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战况惨烈,一天之内接连阵亡三将军!(求订阅)(1 / 1)

娘子关战场激战正酣。

忻口一线同样是打的如火如荼。

在云中河阵地两岸,敌我双方反复争夺。

日军刚刚大举进攻,中国军队同一时间也发起了反击。

独立第三、第五旅及新编第四旅迎头便和日军主力部队撞上。

其中,新编第二旅二团团长梁鸿勋腰部和腿部中弹,负重伤。

二营营长覃连登和三营营长张学英阵亡。

全团的四名连长张振华、李登山、李明和王明亮阵亡之后。

接替的代理连长陈三缘,和徐鸿章也相继阵亡。

十二团代理团长李正元及该团的营、连长伤亡过半。

独立第五旅向日军占据的无名高地连续发起三次冲锋。

均未能够成功攻克。

组织第四次进攻之时。

旅长郑庭珍亲上前沿,日军的一颗子弹从他的右眼射入,后脑飞出。

郑旅长不幸阵亡,牺牲在了最前线。

郑庭珍将军。

十四集团军,独立第五旅旅长。

河南人,出身中医世家,但他并没有子承父业,而是选择了从军。

加入到了冯玉祥的队伍之中,开始戎马生涯。

奉命前往山西地区抗战。

部队途径河南、他打电话让家人来车站见面。

在车站站台上,一身戎装的郑庭珍跪向了年迈的老母磕头道别。

表示儿子此去奉命杀敌,鬼子不败,誓不生还。

郑旅长战死,一众官兵们没有时间悲痛。

反击依旧还要继续。

郝梦龄将军命令,六一四团团长李继程代理旅长职务。

而后。

日军忽然在南怀化阵地忽然增加了兵力。

地形狭窄,这样的战场不适合兵力展开。

于是李继程旅长指挥六一四团二营,六一五团三营,避开日军的攻击正面。

意图从左右夹攻。

然而,早有准备的日军,当即下令炮兵部队全力开火。

炮火瞬间覆盖了战场的左右两翼。

战至两小时后。

二营、三营近乎全员阵亡,所剩无几。

李继程也在前沿督战时阵亡。

当天,独立第五旅旅长再次换人。

由六一五团团长高增级代理。

独立第五旅的进攻连续受挫,军长郝梦龄将军焦灼万分,决定亲自上前沿督战。

部下阻止。

郝梦龄将军不肯,认为前沿血战的将士们需要看见他。

“今天的战斗,谁能坚持最后五分钟,谁就胜利!

你们要坚守阵地,就是剩下一兵一卒,也不能撤离”

说完。

郝梦龄将军带着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走向了那条通往独立第五旅的小道。

刚进入被敌人控制的危险路口。

即被占领烽火台沿制高点的日军发现。

四挺机枪疯狂扫射,郝将军身中十余弹,倒地身亡。

师长刘家麒不顾生死。

急救将军遗体,尚未离开此地,同样殉国。

时任第十四集团军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将军,是抗日战争爆发后阵亡的第一位军长。

殉国时,年仅三十九岁。

消息传至前敌总指挥部,二战区长官司令部。

一片哗然。

第九军中将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少将师长刘家麒,第五旅少将旅长郑廷珍。

在短时间内接连殉国。

阎老西身姿踉跄,力气似乎被抽空。

身旁参谋急忙搀扶才未摔倒。

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几岁一般。

“南怀化失守了!”

“那忻口一线不是全暴露在那里了,那太原,还有什么屏障啊!”

“主任~!”

“阎长官!”

“通令全军,夺回南怀化阵地者,赏五十万大洋!”

忻口各处阵地上,浓烟爆起,喊声震天。

日军飞机十数架轮番轰炸扫射,爆炸声震耳欲聋。

双方激战之时大批伤员溃败下来。

呻吟叫嚷,边走边骂:“鬼医生都死哪里去了,连个人影子都看不见!”

卫立煌没有丝毫的时间悲痛。

根据最新情报。

日军的支援部队将会在第十七日赶到。

他迅速命令第十四集团军参谋长郭寄峤接任第九军军长。

第一六一旅旅长孔繁瀛接替第五十四师师长。

指定第六十一军军长陈长捷统一指挥中央兵团继续作战。

而娘子关一线。

楚云飞所部也遭受到了开战以来的最大损失。

当日中午。

日军轰炸机部队二十多架,向乏驴岭一线往复轰炸数个小时。

投弹至少数百枚。

不仅如此,日军布置在后方的105毫米榴弹炮对山上阵地持续轰击。

打出了至少几百发的炮弹。

二营、四营连夜构筑的野战工事化为灰土。

全体将士在二营长吴自强、四营长卓天宇的指挥之下,浴血奋战,勉力支撑。

友军第三十师阵地被日军进出数次,也均被击溃。

三十师麾下一团长鲍流芳两次中弹,壮烈殉国,营长三名,相继负伤。

连长以下军官,全员战死。

楚云飞甚至不得不派出了一营三个步兵连支援一线。

维持战线,不至于一时间被日寇打垮。

当日军轰炸机离开之后。

楚云飞第一时间拿起了手中的电话。

“梁国平吗,我刚刚让孙铭给你送过去的地图看到没有?”

【看到了,旅座,请指示!】

“立即进行炮击,狠狠的轰他娘的。”

“是”

下完命令之后的楚云飞,转头看向了方立功:“立即组织担架队、卫生队,全部赶往一线抢救伤员。”

“另外,命令重迫击炮营,无需隐藏火力,全力开火!”

“是!”

方立功转身离开。

楚云飞坐在椅子上,侧头看向了一旁的孙铭:“帮我倒杯水。”

“是!”

呼~!

长舒一口气。

意识再度迅速进入到了作战地图之中。

此时的钱伯均率领的麾下部队,距离井陉城只有不到三公里的位置。

时间还早,若是顺利的话,今天晚上便可以返回。

因为无己方人员的在城中。

所以楚云飞无法切换视角,亦无法看清楚井陉城内的具体情况。

但。

俯瞰视角足以看到日军的兵牌。

以及地图内,井陉车站旁边的符号。

此时的井陉车站上面。

不仅有着代表车站的火车头字样。

还有着一个类似子弹一样的标志。

楚云飞猜测,这地方极大概率就是弹药库、亦或者是后勤枢纽。

端掉这里,摧毁敌军的弹药储备。

一定可以减轻正面防守的压力。

想到这里,楚云飞下意识的摩挲起了自己的手指。

钱伯均啊钱伯均。

你可千万别让老子失望!

我可是把手上最精锐的部队都交给你了!

此时。

乏驴岭前线。

吴子强、卓天宇两营的状态均不是很好。

日军的炮火、轰炸实在是太猛。

光是炮击和轰炸就造成了战士们足足近三分之一的伤亡。

防炮洞在105毫米榴弹炮的炮击之下,很快被摧毁了个干净。

特意加固的战壕,在航空炸弹的面前,宛如玩具一般脆弱。

即便是此前构筑的钢筋混凝土工事。

现在也被炸的破碎开来,水泥散落各地,钢筋也裸露出来。

正当战士们迅速抢救伤员、准备后撤之际。

日寇第七十八步兵联队的小鬼子们,猛然发起了冲锋。

战士们抬头一眼看了过去。

山坡之下,密密麻麻的日军。

兵力至少在两个中队以上。

“小鬼子上来了!”

“连长呢!”

“踏马的,管不了了,干小鬼子!”

“哒哒哒~!”

一时间,双方激烈交火。

二十四门六十毫米轻型迫击炮,以及12门82毫米迫击炮全力倾泻火力。

短短半个小时内,炸出去了近千发的炮弹。

然而,进攻的小鬼子们也知道这是最佳的机会。

双方死战不退,战斗愈发激烈。

攻守双方,伤亡均十分惨重。

“日你先人的小鬼子~~!”

战士们一边嘶吼着,一边狠狠地扣动扳机。

一连串的子弹精准的击穿了几头小鬼子的身躯。

下一秒,爆炸声响起。

“轰隆~!”

“轰隆!”

两颗掷弹筒榴弹打过来。

刚刚还在大发神威的机枪手转瞬间牺牲。

见晋造捷克式机枪并未损坏,不远处的战友尚未来不及悲痛。

迅速上前,同时大声问道:“弹药手,弹药手!”

“踏马的,耳朵聋了吗?”

一个老兵拉栓上弹的同时,怒骂了一句:“弹药手死了,别踏马的喊了!”

“操!”

这战士低头找到了弹药手。

那只找到了半截遗体,还被土堆掩埋在了战壕内。

强忍着愤怒和悲伤。

这战士迅速从弹药手拿半截遗体上面取下了弹匣。

拆卸后,安装在了晋造捷克式机枪的上面。

“操你姥姥的小鬼子~!!”

“哒哒哒哒~!”

此时。

日军75毫米山炮阵地之上。

这些小鬼们迅速调整角度,意图直射。

“快快滴~!瞄准支那山头上的重机枪阵地~!”

“本山上等兵,速度加快。”

“瞄准敌军火力点!”

常设师团的步兵联队。

下设炮兵大队,其中一个野炮中队、一个山炮中队。

分别装备的事九二式步兵炮,以及75毫米山炮。

这两款火炮。

都可以用于直射,火力很强。

“预备~”

小鬼子刚将炮弹塞入炮膛,下一秒。

炮弹划破天空的刺耳尖啸声传来。

“纳尼?”

“有炮击~!”

一群小鬼子茫然的抬头看向了天空。

此时的他们已经开始了怀疑人声。

这他妈的是怎么回事。

若是他们开炮之后暴露阵地位置。

敌军听过某些手段,例如声测。

侦测到了他们的位置和方向。

观察到炮口的火光,开始计时。

通过开火、而后炮弹落地爆炸的时间。

连同炮弹出膛的初速度。

再根据方位、计算出他们的大致位置。

随后,再呼叫大量的炮兵进行迅速反制。

这一系列的流程至少需要十五分钟以上的时间。

这也是正常的炮火反击流程。

而且命中率一般不高。

需要大量的炮火对当前区域覆盖才行。

在这种情况下。

哪怕是是他们撤离不及时。

也只能说明中国的炮兵优秀,他们也只能认倒霉。

可现在。

自己和麾下的这些士兵们还没有开炮。

中国军队的炮兵部队就已经开始向着他们招呼。

大量的炮弹就已经砸了过来。

这仗。

还能不能打下去了?

“迅速躲避,快快滴!!”

“不要管火炮了,迅速躲避~!”

在指挥官的命令下。

训练有素的小鬼子们放弃了撤离火炮和弹药。

迅速卧倒趴在了战壕之中。

嘴巴、心中念念有词,祈求着炮弹不要直接砸向自己。

一颗颗的炮弹如同雨点一般落下。

接连不断。

“草拟吗的小鬼子,炸死你们这帮狗娘养的!”

整片战场,整个山谷、乃至敌军阵地方向。

到处火光闪烁,爆炸声此起彼伏。

阵地一线的战士们,此时心情舒爽无比。

呆呆的站在原地,欣赏着那些被崩上天空,断臂缺腿,惨嚎不止的小鬼子们。

本章参考资料:

中国抗日将领牺牲录刘晨主编,团结出版社出版。

抗日战争-王树增-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日战争-中华史学会(1956版)

民国军事史-姜克夫-重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