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这案子我也背不动啊!(1 / 1)

这案子我也背不动啊!

万历元年二月初一凌晨群仙众神,天帝天尊下凡,祝贺皇上登极的神迹一幕,永远刻在了京师百万官庶军民们的心里。

从这一天开始,络绎不绝有百姓,拿着清香,到承天门或南华门,对着紫禁城和西苑,跪拜行礼,如同虔诚信徒去道观佛刹给三清和佛祖上香。

王遴在家里惶惶不可终日,背抄着手在书房里来回地走,嘴里念念有词,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时不时转头看一眼门口,期盼救星出现。

“老爷,”有管事匆匆跑到书房门口禀告。

王遴身子一定,转身迫不及待地问道:“高肃卿怎么说?”

“老爷,高老爷说他现在赋闲在家,无能为力!”

王遴的脸涨得通红,一把美髯气得都飞了起来,不顾斯文地破口大骂。

现在老夫有难,你却袖手旁观!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管事在一旁说道:“老爷,坊间传说,高老爷也得罪了皇上,被下令在家闭门思过,自身难保,恐怕真帮不上老爷什么忙!”

王遴恶狠狠地说道:“你知道个屁!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高肃卿再怎么也是先皇的老师。现在先皇尸骨未寒,皇上怎么好对他的老师下手?

肯定没事。只要高肃卿愿意与我们共为一体,老夫就可安枕无忧!”

他在房间里转了几圈,站住脚步问道:“昨天凌晨,你真的见到神迹了?”

“真的!”

一说起这事,管事就不困了,喋喋不休地说了起来。

“那场面是相当震撼,仙女、群仙众神,还有天帝天尊,浑身闪着金光,一一在云层里站立,对着紫禁城里的皇上打招呼。”

“不会是你眼花了吧。”

“老爷,我一个人可能眼花,可是京师五城百万军民,不可能都眼花吧。那天凌晨,动静那么大,除了像老爷你这样喝醉酒起不来的,城内城外的人都爬了起来,都看得真真的。”

王遴还是不愿相信:“真是群仙众神,天帝天尊?”

“老爷,街头梁道士,画神像京里有名的。他指天发誓,昨天凌晨下凡的群仙众神、天帝天尊,就跟画里活生生走出来的一样,真的分毫不差。”

王遴眉头一挑,眼睛一亮,像是抓到最大的把柄,“跟画里的一模一样?这就是最大的破绽。”

“老爷,怎么这是最大的破绽?”

“你不想啊,这世上谁见过神仙?

画像里的神仙都是画师们凭空想出来的。昨天凌晨下凡的群仙众神,跟画里的一样,不就是说有人拓印了画像里的画,再用什么妖法投到天上去了。”

“老爷,你这就不懂了。

画神像的画师,都是斋戒三月,诚心祭拜三月,然后单室静坐,天上的神仙降下天机,把神仙的样子投到画师的心里,这才能画出栩栩如生的神像来,大家一见,都觉得是真的,这就是神力。

下凡的神仙跟画像里的像,这才说明确实是真的。你说拓印了画像的画,再投到天上的,真有这样的手段,那跟神仙有什么区别?”

坚持自己信仰的管事在巴拉巴拉跟王遴争辩着,有门子急匆匆跑进来。

“老爷,锦衣卫的人来了。”

王遴腿一软,伸手扶住门,身子却不由自主地像根煮开的面条,瘫坐在地上。

果真是不成功便成仁啊!

管事和门子连忙上前去扶住他。

“老爷,你怎么了?”

王遴喏喏地还没来得及说话,一行人走了进来,带头的人拱手说道:“在下锦衣卫镇抚司京畿局百户伍百,奉命来请王遴王老爷去镇抚司问话。”

王遴已经被扶了起来,强做镇静地问道:“伍百户,何事唤本官?”

“王老爷,你已经被吏部暂时停职,现在还没资格自称本官。”伍百先纠正了王遴的一个错误,然后解释道:“王老爷,在下请你去镇抚司问话,是那些册子和揭帖的事。”

王遴愤然说道:“怎么了?国朝现在要以言获罪了吗?大明立朝两百年,还没有因为文字而下狱的,想不到我王某会成为,以及新的律法回答。

“王老爷,你在家里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没人管。

但是写了未经审批,擅自刊印,还发行各处,就违法了。

根据《刑律》,《文字出版管理条例》结成书册,写成揭帖,是一般文人常用手法。

还有些文人,满腹的文采装不住,拿着一支笔,无中生有、添油加醋地编故事,隐射某人。

故事越离奇香艳,百姓们越爱看,传播更广,影响也就越大,然后就可以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

陈世美就是这么来的。

偏偏这三本私版话本跟王遴私印的书册和揭帖,几乎同时出现,一南一北,好像商量好的遥相呼应。

王遴跟自己的关系,朝野又都知道。

不行,这件事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谁也不能栽赃给老夫!

宋公亮不慌不忙地说道:“这三本话本印刷精美,一般的私版印坊绝印不出这样的书来。天下能印出这么精美书的印坊也没有几家。

镇抚司找了经验丰富的印匠,经他们辨识,这三本书是用雕版印刷,而且技法是江南一派,能雕出这么好木版的,江南也不过十家。

于是镇抚司派专人南下,会同南京分局的人继续侦查。最后查到,这三本话本书,来自金陵印书局。”

高拱身子一弹,猛地站了起来,满脸惊恐地连连摆手:“不可能,这不可能啊!”

宋公亮继续说道:“高公,我们镇抚司的人已经把金陵印书局相关人员悉数抓捕归案。刻版木匠、印书匠,还有金陵印书局总办高文昌,高公的侄儿。

目前拿到的口供,高文昌一口咬定,他在某位书商的重金利诱下,一时贪婪,答应让金陵印书局的刻版匠和印书匠,帮书商印了这三本书。

他说自己收了三千块银圆后,什么事都不管,那三本书的样板都没见过,只是交代下面的人给印就好了。”

刚才一直没出声的王诚此时开口:“高公,金陵印书局以前是南京户部下属印书坊,专事印刷黄册、鱼鳞册,早年还印过宝钞。在江南印书行可排在前五。

南京户部被撤并后,该印书坊被剥离出来,直属户部,官督商办,成立了金陵印书局。生意大好,日进斗金。隆庆二年初,高公把你的侄儿高文昌安排去做了总办。

这两年,高文昌着实捞了不少钱,在新郑置办了五进的大宅院,还从秦淮河买了一位名妓做妾侍。这日子过得着实快活啊。

高公,贵侄正在押解回京的路上,等他回来,请好好劝一劝贵侄,赶紧把那位神秘的书商供出来。这案子,他背不动的!”

高拱额头上满是汗珠,一脸惊恐,呼吸急促,仿佛无形的双手抓住了脖子。

这件大案,我大侄子背不动,老夫也背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