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第121章 囊漏贮中,善始善终(1 / 1)

万历明君 鹤招 818 字 10天前

122. 囊漏贮中,善始善终

朱翊钧摇头叹息,心中颇为感慨。

历史上的朱希忠,万历元年九月三十日病卒。

今日是七月十九,二者相去其实并不远,就算没有湖广这一遭,也是两个月的事了。

只不过,这二者中的君臣之谊,大不相同。寿终正寝,哪里比得过慷然赴死。

虽说有各取所需的成分,但……

即便千金买马骨,都不能亏待成国公府,又更何况是对自己有着莫大的臂助。

自登基前后,锦衣卫助自己控制内廷,压制两宫与高拱,到如今这位成国公因公殉职。

成国公府已经全然依附于自己,可谓浑然一体。

要是朱希忠身后哀荣都护不住,还怎么让人相信他口中的再起凌烟阁?

当初朱纨替世宗皇帝办事,深陷弹劾而自尽,甚至反攻倒算,牵连亲族,世宗皇帝却无动于衷。

直到事后五年,兵部尚书聂豹都还在阴阳怪气世宗——“律有明条,今闽浙势豪私造巨舟,与贼交易,稍一厉禁,怨讟朋兴,自巡抚朱纨不得其死,法网遂撤。”

你看,编制法网的人都不得其死,还让人怎么管闽浙势豪?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为此,朱翊钧自然不能让国公府还像历史上一样,朱希忠一死,就急转直下——朱希忠死的当年还追封王爵,。

待风波平息后,也不差安排去处。

至于新的锦衣卫都督……

先后代表皇室祭祀六十六次的大祭司朱希忠去世了,正该有新的大祭司接任,顺便接掌锦衣卫。

专宠一家一姓,可不是皇位的正确打开方式。

朱翊钧一边复盘,一边喝粥。

只听高仪再度开口道:“陛下,舍此之外,礼部那边,恐怕还有些妨碍。”

朱翊钧将粥咽下,看向高仪,不露声色:“前次廷议,朕不是同意让张四维入阁了,怎么还在闹别扭?”

高仪欲言又止。

张居正有些看不下去,无奈道:“张四维父亲张允龄勾结鞑靼,泄露军情,被宣大总督谭纶,以军法明正典刑。”

“此事,是不是陛下有意为之?”

朱翊钧连忙正色道:“先生何出此言?难道朕能指使张允龄故意触犯国法,勾引谭纶怒而杀人?”

他可没像高拱说的那样,派锦衣卫搞政治暗杀。

而是实打实地搜集罪证,让谭纶以军法诛杀。

这事光明正大,谁也说不出不是来。

传谭纶是朕指示的也就罢了,那张四维父亲触犯国法,总不能有人指使吧?

两名阁臣闻言,心里登时有数。

也得亏是王崇古跟杨博明事理,稳住了宣大局势,否则宣大登时就要乱起来。

也不知道皇帝为何这般抵触张四维,不惜做下此事——触犯国法,里通鞑靼而已,晋党不知道干了多少年了,如果说是义愤填膺,两人是不信的。

高仪更是两手一摊:“张尚书哀恸不已,无心政事,陛下还是将湖广的奏疏留中,待到张尚书回家丁忧后,再过礼部部议罢。”

张四维丧父哀恸,行事带着几分癫狂的味道,连内阁都不敢缨其锋芒。

也只能再等几天。

? ттkan? ¢ o

朱翊钧通情达理,颔首:“先生说的是,理当如此。”

谁让他开了天眼。

哪怕让晋党的马自强接礼部,入内阁,他都不会给张四维任何一点机会。

视财如命的王崇古、自视甚高的高拱、性格软弱的申时行……什么乡党、什么性格缺陷,朱翊钧都能容忍,唯独对于私心过重之辈,他是半点耐心没有。

中枢的班底,不这样慢慢提纯,怎么如臂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