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这两个字近乎从他的脖颈中扯出,声音凄厉,宛若地狱中的魔鬼。
而今日长安城的夜晚却格外静谧。
喝退宫人与大臣们,周围静的让李隆基甚至能听见自己噗通噗通的心跳。
皎洁的月光洒在太极宫的琉璃瓦上,泛起一层银色的光晕。
宫灯摇曳,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映照出李隆基那张略带扭曲的脸。
“你说的,是朕大唐的未来?”
李隆基从喉咙中艰难的挤出了这么几个字。
此刻的他与阶下那从容淡定的李白形成了鲜明对比。
明明在此之前,李隆基还是那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大唐之君,可现在听完了故事,一股难言的萧瑟离索竟落满他的身。
“是大唐的未来,可却并非陛下之大唐……而是,百姓之大唐!”
想到之前姜先生给自己描述的画面,李白的心中就难掩悲痛,声音都不自觉的提高了少许。
可现在对于李隆基而言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
哪里还有什么殿前失仪。
他完全沉寂在自己的世界中,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自己亲手缔造出的大唐盛世,最终又亲手毁在自己手中。
“不!这不可能,你妖言惑众!”
李隆基踉跄的从龙椅上走了下来,双目赤红,一把抓住李白的衣领,厉声询问。
这恐怖的模样吓了李白一跳。
但很快他又恢复了镇定。
他缓缓说道:“陛下不信?大唐的未来……恐怕并不如您所愿。”
“到底是为什么?”
李隆基的声音陡然提高,眼中闪过一丝不安。
他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自己从屠龙的勇者变成了恶龙。
明明当初从阿耶手中接过皇位,他励精图治,给自己定下宏伟目标,他希望自己能像祖宗李世民一般,成为天可汗的存在。
从登基以来,李隆基自问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他虽然不曾奢望能力压有史以来历代皇帝,却也有信心搏一搏那盛世明君之位。
可到头来……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成了万人唾弃的昏君?
这如何能信,他如何敢信?
李白叹了口气,继续说道:“陛下,开元盛世虽盛极一时,但天下之势,盛极必衰。
不久之后,自你宠信杨氏一族、安禄山等人,世道彻底变了。
岂不闻那长恨歌有言: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而后,安禄山史思明更是将起兵造反,大唐将陷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百姓流离失所,山河破碎,陛下您……也将被迫逃离长安,最终在孤独与悔恨中度过余生。”
一字一句,宛如钢针刺入李隆基的心中。
他放开了李白衣领,痛苦的捂住胸口。
那长恨歌中字字句句都是对他处以凌迟的刑罚。
可他还是抱着最后的希望。
李白不过一介诗人,他如何能懂这么多,莫非是巧言令色?
想到此处,李隆基眼中泛起一抹冷意。
“你……说安禄山造反,大唐生灵涂炭,就连朕也逃离了长安,有何凭证依据!”
李白看着李隆基的反应,眼中闪过一丝怜悯。
他轻声说道:“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未来之事,早已注定。”
“不!这不可能!”李隆基的声音近乎嘶吼,他的眼中充满了愤怒与恐惧。
“朕的大唐,朕的盛世,怎么可能毁于一旦!李白,你这是在妖言惑众!”
李白并未因李隆基的愤怒而退缩,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平静而深邃。
片刻后,他缓缓抬起手,掌心浮现出一道微弱的光芒。
那光芒逐渐扩大,最终化作一扇光门,门内隐约可见人影晃动。
“陛下若不信,不妨亲眼看看。”
李白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李隆基的目光被那光门吸引,心中的恐惧与好奇交织在一起。
他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迈步走向光门。
就在他靠近的瞬间,光门内突然走出数道身影。
为首之人,赫然是他的高祖父——唐高祖李渊!
“这……这怎么可能!”
李隆基瞪大了眼睛,身体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几步。
倒不是因为他认出了李渊的身份。
李隆基出生时,就连李治都未曾见过,遑论是李渊的。
真正惊到他的,是那近乎仙术……或者说,妖术的手段。
这太极宫中李隆基住了不知多少年,里面的每个物件都聊熟于心。
他敢肯定,在此之前,绝对没有什么光门存在。
更何况,里面居然还存了一道人影,这到底,是人是鬼!
李隆基喝到:“你是什么人!”
声音落下。
李渊身后,李世民(贞观、武德)、李建成等人也相继走出。
他们的目光冷峻,神情肃穆,仿佛从历史的尘埃中走出,带着无尽的威严与压迫感。
“孽障!你可知罪?”
李渊的声音低沉而威严,仿佛从九天之上传来。
他直接忽视了李隆基的疑问,用不容置疑的声音喝道。
“你……你们,你们是什么人?”
面对这突然出现的几人,李隆基难免慌乱手脚。
想要喊来人护驾,可本能间,他却觉得眼前这些人有些熟悉,冥冥中就像和他存在着什么关系一般。
李建成心善些,将众人的身份道出。
可在听完,李隆基的第一反应却是难以置信。
他将目光投向李白。
这是在这空荡太极宫中,李隆基为数不多的安全感。
可迎着他的目光,李白却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答案,呼之欲出了。
眼前几人,真的是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两个太宗,和那死于玄武门之变中的太子李建成!
李隆基浑身一颤,双腿一软,险些跪倒在地。他的声音颤抖着:“高祖……真的是你们?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上前一步,目光如刀般锋利:“李隆基!你虽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晚年昏庸,宠信奸佞,致使天下大乱。
你可知道,因为你的一时糊涂,大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李建成也冷冷开口:“不错,你可知安史之乱后,大唐将一蹶不振,最终走向灭亡?这一切,都是你的过错!”
李隆基的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与悔恨,仿佛被无数把利刃刺穿。他颤抖着说道:“不……这不是真的……朕……朕怎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