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申学自然知道半导体领域的困难……要是不难他也就不来搞了。
简简单单就能做出来的东西,也没什么成就感,更不需要他来做啊。
“还有芯片生产领域里的所需要的其他设备以及材料,要多和仙女山控股那边进行联系,毕竟你们是使用单位的,对设备的要求该提就提,然后也能够给他们反馈更多的经验,帮助他们成长!”
“这芯片生产线啊,总归是要自己做的,现在这样不仅仅是几乎所有设备,连光刻胶,特殊气体等诸多耗材都要靠进口,稍微遇上一些风浪,这工厂就得停产了!”
”我们做这个半导体基础行业的,要有风险意识,要提前准备好备份方案,不能等外部风险到来之后才匆匆忙忙的搞!”
丁成军道:“徐董你放心,这些我都知道,一直也在推进设备和材料自主化,我们这边专门有个部门和仙女山那边维持联系,对设备和材料一起进行合作研发!”
“实际上海湾科技那边搞KRF光刻机的时候,我们就派了一百多人的技术团队过些协助,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想要短时间内完成高制程工艺的国产化不现实,我们的想法是先在公司里的一百多纳米工艺的生产线上,逐步实现国产化,但是即便也非常困难!”
“我们对国内的各类设备、原料、耗材进行了摸底,整个产业链条上的国产率非常低!”
“我们已经针对性的对各类关键设备以及耗材,和国内的各厂商进行接触,通过订单扶持以及部分战略投资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升级技术!”
“但是……任重而道远啊!”
徐申学道:“难度自然是有的,而且非常大,但是事在人为嘛!”
两人这在一旁聊着半导体产业链的时候,一旁的吴德义教授带着技术团队正在密切关注着这一次S200芯片的流片试验。
良久后,只有一步之遥。
感谢诸位的一路支持。
最后,现在就差几十个均订就能上精品了,这卡在临近3000的位置上,让人看了都难受。有没有不差钱又跳订了的兄弟补个订阅,助这书一臂之力早日拿到精品徽章! 不用打赏之类的,给个订阅就感激不尽了。
感激不尽……雨天我继续日万为报!
万分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