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又来书信(1 / 1)

又来书信

“锦儿,这些要退回去吗?”

宋二叔同样看出来了。

宋锦摇了摇头,“不必了,退回去一个闹不好会翻脸。权贵之家最重脸面。”

“那等日后寻到同等价值的再回送。”

“二叔考虑得很周到。”

宋锦觉得这样处置挺好。

宋二叔又语重心长道:“只是锦儿呀,长公主和驸马爷在徽州,不管你和秦大人怎么样,按照礼数也该去拜见了。”

“锦儿明白。”

宋锦心情复杂地应道。

宋二叔没有提出要同去。

秦老大和李氏回来是为了祭拜逝者,宋锦这个“儿媳妇”过去,外人不会说什么。宋家人上赶着过去拜访,难免会招来闲话。

宋锦让家人帮忙抄医书,简单收拾东西便去黟县。

到达了黟县。

宋锦先去了药坊休息一晚。

次日一早出门,换上了素净的衣服,即是身上没有戴多余的首饰,仅是一根木质的发簪,化了遮掩的妆容,带上了宋二叔和银珑备好的礼品。

上了马车之前。

宋锦心里多了几分感慨。

前不久,她还想着这辈子不会再来秦家沟。

谁知道这么快又来了。

马车停在秦家大房的宅子前。

人尚未出车厢。

外面居然有人求见,说是秦驰有急信要给宋锦。

宋锦掀开车帘。

只见那人递来极小的竹管。宋锦识得这类小竹管,通常是绑在信鸽腿上,用来装信的小竹管。

宋锦从小竹管中空处,掏出一张卷起来的纸条,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小字。

很是熟悉的字体,应该是秦驰亲笔所写。

上面大概的意思,开始是向宋锦说明了宋父一事,坦然当初赫连楷和宴江南想要借此来威胁他,他去救人却是无功而返,后来京城局势尘埃落定,宋父的下落仍是未明。秦驰在信中为了曾经的隐瞒致歉,不求她的谅解,只希望她不要恨他。

末了又道李氏身子欠恙,希望宋锦暂且不要在李氏面前提和离之事。

避免刺激到李氏。

和离之事,等他归来会同李氏解释。

宋锦垂下眼影,不知在想着什么,只是动作很慢的卷起了纸条,塞回到了小竹筒内,再收入了袖袋。

面容冷肃的迈出车厢。

守在外面的官兵,看到宋锦过来,本来想挡着的,从里面快步出来的一个嬷嬷,上来向宋锦行礼,再亲自领着她去见李氏。

“锦儿回来了?”

李氏欢喜的向宋锦伸出手,把正想行礼的宋锦拉住,“自家人不需要多礼,跟以前那般即可。”

宋锦这才留意到李氏。

李氏的衣服朴素。

即便是朴素也不是往日可比,衣服的料子极好。

宋锦想开口叫人,又闭上了嘴。

李氏没有留意到她的异样,将她带回了屋子里,再把伺候的人打发了出去,于是跟宋锦唠叨了起来。

回来去祭拜过老刘氏。

李氏说本来想回京,是她想到宋锦可能会回来,便想多留几日,如今看来怕是要过年才能走,“在这里住着,最不耐烦的就是应付老宅。你公爹回来之后,心情就没有舒朗过,天天被他爹叫去四房,话里话外是想跟我们去京师,让你公爹给他养老。”

宋锦没想到秦老头厚脸皮到了这种程度,“有分家书在呢,您让公爹装傻糊弄过去就行了。”

“哈,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李氏正是这样让丈夫糊弄秦老头,“驰儿小时候,日子过得多艰难啊,也没见两个老的搭把手。不不,他们不仅没有搭把手。还要将我赚的血汗钱拿走一半……”

当初急需银子给儿子看病,由此可见李氏心里有多恨老刘氏。

李氏得知老刘氏死了当晚,破天荒的喝醉了,别人当她难过,只有她知道,她是高兴的。

这次陪丈夫回来一趟,仅是想跟过去的苦难告个别,因为这次离开之后,往后余生她不会再来徽州。或许李氏是真的开心,一直握着宋锦的手不放,如同压抑狠了的人突然得到发泄一般,倾诉着这些年秦家二老的种种不公。

宋锦回握着李氏的手。

不仅是寻常人过得难,明明出身尊贵,依旧是身不由己,半生艰辛。

“现在您终于是苦尽甘来。”

宋锦声音温柔的安慰。

实则上现在宋锦的心有些飘忽,过来的时候,想过和离一事,让李氏知道之后,她很可能会受到李氏的迁怒和刁难。毕竟,婆婆对儿媳妇再好也越不过亲儿子。

她怎么也没料到。

刚到这里就要听李氏诉苦。

过去那么多年,李氏不曾跟宋锦说过这些,如今恢复了身份,今非昔比了,对过往更该是避讳。偏偏李氏就这样跟她说了。

间接也说明了,李氏把宋锦当成可以信任的人。

这让宋锦心生惭愧。

几次想将和离一事说了,随即想起秦驰信中提到李氏身体不好,又只能将话咽了回去。

李氏忽然话音一转,提起到了宋家人,“你家人回来了,大家可好?”

“尚算可以。”

宋锦微微低头,敛眸轻声道,“唯有我父亲下落不明,有线索说最后是在京师失踪。”

“等我回去,让人帮你打听打听。”李氏当即说道。

宋锦出声道谢。

闲聊时,提到了徽州难民。

宋锦顺势将自己接下来的打算道出,“我想将宋家祖传的医学典籍公开,让更多人有机会学医救人。不过这些医书一般人不易懂,我想着能不能归结出一本普通病症的医学手册,把各种疾病的症状区别、治病的方子写清楚,让普通百姓只要识字便可读懂……”

“你这想法极好!”

李氏面上的笑容柔和,“碰到困难,尽管来寻我。”

“多谢殿下支持。”宋锦感激的起身,向李氏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李氏乐得咯咯笑,笑点了点宋锦,“你这孩子突然这般多礼了,好生令人不习惯。”

宋锦一本正经补充道:“草民是在替天下受益的百姓,感谢公主殿下的高义。”

“呵呵呵……”

此举又逗得李氏大乐。

当是宋锦这个儿媳妇在逗趣,却不知宋锦是怀着十二分真诚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