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给胡道虎找保镖,给大金儿子取名字(月票加更)(1 / 1)

方言算了一下今天过来拜年的客人,成年人和小孩儿加起来就是十三个。

再加上家里这十几口子人,这要是换做其他一般家庭,那别说客厅了,卧室里面都得安排人进去。

要不然完全就坐不下来。

也幸好这四合院的正厅挺大,要不然这么多人,能在家里挤着像是汽车里面排排坐都够呛。

这会儿已经到了午饭时间,方言家里也准备午饭。

在北方部分地区有大年初一不开火,吃除夕剩菜剩饭的说法,寓意年年有余。

但京城这边更明确的说法是过零点不动刀。

也就是大年三十吃完年夜饭开始剁馅、包饺子,过了零点则不能再动刀。

另外还有大年初一不能吃荤的习俗。

规矩就是大年初一早上吃的饺子必须是纯素食,馅里放木耳、蘑菇、粉丝等,还可以放姜,但不能放葱、蒜和韭菜,因为这几样虽不是肉,却算“荤”。

这方面是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保持身心“洁净”,远离疾病与不幸。

其实这都是流传了好多年的习俗了,到了现在已经简化不少了,有些地方能吃肉就不错了,还管你的初一十五。

就比如旧社会的时候旧俗大年初一拜年,仅限于男人,女人要等到正月初六才可以出门拜年的。

甚至在以前如果前去给别人家拜年,见到开门迎客的是家里的女人,也会被客人认为不吉利的。

民间还有植柏叶于门户,插芝麻秸于檐楹,剪金纸作蝴蝶戴在孩子的头上的传统,图的都是吉利。

然后昨晚放的那些鞭炮,落得红红的纸屑满地不打扫,这也是为了能够踩着如红花的它们出门,去给亲朋好友拜年才这样的说法。

此外还有,不说不吉之言,不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不吃稀饭和苦菜,谨慎用药,忌洗衣晾衣,忌打破物品,忌争吵打骂,忌睡懒觉,甚至忌别人掏自己口袋。

……

今天的午饭里为了照顾大家的口味,有荤有素,喜欢吃素的就吃素,不在意那么多规矩,想要吃荤菜的也可以吃荤菜。

男同胞们通常是无肉不欢,管他那么多规矩,自己又不信佛,有肉吃什么素?

猪肉白菜馅儿的饺子,过年前炸的丸子,还有方言特意做的几个卤菜,豆腐干,藕,海带,还有肉。

吃的大家不亦乐乎。

方言家里的饭菜总是那么让人印象深刻。

安东和索菲亚两个小毛子今天过来拜年提了一堆的礼物,这么多人里面,就他们两个礼物是最多的。

索菲亚是只直接也用车拉过来的,一个大纸箱子像是过来给超市送货似的,那么一堆东西方言放在家用不完,方言对着他们问道:

“你们下午还有其他事儿吗?”

安东和索菲亚正在吃着东西,抬起头来嘴里一边咀嚼,一边含糊的回应道:

“没。”

“师父有事儿?”

方言对着他们说道:

“下午开车去给你们师公拜年去,过几天他就要去四川拍戏了。”

“好!”两人立马点头,答应了下来。

方言想了想,对着一旁的赵正义也说道:

“正义下午也去。”

“嗯!”赵正义连连点头,师公还是和他挺亲热的。

方言转头看向正在一个劲吃卤菜的胡道虎,对着他问道:

“对了,师弟,师父他们家今天拜年的客人是不是有些多?”

老胡比方言大十九岁,方言叫他师弟,不光是方言自己觉得怪,其他人也感觉有些怪,虽然事实上他也没喊错。

不过胡道虎倒是没觉得有啥,他放下筷子说道:

“那不是有些多,是特别多,我过去还是算比较早的,家里就已经快要坐不下了,本来他留我在那边吃饭的,我看实在挤不下,就赶紧告辞回来了。”

“下午你过去,我估计人更多。”

方言点点头说道:

“没事儿,我就拜个年就走。”

这时候方言对着贾大鹏问道:

“对了大鹏,最近同仁堂怎样?”

贾大鹏听到方言问他,忙放下手里的筷子,说道:

“嗐,清闲的很,根本没有您在的时候的热闹劲儿了,现在一整天都没几个人来,就算是来的也是买药的,没有一个是看病的,过完年后,他们看诊的两位老先生都打算不干了。”

“说是每天一个人都没有,守着店里拿工资,他们感觉心里没劲儿。”

“甚至老崔和老李据说都在申请调走了。”

方言听到李传武和崔长寿也要申请走人,问道:

“他们又咋了?”

“说是现在门店挺安全的,没啥好守的。”贾大鹏说道。

现在他也是挺蛋疼的,本来以为当上店长就万事大吉了,结果没想到现在这店长当的是一点意思都没有。

还不如当时跟着方言呢。

方言却在思考别的事儿。

想了一会儿后,他转过头来对着胡道虎说道:

“这两人身手不错,要不……胡师弟你去把人给申请过来当一下保镖吧?”

“嗯?什么人?”胡道虎一怔,有些没明白。

方言对着他说道:

“以前我们同仁堂负责安保的,身手不错,一个天津的八极拳传人,一个山东太极螳螂的传人。”

胡道虎听到后放下筷子,擦了擦嘴,仔细思考一下后,他做了个钻拳的手势:

“他们能像你那样……”

意思就是方言那天演示那样的杀伤力。

方言说道:

“应该没问题,都是从小练的高手。”

“好啊!”胡道虎眼前一亮。

转过头来看向贾大鹏,说道:

“贾店长……”

贾大鹏也知道眼前这位是侨商,忙说道:

“胡哥……您叫我小贾或者大鹏就行了。”

胡道虎也没客气,说道:

“那大鹏,麻烦您帮忙问问那两位,要是他们愿意过来跟我十个月,我就去找中侨办申请一下,让他们调过来,就说……除了上级给的,我私下每个人再给他们一部分。”

“金额……肯定会让他们满意的。”

贾大鹏当个中间人,能够卖胡道虎一个面子,他当然是愿意了,当即就答应道:

“好!我下午就去和他们联系。”

这时候一旁的陈楷歌闻到了八卦的味道,立马问道:

“胡哥您在咱们这里,还要保镖啊?”

胡道虎看向陈楷歌,知道这位是方言家里的半个亲戚,而且老爹还是国内的大导演,对他的问题倒是也不以为忤,笑着说道:

“这不是为了保险嘛,我们两口子好不容易怀上一个,小心一些终归是没有大错的。”

陈楷歌点点头:

“明白明白……”

这时候陈楷歌看向方言,对着他说道:

“对了,方哥,小李他们元旦就出去了,这什么时候回来啊?”

这时候一旁没有开口的大舅哥也说道:

“就是,我都好久没看到他了。”

上次小李给他赚了那么的私房钱,让他是记忆犹新啊,元旦节小李就出国去打比赛了,结果现在都还没回来。

现在大舅哥已经开始想念给他赚了一大笔钱的小李了。

方言听到他们的问题后,摇摇头说道:

“这个你们还真把我给问倒了,他走的时候也没说具体什么时候才回来,下午我去师父那边,看看能不能遇到我师兄,要是遇到了我就帮你们问问。”

两人这才点点头。

然后又聊起了其他事儿。

饭桌上大家聊的热火朝天的,唯有大金和他媳妇儿有点格格不入,主要是大金本来起点就低,现在从外边跑了一圈回来,心态上也有些变化,特别是在发现方言一句话就让花蛇被抓了后。

大金也感觉捞偏门好像不是个事儿,随时可能被收拾。

加上现在小弟们都跟着他另外一个兄弟混的很好,他回来后也不太想干了,加上自家老婆又给他生了个儿子,家里弟弟严华还考上了大学。

大金想改邪归正,今天过来拜年,又是想找方言给指条明路。

只不过好久不见,方言这个贵人现在是更加贵气逼人了,搞得他心里有些惴惴不安,生怕惹的方言不高兴。

不过方言这时候却主动对着大金说起话来,对着他问道::

“大金,你们家孩子取名字的事儿,现在还没落实吗?”

大金听到后,赶忙说道:

“方哥,这不……等着您给取的个名字嘛,这孩子当时的命是你救下来的,他和您有缘分。”

方言听到后笑着说道:

“这都快四个月大了吧?”

大金媳妇儿说道:

“对,您好记性,这孩子还有几天都满四个月了。”

方言想了想,看了一下那襁褓里的孩子,对着大金他们两口子说道:

“这事儿之前本来我是不想答应的,想着大金自己都没取,我取算个什么事儿,不过现在大金回来,也愿意让我帮忙取名字,那我就帮忙给想一个名字,不过采纳不采纳,还是看你们自己。”

听到方言的话,大金说道:

“嗐,我们就等着您给孩子取呢,只要是您取得就行。”

他媳妇儿也连连点头。

方言想了一下后就说道:

“要不,就叫敬亭吧?”

一旁小老弟接过话茬问道:

“取自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方言对着他点点头说道:

“对,这里的“敬”有敬重、恭敬之意,体现一种谦逊的态度;“亭”有挺拔、耸立之态,也可象征正直的品格。取这两个字,寓意这个男孩为人恭敬有礼,品德正直,且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听到方言这话,大金和他媳妇儿小学水平,自然是有些懵逼。

他们嘀咕道:

“敬亭……严敬亭,听起来还挺好听啊……”

小老弟见状,就开始分析到:

“这个名字挺好的,“严”为阳平声调,“敬”是去声,“亭”为阳平,平仄相间,念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声调起伏自然流畅,无论是日常呼唤还是在正式场合被提及,都能给人留下清晰且深刻的印象。”

“另外从字形上,“严”字简洁大方,“敬”字结构规整,“亭”字形态优美,三个字搭配在一起,疏密得当,书写起来美观协调,给人一种视觉上的舒适感,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形式美。”

“最后“严”作为姓氏,本来就给人一种沉稳、庄重的感觉,与“敬亭”二字搭配,相得益彰,给人一种文雅且富有内涵的感觉,仿佛描绘出一个气质不凡、品德高尚、内心宁静的形象,光是听着名字,就让人不禁心生好感……”

小老弟最近写东西多了,小词儿一套套的。

听到他这么说了过后,其他人也纷纷点头附和道:

“严敬亭确实挺好听的!”

“不错不错,这名字取自古诗里,和严姓连在一起很有味道。”

“一听就感觉是个好名字。”

听到众人都怎么说了,大金和他媳妇儿那还能说别的,当即就点头说道:

“那就叫严敬亭!”

PS:月票又多了100,更完这章还欠大家88000字。

下午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