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还是缺乏想象力了,解决困难包在我身上(1 / 1)

接下来就是叙旧环节,基本上都是老范在说。

当然了,他为了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懂,也特意的用上了普通话,虽然不太标准,但是在场人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毕竟在场大多数人是都没有去过四川,之前方言虽然说过那边的生活,但是从本地人口中说出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视角上也和方言不一样。

甚至还能听到一些方言没说过的知青趣闻。

还有他们当地人是怎么看这些天南海北过来的知青的。

“那年辰的事哦,硬是像昨天一样。你们不晓得,当时我们那个地方,和方言他们一起,来了好大一帮知青,天南海北的腔调都有,东北老哥儿们裹着军大氅,张嘴就是“这旮瘩苞米茬子真硌牙”,上海姑娘裹着花头巾拎着雪花膏,见天儿念叨“阿拉要调回去。”,广东女娃儿说话像打机关枪……”

“第一天看到这些细皮嫩肉的城里娃,生产队长叼着烟杆直摆脑壳,说啥子:“龟儿子些,锄头都拿反了,种得出个锤子红苕!”结果没得三天,李家湾的上海知青王海川,硬是把队里那台锈了十年的手扶拖拉机修得突突响,队长眼睛瞪得比牛卵子还大……”

“最扯的是广东妹阿玲,头回下田插秧,被蚂蟥吓得尖叫,全村狗都跟到叫。当时老年人说:“城里女娃子娇气得很。”哪晓得转过天,阿玲用带来的的确良布给老人家些缝了件盘扣褂子,老太婆穿上赶场,逢人就显摆:“知青妹儿手巧得很嘛!”哈哈哈……”

老范嘴巴歇不住,就是一说到兴头上,普通话就开始走样了,变成了川普。

不过大家还是听得懂他讲的什么意思,也跟着笑了起来。

接着又聊了一些方言在那边插队的事儿。

老范倒是讲究,专门捡好听的说,甚至还故意美化一下,方言之前说过的一些事儿到了他嘴里再说一遍,那又是另外一个美化版本了。

方言说他记错了,他非说方言记错了。

管你是不是过目不忘,反正今天说啥都是你记错了。

方言也是哭笑不得。

接下来就是老范询问方言了,想知道他回来这段时间都干了啥,虽然方言上了很多回报纸,但是远在四川的老范他们还是知道的太少了。

不过介绍自己这活儿,方言还没开口,就被目前正在以方言为蓝本,作为主角的小老弟接过了活儿。

将方言的故事从头到尾,用给他旁观者的视角都说了一遍。

虽然还有很多东西小老弟都没说,但是依旧给老范听得一愣一愣的。

“不是……咱们今年开学后的课本也有你编写的?”老范有些不敢相信的,对着方言询问。

“嗯。”方言点点头。

老范和小彭两人面面相觑:“……”

这件事情在他们眼里有些没办法理解了,这都是什么操作啊?

现在他们对方言的实力,已经完全没有具体的概念了。

之前来的时候知道方言挺牛逼的。

不过这会儿听到小老弟说完后,他们才明白,原来他们想象力还是差远了。

眼前的这位,现在不止是全国高考最高,还已经在太医院了成为侨商唯一指定中医,中侨办的好帮手,大学教科书编写人,古籍修复专家,《华夏药典》副主编。

“哎呀,头有点晕!”老范捂着头揉了揉太阳穴。

“我也有点!”彭博也同样捂着头说道。

“也就是说,你开校过后,是教我们是吧?”老范缓过来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摇摇头:

“那倒是不会,我还是学生,跟你们都坐讲台下面。”

“你别被这些称号吓到了,我其实也有很多东西是不懂的,需要学习。”

听到方言的话,老范虽然感觉是方言在谦虚,不过心里还是稍微好受了点。

这时候小老弟对着老范问道:

“对了,范哥,您之前在家里学过中医?”

老范回过神来,对着小老弟回应道:

“学过,我家里有亲戚是道士,学过一些道医的东西,其他地方的中医我不太清楚,但是我们当地的中医大部分都是道医传承。”

“搭配一些家传的秘方,治一治病还是没问题的。”

小老弟听到秘方,当即表示道:

“那挺厉害的了!”

老范看了一眼方言,自己好像也就只能靠道医的医术和家传秘方,在方言面前站起来了。

听到这小子在回城之后,搞了这么多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事儿,老范实在有些难以接受。

莫非是这城里的中医术已经快失传了?

所以方言才能有如此成就?

但是仔细一想这也没道理。

只能在心里瞎猜。

一旁的彭博这时候对着方言说道:

“方哥,你还在协和上班啊?”

方言点点头回应道:

“对,不过只是暂时在那边上班,等到大学开学的时候还是要去学校上课的。”

他没说自己接下来会担任协和名誉中医科主任的事儿。

现在老范他们都一脸诧异的没办法接受,这要是知道这事儿,方言感觉老范能当场跳起来,用川普大喊“这个世界癫了吗?”

听到方言的回答,彭博对着老范说道:

“范哥,反正这段时间我们也没事儿,不如去协和看看方哥怎么治病的?”

“嗯?!”老范一怔。

他没有马上答应也没马上拒绝,而是看一下方言。

问道:

“这方便?”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可以啊,反正这几天上午,我在协和都有病人要看,你们要是想去瞧瞧的话,每天早上可以跟着一起去看诊。”

老范还是有些担心的说:

“那可是侨商,我们站在一旁,不好吧?”

方言对着他说:

“你穿个白大褂就行了,到时候人家管你是谁。”

“医院领导不会说你?”老范替方言考虑起来。

方言摇摇头说道:

“不会。”

老范微微皱起眉头,协和在他心里那可是名副其实的太医院。

怎么方言说的和他想的不太一样。

老范对着方言问道:

“协和管理这么松?”

他这会儿甚至怀疑,方言说的协和可能不是自己认为的那个协和,会不会是一个同名字或者同音的医院。

方言对着他说道:

“也不算松,只是应该没有你想象中的严格而已。”

老范蘸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了两个字:

“你确定是这个协和?”

方言哭笑不得点点头确认道:

“当然是了,出了这条街正对门就是协和大门。”

老范实在想不通,只得自己脑补一番,然后恍然大悟道:

“哦,那我明白了,是因为他们更加注重西医!”

“所以对中医这块儿就比较松!”

“……”方言无语。

不过倒是也懒得解释了,感觉自己越解释老范越是迷糊。

等到明天到了过后,他就明白了。

方言对着老范说道:

“反正明天你自己慢慢体会就清楚了。”

老范搓了搓手,还是有一些小期待的,毕竟怎么说也是太医院。

他问道:

“明天几点开工?”

方言对着老范说道:

“你们晚上就在我这里休息吧,明天早上和我一块儿过去就行了。”

老范忙道:

“哎呀,那怎么行!我们有住的地方,而且明天晚上还得点名呢。”

方言对他们问道:

“你们现在住啥地方?”

老范说道:

“学校的招待所,有个四川的老师专门负责接待,我们今天中午饭还是人家招待的。”

彭博也说道:

“对,还送了我们脸盆和暖水瓶,还有刷牙的牙膏牙刷。”

方言微微皱起眉头对他们问道:

“你们的户口迁移办了吗?”

老范说道:

“这不过年期间吗?一个个窗口都还没上班,就是招待所也是人家网开一面才让我们进去的,现在没办法办,我们出门现在都还带着介绍信呢。”

方言问道:

“那粮油关系证明也没办咯?”

要知道这东西没办成,学校每月定量的20斤粗粮票和10斤细粮票,就没办法拿到手,他们可不是方言这种能去首都重点单位随便蹭的人,人家是指着定量吃饭的。

老范浑不在意地摆摆手说道:

“没事儿,我们出发的时候带了至少30斤全国粮票和布票,够坚持到开学了。”

方言知道他是不想给自己添麻烦,不过自己当初可是答应过江油知青办的,于是他说道:

“行了,接下来的事儿,我帮你们办。”

“既然当初我答应了江油知青办,就肯定要做到,更何况你老范还是我老熟人。”

听到方言大包大揽的话,老范一脸懵逼:

“不是,人家都还没上班,你……你咋弄?”

没上班,不代表不能办嘛。

就像是这段时间,本来自己也该休假的,那还不是天天都忙活给人看病?

方言对着他们说道:

“这个你就别操心了,我去打个电话,待会儿应该就能给你们把事儿给办了。”

说着方言就站起身。

老范惊讶到:

“啊?待会儿?这么快?”

方言笑着说到:

“那不跟你开玩笑,怎么说我也是编教材的人嘛。”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