自然是谁更亲近就用谁。
曹真一直都抱有对曹丕尽心效力之意。
不曾想。
曹丕的期望,如今曹真却辜负了。
战场中。
魏延眼尖的瞅到了曹真的将旗,引亲卫猛士直冲而来,又令军士高呼“杀曹真,赏千金。”
魏延更是一马当先,一边射杀挑飞前方魏卒,一边高呼:“大汉镇北将军魏延在此,曹真小儿,可敢与我一战!”
听到“杀曹真,赏千金。”呼声,又看到魏延的将旗,曹真赤红着眼,也发了狠。
“虎落平阳,竟遇恶犬相戏!”
“陛下恩情,唯有死战以报!”
曹真弯弓射杀了魏延左边的一员猛卒,提枪就要上前厮杀。
见曹真不退反进,左右皆是大惊,忙跟上拦住。
“将军不可冲动,可速退!”
“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可因一时之失而枉送了性命啊!”
“将军,汉狗势大,暂且避之!”
“尔等护将军速退,汉狗我等挡之。”
“.”
曹真想战,曹真的亲卫可不敢让曹真热血上头去送死。
一个亲卫裨将更是奋力将曹真的战马拉调头,又在战马的屁股上猛地一刺。
战马吃痛,拖着曹真就跑。
左右亲卫,一部分速速跟上,一部分成弧形挡在后方。
“诸君误我。”
曹真有些气急败坏,却又没能止住战马吃痛后的狂奔,一时之间又急又气。
扛将旗的亲卫可不管曹真如何呼喊。
对众亲卫而言,眼下战场局势就连他们这群亲卫都能看出不可逆转,那么如何保住曹真的性命才是亲卫的职责。
随着张郃和曹真相继撤退败走,剩下的魏卒士气更是低迷,恨不得爹娘能多生两条腿,生怕跑慢了就没了性命。
混乱的战场,一直持续到天黑。
最终能跟上张郃曹真逃往池阳的,不到五千人!
其余的军士,或是被杀,或是请降,但更多的却是四散溃逃。
除非大型围歼战,战场上的有效杀伤其实不多。
冲杀的时候基本都是以斩将夺旗为先,没几个人会忙着去追杀四处溃散的小卒。
“逃得可真快!”
魏延呸了一声,吐掉口中的唾沫渣子。
虽说魏军大败,但没能擒杀张郃和曹真,自然也得不到最大的功劳。
若能擒杀张郃或曹真任何一人,魏延自问声望将如日中天。
黄忠斩杀征西将军夏侯渊,直接名震汉中,威传曹魏。
若能擒杀曹魏左将军张郃或同样是曹魏征西将军的曹真,魏延同样也能达到黄忠昔日威名。
遗憾归遗憾,魏延倒也没真的为此气恼太久。
片刻后。
众将合军。
魏延向刘封问礼,礼数倒也周到。
孟达却是高傲的头一偏,只是象征性的拱了拱手。
如今的刘封,既是燕王,又是征北将军兼车骑将军,早已不是当年上庸那个为了求生破局会将孟达视为不稳定因素而对其打压的刘封。
对有大志的人而言,身处的位置高了,器量也会变得与众不同。
即便孟达此刻有不敬之意,刘封也不会有恼怒之心。
“今日幸有魏将军和孟将军及时增援,否则孤就得兵败返回峣关了,来日见了父皇,孤必会奏明二位将军大功。”
没有魏延和孟达来,刘封也不会败,只是更费力罢了。
不过。
刘封这样一说,听在魏延和孟达耳中却是极为舒服。
尤其是孟达,心头更是喜意迭起:哈哈,没有我孟达,就算是刘封也不能击败张郃曹真;嗯,既然刘封都承认了我的功劳,我若再无礼,岂不是让人小觑了我的器量?
想到这里。
孟达也收起了方才的傲慢无礼,按捺心头迭起的喜意,重新向刘封行礼:“殿下客气了,若非殿下一日破武关,十日破峣关,又伏击了张郃,我二人也无法建功。”
只是这话出口后,一旁的魏延看向孟达的眼神有些怪异玩味,仿佛在说:前倨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刘封也不在意孟达的前倨后恭,叙礼后,又敛容道:“曹真张郃虽然退往池阳方向,但必然还会去长安。
留下一千人打扫战场,我等可先往长安城下,震慑长安城内的曹叡,迫使其弃城而逃。”
关中魏军接连战败,这是兵临长安城的最佳时机。
时也命也。
自古到今,一场大战的胜利,除了七分打拼,都有三分天命。
譬如长安城,假如长安城此刻的守将是曹真,即便刘封在城外击败张郃与魏延孟达兵临城下,也最多达成“围城成就”。
以这点兵力,兵临城下,没什么大用。
原因很简单。
曹真是将,将能与城池共存亡。
然而。
如今长安城的守将是曹叡。
曹叡是不能与长安城共存亡的,这非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即便曹叡有死战之心,曹叡左右文武官吏也不会让曹叡死战。
趁着张郃曹真新败且未返回长安城,汉军又有一路势如破竹的声势,正是去长安城吓唬曹叡左右文武官吏的良机。
兵贵神速。
不论是刘封还是魏延孟达都没迟疑。
在留下一千军士押着俘虏打扫战场后,三将就急奔长安城。
魏延孟达在北,围城的同时提防逃去池阳的曹真张郃南下救长安。
王平李平在西,刘封亲引大军在南,唯独留下了东面不设防。
以“围三阙一”之计,留生路瓦解长安城内的曹叡及其文武官吏的死战意志。
汉军的围城,让长安城的官吏军民都变得慌乱。
城下那一堆堆的旌旗,也极大的打击了长安城内曹叡等人的守城士气。
“左将军和征西将军,都败了?”
曹叡难以置信的看着城下的汉军。
想到钟繇先前的判断,曹叡的嘴角也变得苦涩。
一招错,步步错。
倘若不让夏侯楙去武关,关中的局势就不会演变成如今这个窘境。
高手对决,与其说是在用巧妙的计策击败对手,不如说是在用巧妙的计策增加对手犯错的概率。
就如图雷布斯的那句梗:友商都是XX。
不怕己方实力不够,就怕对手不搞抽象。
夏侯楙在武关之败,抽象程度不亚于长沙廖立、江陵糜芳、街亭马谡。
这也是为何。
刘封一直都认为:战场上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能取得大胜,未必是权谋武略当世无敌,更可能是有三分注定的天命气运。
或者可以简单理解为:赌命。
赌赢了,就活;赌输了,就死。
荆州之战能救江陵击败孙权如此,关中之战能破武关兵临长安城亦如此。
如今。
刘封,再次赌赢了命,也改写了刘备一方北伐不能入关中的天命。
城下。
刘封策马持枪,声如洪钟,呼声连连。
“城内军民听着!
孤乃大汉燕王刘封,欲迎大汉陛下还于旧都!
若尔等愿开城门,孤保尔等官爵如旧,田宅不失。
若尔等执迷不悟,欲为曹逆殉葬,破城之日,必屠尔等,祭祀于高祖陵前。”
刘封身后。
汉军声如雷鸣,齐声大呼“速降”!
呼声响过,城头的曹魏官吏将士,更是心惊莫名。
与此同时。
西门的王平李平,北门的魏延孟达,也在高呼劝降。
或是称“陇右已平,凉州已降”;或是称“张郃折戟,郭淮溃奔”;或是称“曹真吐血,重伤而逃”。
或真或假,真假参杂。
怎么唬人怎么来!
而到了夜晚。
又有大量火把自往城下聚集,仿佛有源源不断的汉兵正往长安城而来。
一如昔日董卓诈洛阳一般,伪造声势。
为了让声势更真。
刘封又征调了长安周围响应的豪强,让豪强们带着人也混在军中呐喊助威。
尤其是夜晚。
长安城外,漫山遍野的火把,仿佛真应了刘封讨曹檄文中“十万大军临长安”。
“殿下,长安事急,速往潼关了。”城内,钟繇再次力劝。
曹叡握紧了拳头,眉头紧蹙,牙关紧咬,显然不愿就此接受失败:“左将军和征西将军尚未返回,不如再等等。”
钟繇叹道:“若左将军和征西将军能回,早就回了。
我知殿下怀疑刘封在虚张声势,我也能猜到,夜间城外的火把并非刘封的兵马,必是刘封召集了长安周围的民夫以壮声威。
而可若非左将军和征西将军兵败,长安周围的民夫又怎敢响应刘封?刘封又怎敢让一群民夫混在军中?
殿下,眼下关中之事已不可逆,可速往潼关,以保太子之位。”
见曹叡沉默,钟繇又道:“关中之地,向来不是大魏的立业之基,只要河北、河南七州尚在,中原富饶之地都为太子掌控,
纵使刘备得了一个残破的雍凉,又能如何?不过是侥幸占了几分优势,苟延残喘罢了。
大魏富饶,即便输上十场也不会伤筋动骨;伪汉衰弱,只要输了一场就没了北上之能。
殿下万不可因一叶而障目,不见泰山之巍峨啊。”
钟繇善言规劝。
如钟繇所言。
曹操自打天下起,就没以雍凉为基本盘。
吞灭江北群雄后,曹操的基本盘就在青冀幽并兖豫徐七州。
若非赤壁之败后无力夺取荆扬,曹操甚至都不屑于对雍凉用兵。
对雍凉用兵也是想南下汉中,夺取西川,好在荆扬上方演练水军,形成顺流而下灭荆楚之势。
即便曹操得了雍凉,这些年在雍凉光平叛都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军力。
并未真正掌控雍凉。
这也是刘封这次能夺取关中的客观条件之一。
假使曹魏经营关中多年且士民臣服,别说夺关中了,刘封连武关都进不了。
而诸葛亮一方也会如史载一般,屡屡北伐都只能以撤兵告终。
就如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
而眼下这个时代,民更侧重于士族豪强,民心更多指的士族豪强是否支持。
雍凉之地不服者多,但青冀幽并兖豫徐七州支持的却不少。
这也得益于曹丕当前实施的九品中正制,将资源分得比较均匀,保证了曹魏的基本盘依旧还在。
至于刘备复汉。
那等于是去抢北方七州既得利益者的资源,又岂会因为刘备喊一声“光复汉室”就箪食壶浆相迎?
除非:刘备也承认九品中正制下,北方士族豪强的既得利益。
可如此一来,刘备阵营的士族豪强们就不乐意了。
感情我们出钱出力出兵出粮,结果打下了北方还得喝北方士族豪强的汤?
那我干嘛还要打?
大家相安无事不好吗?
钟繇活了一把年纪,又本身是颍川大族出身,对其中的门道看得很清楚。
故而。
钟繇在得知武关被破后,侧重的就不是怎么保住关中,而是怎么保住曹叡的太子位。
现在亦是如此。
让曹叡速速撤离长安前往潼关,才是紧要之事。
曹叡在,一切都在。
曹叡死,一切皆休。
至少对于当前局势而言,如钟繇等北方大族,是不希望曹魏政权二世而亡的。
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绳子断了,都得掉火坑被烧死!
左右文武,亦是苦劝。
钟繇想的是:要保住曹叡。
左右文武想的是:赶紧带上我们一起逃命吧!
人心虽不同,但目标一致。
良久。
曹叡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放弃了挣扎。
如今长安城内都不足五千人,又士气低迷,也无猛将壮胆。
曹叡真要坚持不降,受不了压力的其余文武未必就肯陪着曹叡一起死。
昔日吕布被围下邳,若是没有侯成、宋宪和魏续等人生擒陈宫和高顺率领部众向曹操投降,曹操破不了下邳。
曹操破邺城也是如此,若无审配的侄子审荣为邺城东门校尉时偷开城门,曹操破不了邺城。
指望势穷的时候,文武都能陪着曹叡一起死?
这是没道理的。
就刘封目前在关中及长安城外营造的声势,城内的文武还没生擒曹叡而是苦劝曹叡撤往潼关,已经称得上是“忠臣良心”了。
真要惹急了。
那大不了也就是背负恶名,生擒曹叡换取富贵。
“今夜突围,撤往潼关。”
曹叡下达了这个命令后,只感觉浑身气力都被抽空了一般。
而左右文武皆是狂欢不已,纷纷自去准备突围事宜。
“今日之辱,来日孤若登临大统,必要十倍偿还!”曹叡暗暗发誓,眼中也闪过狠意。
忍常人所不能忍,方能成就非凡事。
是夜。
曹叡点起了城内兵马,又派力士抬上有腿疾的钟繇,夜开东门,准备沿着渭水前往潼关。
长安至潼关三百余里,想要突围就不能携带太多的粮草辎重,需要带上干粮饮水轻装间行。
曹叡也不是养尊处优的纨绔公子,同样披甲策马持枪背弓,也有几分凛威。
能被曹操称赞的长孙,自然也非常人能比。
与此同时。
曹叡又派人在城内放火,焚粮仓、毁武库,纵弃长安,亦不留寸缕资敌。
比起昔日的刘璋,曹叡继承了曹操的狠辣,心更狠也更果断!
“必是曹叡要逃了!”
刘封当机立断,一面令人再去城下劝降,一面亲引两千步骑追击曹叡。
围三阙一除了让城内敌军不死战外,也是为了制造在城外伏击敌军或追击敌军的机会。
“是汉军追来了!”
一名魏军小校惊呼,随后扭头就跑。
曹叡亦是脸色大变,顾不得后军有没有跟上,拔马就走。
夜月微明。
火光照耀下的魏军,尽是惶惶而奔的脸色。
由于刘封引兵追杀,曹叡自长安调出的兵马大半都被冲散。
看着身后紧追不舍的汉军,曹叡更是心惶惶,就连有腿疾的钟繇也由被力士抬着走而改成骑马而奔了。
而身后。
依旧是一声声“曹叡休走”的喝喊声。
显然。
刘封并不打算放过曹叡。
钟繇先谋曹叡生路的原因,跟刘封要追杀曹叡的原因,本质也是相同的。
曹叡是曹丕几个儿子中最有皇帝才能的一个。
若曹叡死了,没了合格继承人的曹魏也就成了空架子了。
曹丕为了替能力不足的儿子扫清障碍,必会玩一些非常规抽象操作。
如此一来,又应了那句:友商都是XX。
“殿下,速换盔袍!”
眼见天快亮了,都没能摆脱刘封的追杀,钟繇当机立断,让曹叡将盔袍给一亲卫裨将走主路,曹叡则带上钟繇等亲信走小路迂回去潼关。
亲卫裨将也是忠臣,直接也不跑了,竟然直接依道设伏!
待得刘封追兵到来,这裨将更是大喝一声:“大魏太子曹叡在此,谁敢与孤决一死战!”
见“曹叡”求战,众人皆是看向了为首的刘封。
刘封眯眼眺望前方的“曹叡”,又眺望“曹叡”左右,不由蹙了蹙眉头。
但也只过了几个呼吸,刘封就直接取箭,将前方假冒“曹叡”的裨将射杀。
余众大惊。
这剧本不对啊!
哪怕殿下是假的,难道不应该上前单挑给个体面吗?
“留几个活口!”
冷冽的声音响起,显然刘封并不相信眼前自称“曹叡”的就是真曹叡。
真要有死战之心,又何必弃城而走?
逻辑上就不对。
果然。
这一审问,才知道曹叡已经走小路而逃了。
偏将鲁灼进言:“殿下,小路崎岖,暗箭难防,若有不慎,悔之晚矣。不如末将前往追敌,殿下先返回长安。”
刘封沉吟。
若是继续追击,且不提潼关是否会有人接应,万一张郃曹真又斜刺里杀出,那就不美了。
鲁灼是昔日跟着刘封在荆州雪中奋兵的年轻将领,也是刘封要重点培养的。
若因贪功而折了鲁灼,对刘封也是一大损失。
眼下关中大局将定,刘封也不想再生意外。
片刻后,刘封策马回身:“曹叡只有数人,想要藏身极为容易。诸将士追了一夜,也都疲乏了。不用贪功,同返长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