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1 / 1)

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西山是以石景山为中心的京西山区。

地形西北高东南低。

北部为连绵起伏的山地,属太行山北端余脉向平原的延伸部分,有克勤峪(曾称荐福山)、天泰山、翠微山、青龙山、虎头山等山峰四十余座。

中部和南部为永定河冲积形成的微倾斜平原,有海拔两百米以下的石景山、金顶山、老山、八宝山等残丘横亘其间。

它西边背靠桑干河,到卢沟桥以下分流为卢沟河和清河。桑干河是北京城重要的水源,几条水渠直通北京城,环绕诸门,以为护城河。

西山石景山以南,地势平坦,修筑了连绵数十里的军营和房屋,其中有一处广阔的校场,长四里,宽两里,能容数万人。

校场中间有一高台,朱翊钧站在台上,头戴白边圆檐帽,身穿翻领长身大衣,金丝绣花,腰扎白色皮带,长裤扎在高帮羊皮靴里。

军装原本是红边,因为是国丧期间,全部改为白边,做了修改。

身边站着胡宗宪、戚继光和十几位将领,穿着差不多的新式戎装,只是相比之下,朱翊钧的军装更加华丽。

肩章和臂章也不一样。

朱翊钧的肩章上没有标识军阶的花纹底金星,只是一条翱翔的金龙。臂章也没有区别军种的刀枪、战马、船舵船锚等标识,只是一条团龙。

胡宗宪臂章是一只飞翔的朱雀,肩章是仙鹤,意寓军中文职。

戚继光臂章是一只麒麟,意寓军中高级武职,超越军种。肩章团花纹三颗五角金星,一颗大,两颗小。意寓军阶为镇国上将军。

成熟的观众一看就知道,这新式戎装融合了二战德军和苏军的制式。

乐声响起,乐队先行。

长铜号、小军鼓是从葡萄牙人那里传过来的,再加上长笛和特制的铜军号,六十人,全是清河士官学校的少年。

身穿藏青色的新式戎装大衣,戴着白边圆檐帽,排成六排,跟在一位举着大明竖军旗的军官后面,哐哐咚咚,奏着慷慨激昂、富有节奏的乐曲,迈着整齐的步伐,仰着头,气宇轩昂地走了过来。

走过高台后向右一转,在高台的右边停下来,继续演奏军乐。

接着走过来的是洪武军事学院的学院方队。

全是校尉以上中级军官,一百人,穿着灰色的陆军军装大衣,戴着圆檐帽和白手套,配着指挥刀,排成十行十列的方阵,前面有两位军官带队,踩着军乐队演奏军乐的节奏走了过来。

上半身几乎不动,双手垂放两边,只是两条腿迈着整齐的步伐。

走到高台前,齐刷刷向右看齐,昂着头向高台的朱翊钧等人行是注目礼。

接着是西山军官学院,清河士官学校的军官和士官学员方阵。

有所区别。

羽林军是两把火枪交叉上方有一根羽毛,控鹤军是交叉火枪上一只飞鹤。

是上方船锚,下方火枪。

陆战营是坐船上岸作战,必定船停落锚,再扛着枪进攻。

是船舵,对于海军水师来说,圆圆的船舵最重要。

他们也都扛着上了刺刀的滑膛枪,迈着整齐的步伐,主打的气势跟其它方阵一样,都是气吞山河。下水是龙,上岸是虎。

这是大明,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新式阅兵,极具纪念意义。

朱翊钧接着又去宗藩、勋贵那边向诸位表示慰问,感谢他们在百忙中抽空前来参加这次阅兵式。

最后去到国子监、一念公学代表那一席。

朱翊钧经常去国子监和一念公学讲课,与这些学子都非常熟络。

接受了他们的拱手长揖行礼后,朱翊钧举着酒杯,敬了他们一杯。

“诸位都感受到了,大明日新月异,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应该也明悟到,我们正在经历千年历史之大变局。

我们现在不仅要举目看大明,还要看更远的地方。我们会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是那样的广袤巨大。

西夷人扬帆万里,遍及世界。我们大明岂能甘于落后?我们要奋发直追,而你们将是创造历史的一群人。

你们不在拘泥于故纸堆里,而是放眼世界。你们将为大明开创一座座山峰,让子孙后代敬仰不已。

你们如同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终将把中华文明的光,照耀全世界。”

数百国子监和一念公学学子们,兴奋地高举双手,学着那些受阅官兵,高声欢呼着:“万岁!万岁!万岁!”

勉励一番后,朱翊钧找李明淳和沈万象单独谈话。

三人一前两后,慢慢走在林荫路上。

前后左右散布着上百位奉宸司的军校。

朱翊钧好奇地问道:“你们怎么来了西山?”

李明淳答道:“回皇上的话。最近京里有些动荡,那些酸儒,带着鼎德、文昌等书院的迂生学子们,借着天降异象的由头,时时上一念公学和国子监挑衅。

说我们学习的新学是异端邪说,诋圣毁儒,祸国殃民,遗毒万世,所以上苍降下异象,警示世人。

我们那听他们这一套,争着争着就文斗不行直接改武斗。

可是武斗吧那些酸儒迂生们又打不过我们。只是他们这次觉得老天爷给他们撑腰,气焰嚣张,屡败屡战,跟牛皮糖一样。

卓吾先生担心我们惹出更大的祸事,干脆把我们全部移到西山来,借了西山营房和西山军官学院的课堂,让我们到这里来讲课学习。”

“原来如此。子阳,千鹤,你们教学也教了两年,该换个地方历练。有没有想过去哪里?”

李明淳和沈万象对视一眼,拱手答道:“臣等不挑地方,陛下叫去哪里就去那里。”

朱翊钧想了想,“千鹤精通经济,擅于理财,就先去太仆寺。太仆正卿王汝观,是朝中理财大家,你好好跟他学一学。”

沈万象恭声应道:“臣遵旨!”

朱翊钧一指李明淳:“至于你李子阳,朕给你找了个好去处,去宣赞局!”

李明淳眼睛一亮:“宣赞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