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刺头对刺头,老兵冻伤脱疽(新年快乐)(1 / 1)

今天白班接班人是邓南星和谢国莱。

现在虽然老周一家人已经在早上六点半坐飞机飞广州了,但是医院这边的24小时值班制度,还暂时没有改变。

主要是接下来马上又会来一波治病的侨商。

所以这个制度暂时就没有改变。

方言在交接班的时候介绍了一下加入的两位跟班。

“新来的助理。”

张延昌和杨景翔上来和众人都打过招呼。

大家其实还挺高兴,看来又要分出一个班了,那样的话就是四班两倒,休息时间就更多了。

邓南星忍不住问道:

“方哥,四班两倒有戏?”

“暂时不参与到班。”方言给他们泼了一瓢冷水,不过大家也不太失望,反正周兆琴走了,现在夜里也不用那么高度紧张了。

方言告诉所有人,只是让他们和大家打个招呼而已。

然后大家才明白过来,这是方哥新收的小弟。

“大家好,我是张延昌,我是从小学中医的,这次考上首都中医药大学,有幸认识方哥……”

“我叫杨景翔,考上首都中医药大学,上次校园开放日遇到了方哥,被他医术折服……”

两人自我介绍后,邓南星和谢国莱也明白过来,这是以后的同学啊。

虽然他们高考成绩好,但是论资排辈的话,还得往后稍稍。

谢国莱和邓南星跟方言的时间,可比他们两个要早的多。

邓南星压低声对着一旁的谢国莱说道:

“不过说起来方哥也是厉害,上次就做了个义诊的功夫直接就收下两个了。”

这话声音不大,但是也被张延昌和杨景翔听到了。

张延昌老老实实的没动作,杨景翔却盯着邓南星,眼神里有几分审视,还有几分挑衅。

邓南星眯起眼。他认得这种眼神,当年在邓氏医馆见过太多,世家子弟骨子里的倨傲,裹在看似规矩的样子下蠢蠢欲动。

早会结束之后,邓南星就对着杨景翔和张延昌说道:

“我叫邓南星,你们以后叫我星哥。”

说完又指了指谢国莱,说道:

“他叫谢国莱,以后叫老谢就行了。”

“……”杨景翔和张延昌看着邓南星,有些摸不透这小子的来历。

下意识纷纷看向方言。

方言指着邓南星说道:

“这位,广东中医世家的传人,萧承志就是在他族叔邓铁涛门下拜师学艺的。”

说完他看向老谢:

“这位……”

老谢当即就自己接过话茬,然后说道:

“我跟着方哥讨生活的,一切都听方哥的,和大家不一样,我是中药师从小学艺的那种。”

听到这话后,张延昌先对着两人招呼道:

“星哥,谢哥!”

邓南星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看向杨景翔。

作为一个老刺头,看到同类的时候,他自然就有感应。

杨景翔很明显就是个刺头。

邓南星对自己的直觉深信不疑。

杨景翔深吸一口气,对着两人招呼道:

“谢哥,星哥!”

对于老谢这种没有攻击性的人,杨景翔第一时间接受了,邓南星那样子他就很不服气了。

特别是知道他和萧承志那个屌人是一个门派的。

杨景翔就更是不爽了。

不过他又不敢在方言面前表现出来,只好后喊邓南星表示自己的不爽。

邓南星笑着对方言指了指张延昌和杨景翔,说道:

“方哥,这两个很有个性啊。”

方言闻出了他们之间的火药味,不过也没制止,以后人多了手下人这种情况自然会发生,只要控制在可控范围里,让他们斗斗也没事儿,他对着邓南星说道:

“可不要小看他们,今年成绩都是排前面的,而且都是中医世家出身的,都有自己拿手的绝活。”

邓南星耸了耸肩:

“高考考得好,又不代表医术就真牛,还是要上了场才知道。”

这时候杨景翔终于是憋不住了,他说道:

“星哥,有空咱们切磋一下?”

邓南星听到这话后笑着点点头:

“切磋?行啊,有空的话切磋切磋!”

方言冷眼旁观,看的出来两人气场一开始就不对付。

随后,方言带着新到的两人先去查房,让他们看了每个患者的医案,了解了之前的治疗手段。

杨景翔和张延昌都感觉长见识了。

特别是那个血管瘤的姑娘,从娘胎里到现在19年的血管瘤,简直就超过他们的认知。

还有疑似被自己家里人下药的侨胞夫妻。

他们怎么想都没想到,国外有钱人家里这么歹毒。

更加佩服方言抽丝剥茧将事情的本来面貌拼凑出来。

这要是他们,肯定还在想着是不是自己辩证错了。

只有方言才这么自信,确认肯定是其他地方有问题。

查完房,方言又带着他们两个去和院长打了个招呼,主要是现在院长是直接领导中医这块的,方言今天多少都该让他见一下新加入的人。

而且今天还多加了一个杨景翔。

肯定还是要和院长说清楚才行。

所以方言在来到院长办公室之后,就先让张延昌和杨景翔在外边等着,他去把杨景翔的事儿先给院长说一声。

院长果然和方言想的一样。

“既然是你介绍来的,还是中医世家,又是首都中医药大学招生的前几名,那直接和那个小张一样,直接转正就行了啊。”院长给方言的那就是的无限支持的态度。

方言告诉院长:

“这个是个刺头,我打算先晾他一段时间。”

听到方言这么说,院长就明白过来,笑着说道:

“行,那就按照你说的来。”

说罢院长又说道:

“对了,昨天奠基仪式后,又有不少人想过来找你看病……”

方言直接了当的说道:

“行,直接通知他们过来吧。”

院长听到后立马点头说道:

“有一个是咱们自己医院里昨天收的病人,我先让他过来。”

方言听到后有些诧异,问道:

“协和西医昨天收的,判断治不好他?”

院长说道:

“不是,昨晚上来的,他不愿意动手术,打听到了你的事儿,就要求我们换中医给他治疗。”

“我也是刚才听到他们骨科那边说的。”

“什么问题啊?”方言想到骨科,骨科不该送到罗老太太那边去才最好吗?

院长说道:

“冻伤,老伤了,是个老兵,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

方言听到是老兵,于是说道:

“那我直接去住院楼找他吧。”

院长说道:

“那行啊,就在……算了,我直接带你过去吧。”

说完他站起身就带着方言往外走。

方言叫上门口的张延昌和杨景翔:

“走,一块儿去看看。”

说完还对着他们介绍:

“这位是院长。”

张延昌从善如流,赶忙招呼道:

“院长好!我叫张延昌!”

杨景翔也依样画葫芦,赶忙喊道:

“院长你好,我叫杨景翔!”

院长分别看了一眼两人,然后点点头说道:

“好好跟着方大夫干,我看好你们的前途。”

两人听到这话连连点头。

不过又好奇去什么地方,于是对着方言小声询问。

方言告诉他们:

“去看病人,冻伤的。”

两人顿时一怔,这冻伤在北方还是比较常见的。

不过难度就不一样了。

冻伤早期,寒邪刚刚侵袭人体,气血凝滞尚未形成严重的病理改变,此时及时介入中医治疗,通过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等方法,能够迅速驱散寒邪,恢复气血运行,防止冻伤进一步发展,治疗难度较小,疗效也较为显著。

若冻伤未能及时治疗,病情拖延,寒邪深入,导致气血瘀滞日久,组织坏死,甚至出现全身症状,如寒战、发热、神疲乏力等,此时治疗既要清除坏死组织,又要调理全身气血,纠正脏腑功能失调,治疗难度大大增加,且可能会遗留局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这后面的一种,一般的人都不敢接,大多都是专门治疗冻伤的世家中医才敢接手。

不过既然送到协和来了,那这情况估计是不会太好了。

很快他们就在院长的带领下,来到了这边的住院大楼。

在这里见到了冻伤的患者。

这是一个五十左右的中年人,陪护的家属是一个四十几岁穿着军装的女兵。

这边负责的医生看到院长带着方言来了,就知道他们是来接手的来了。

当即就把病人的资料给了方言他们。

这位患者目前46岁,在1950年底,长津湖战役中冻伤双足,当时经过治疗痊愈,但是下肢经常性的凉痛,并且这几年冬天就会逐渐加重。

去年初的时候,在军区医院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但是治疗无效。

随后在去年9月的时候,不慎右足部大脚趾外伤后感染,在军区医院两次做截趾手术,目前疮口还没愈合,军区医院建议转院治疗,昨天听说这边侨商捐赠协和两栋楼的事,想来这边找方言试试,不过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所以就等到了现在。

昨晚初步判断这个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也就是中医说的脱疽,主要是指四肢末端坏死,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脱骨疽。

方言了解情况后,来到患者的身边,开始查看他脚上的伤口。

发现大脚趾骨露出疮面,肉芽不鲜,脓液不多,周围的皮肤红紫色。

西医的判断没有错。

这就是脱疽,不过他这情况还真是有些严重了。

方言闻到一股子腐烂的味道。

张延昌和杨景翔这会儿也皱起眉头看着眼前这令人发毛的疮口,发现果然是最坏的情况。

这时候老兵看到几个人的表情,于是对着方言问道:

“方大夫,我这个……您能治不?”

方言看了他一眼,说道:

“放心,好治。”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明天白天还有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