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弹劾(1 / 1)

晚生恭候海公的弹劾

方逢时也脸色一变,他最担心的事出现了。

“元辅,我亲自去一趟。”

张居正想了想,虽然让吏部尚书亲自去一趟通州,有些大题小做。但现在是考成法的,自己和张居正就坐蜡了。

方逢时忐忑不安地拱手行礼:“晚生见过海公。”

海瑞拱手回礼:“方部堂,宋都使。”

方逢时小心地问道:“海公昨晚也在这里?”

海瑞点点头:“是的,原本想着早点赶到通州驿站,好赶今天最早一班船,被耽搁了。”

方逢时继续说道:“凶徒居然敢在通州驿站放火,危及数百上千人,真是丧心病狂。晚生觉得没有人指使,一般人不会如此胆大包天。”

海瑞看着方逢时,目光炯炯,无比锐利,看得方逢时心里越发忐忑。

海公,我又不是幕后主使者,你这样盯着我看,人家发虚啊!

“老夫知道方部堂心里的意思,幕后主使者,最好是反对考成法的那些人。证据确凿,你和张太岳就能从此脱身,还能奋起反击,把考成法继续推行下去。”

海瑞的话让方逢时喏喏不知如何回答。

海公,你说话也太直了,这叫我如何回答?

海瑞转头看向宋公亮,“宋都使,锦衣卫查到相关证据吗?”

宋公亮摇了摇头:“回海公的话,没有。锦衣卫暂且只查到他们四人是受人指使,具体受谁指使,需要把带头的那人抓到,才可能水落石出。

不过依晚生多年办案的经验来看,幕后主使者如此谨慎,肯定不会在带头人那里留下什么蛛丝马迹。”

海瑞点点头:“有道理。方部堂,大明办案还是要讲证据的,不能空口无凭。”

他的逼格和咖位摆在那里,就算方逢时是吏部尚书,也不敢摆上官姿态,只能老老实实受教。

“海公教诲得极是。晚生身为吏部尚书,朝廷重臣,绝不会行那栽赃诬陷、挟嫌报复之事。”

方逢时现在只能祈祷,海瑞千万不要因为此事上奏弹劾自己和张居正。

他的弹劾奏章递上去,皇上也会为难,反对考成法的旧派官僚会备受鼓舞。后续的考成法推动,会遇到极大的阻力。

考成法是新政改革,杀伤力是一等一,自己和张元辅会被这份弹劾搞得焦头烂额,手忙脚乱。

“老夫要弹劾你们,除恶不尽,心存侥幸。年终考成不合格者,就该依章办事,直接免职,送回原籍。

非要心生什么不该有的怜悯,给这些不称职的混账一个改过的机会,送去支工支边,结果被贪官污吏的受害人伺机报复。

这些混账是罪有应得,却也殃及无辜!

归根结底,还是你们内阁和吏部执行考成法不坚决,左右顾盼!甚至连混在其中的蛀虫害虫也不见清理,只是免职了事。

老夫看,你们还得跟少府监学习,搞离职审查。不管是免职还是调任,离职就审计该员经手的财务,稽核此前办的事,审的案。”

方逢时看着海瑞,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样的弹劾,其实是在保护自己和张居正。

先是把通州驿站大案定了性—受害人对贪官污吏的报复,又借着弹劾训斥的机会,督促张居正和自己,快把考成法推行下去。

犯错的直接罢免,该追究责任的追究责任。

海瑞这一招更狠,更招人恨!

张居正和自己一旦执行,受害的官吏们会把一半的帐记在海瑞头上,等于是替他们分担了一半火力。

海瑞大声说道:“方逢时,你回去和张居正一起候着老夫的弹劾参奏吧!”

说完一甩袖子,扬长而去。

方逢时红着眼睛,对着海瑞的背影,拱手长揖,嘶哑着声音说道:“晚生方逢时,恭候海公的弹劾!”

宋公亮看着海瑞的背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海瑞回到住所,大声道:“我们做中午的船,老老实实赶路。”

舒友良问道:“不玩兵法了?”

海瑞大手一挥,“不玩了。”

“老爷,你是不想玩,还是玩不起?”

“玩不起?”

“老爷你玩不过别人。”

“混账,老爷是那样的人吗?”

海瑞想起驿站大案的重重内幕,还有自己下江南要办的那些事,不由地有些惆怅。

“老爷,你没事吧?”

“没事,只是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舒友良感兴趣了,“老爷,什么事?”

“这世上,事可以分好坏,人却难分善恶。”

舒友良摇了摇头:“太深奥,听不懂。

我只知道,老爷,我们得赶紧下江南,趁着价高,把那几箱子旧衣物卖了。

按照时新的说法,叫盘活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