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猛药《增液承气汤》, 徒弟给师父插管子(新年快乐)(1 / 1)

人群听到这声音,立马就让开了一条路来。

然后就见到一个医生在前面开道,后面跟着个护士端着一碗黄黄的汤药。

那味道光是闻着就感觉一股子苦味扑面而来。

等药端到方言他们面前的时候,柳医生的徒弟对着方言问道:

“这是什么药?有黄连吗?”

方言听到他这么问,就知道这位好奇宝宝是想让自己解释下用药思路。

他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就说道:

“没有,这个方子里面有大黄,所以才是这个味道。”

“这个方子的名字叫增液承气汤,出自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里面有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生地、元参、麦冬。”

方言说完后看到一群人露出茫然的眼神,就知道自己还得讲两句,于是一边端起汤药,一边说道:

“大黄、芒硝是君药,大黄苦寒沉降,能泻热通便,荡涤胃肠实热积滞;芒硝咸寒,软坚润燥,可助大黄泻下通便,两者相伍,泻下之力颇强,可迅速排除肠道热结之邪。”

“枳实、厚朴是臣药,枳实苦辛微寒,行气消痞;厚朴苦辛温,行气除满,二药合用,能行气消胀,辅助大黄、芒硝推荡积滞下行。”

“生地、元参、麦冬是佐药,这三味药即增液汤的组成,具有滋阴增液的作用,能够补充肠道津液,使肠道得以濡润,有利于糟粕的排出,同时也可防止泻下太过而伤阴。”

“要不是柳大夫这情况危急,我也不会用这个方子,毕竟大黄在中药里通常被视为作用较为峻猛的药物,也就是常说的“猛药”,这药使用不当易伤脾胃阳气。”

“芒硝更是如此,一般都用在危急重症的治疗中。比如这次在治疗阳明腑实证时,与大黄等药物配伍,组成大承气汤等方剂,用于治疗邪热与燥屎内结于肠道,出现高热、神昏、谵语、腹胀痛拒按、大便不通等症状,能迅速泻下燥屎、荡涤实热,缓解病情。”

说话间方言已经来到柳医生的身边,中医科室过来的中医还是很有眼力见的,当即就上来帮忙扶柳医生起来。

柳医生的徒弟看到后,赶忙说道:

“我来!”

说着就上去帮忙将神志不清的柳医生搀扶着坐了起来。

方言上去两针落在颊车上,然后将柳医生的嘴单手打开。

“呕!”

这次是站在一旁的院长打了个干呕。

味儿确实太冲了。

方言他们这些人因为已经有预判,所以都屏息凝神,努力克制作呕的想法。

不过院长这一下,搞的周围好几个人都绷不住了。

“呕……”

“yue……”

“我的妈呀……呕……”

“柳医生……呕……这嘴比农村茅坑都臭……yue……”

周围全是此起彼伏的干呕声。

方言也是无语了,强忍着不适,端着碗放到柳医生嘴边,想要给他灌进去。

不过柳医生虽然属于半昏迷的状态,但是意识这块完全不能控制身体,方言试探了好几次后,也没办法让他喝下去。

这时候一旁的院长一边干呕,一边提醒道:

“我看……呕……用鼻饲法吧……呕,直接灌进胃里!”

方言听到这话后反应过来,对啊,这里是医院,他们家伙事儿齐全,比其他地方插鼻管可方便多了。

方言点头:

“好,插管子吧!”

院长指着柳医生的嘴:

“呕……赶紧给他关上!”

方言将柳医生的嘴关上后,周围的臭味终于淡了不少。

他强忍着不适,将柳医生放躺倒在床上。

这时候刚才屏息的人才开始大口大口的呼吸起来,院长走了过来,拍了拍柳医生的徒弟的肩膀,然后说道:

“小周,这是你们急救医生的拿手技术,上吧!”

小周听到后,先愣了一下,然后看了看自己师父,最后一咬牙点头道:

“好,我来给我师父插管!”

接着小周就开始了他的操作。

他招呼手下急救科的医护人员,让他们准备鼻饲法的物品。

不一会儿,一大堆的东西就准备好了。

效率确实是比同仁堂当时高。

小周熟练地将治疗盘放在床边桌上,方言看到盘内放着消毒好的胃管、镊子、纱布、液状石蜡、弯盘、胶布、夹子以及温度适宜(38-40℃)的鼻饲液。

方言微微皱起眉头,这年代的东西还是稍微有点落后,过程肯定不会太舒服,这玩意儿在后世有些医院里,已经有专门机器了。

接着,小周轻轻将他师父的头部偏向一侧,为其铺上治疗巾,防止操作过程中液体污染衣物和床铺。

随后小周拿起胃管,用镊子夹取少许液状石蜡,均匀地涂抹在胃管前端,以减少插管时的阻力。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一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另一手用镊子夹住胃管前段,沿柳医生一侧鼻孔缓缓插入。

当胃管插入至14-16cm,接近咽喉部时,小周轻轻转动胃管,发现转不动了。

他顿时脸色一僵。

实在没想到遇到这问题了。

他只能让自己镇定,轻声呼唤着:

“师父!师父!是我啊,您要是能听到,配合一下。”

虽然昏迷无法回应,但小周还是说道:

“师父,听到配合一下,做个吞咽动作!”

不过很显然柳医生没有反应。

小周开始使用他们西医的紧急处理方法。

他让人将柳医生翻面,然后让他头部稍向前倾,这样可使咽喉部通道更顺畅,有利于胃管通过。

这是一种常用手段,尤其是对于昏迷患者,由于其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减弱,头部前倾能帮助胃管更容易进入食管,避免误入气管。

但是老柳同志今天像是和徒弟杠上了,就是不行。

没办法小周只好把胃管抽出来,然后将胃管前端多涂抹一些液状石蜡,他这样做是确保胃管表面足够光滑,以减少插入时的摩擦力。

接着还用棉签蘸取少量液状石蜡或生理盐水,轻轻涂抹在患者鼻腔内,以减轻鼻腔黏膜对胃管的阻力,避免因鼻腔干燥等原因导致插管困难。

然后他又按照刚才的方式重新插了进去。

这次依旧被卡在了原来的位置。

顿时小周整个人都不好了。

方言见状摇摇头,对着小周说道:

“我来试试!”

小周有些不甘心,但是又无可奈何,只好点点头让出了位置。

这时候他发现其他人看他的眼神都有些怪异了。

他想解释这是特殊情况,但是好像又有些徒劳。

就在这时候,他已经看到方言接手,拿出银针,一针扎在患者鼻唇沟的上三分之一处,这是人中穴。

“柳医生现在能控制身体做吞咽吗?”方言对着半昏迷的柳医生问道。

后者没有反应。

方言当即就又是两针,落在患者左右手的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两寸的内关穴上面。

然后又问道:

“柳医生,现在可以控制身体做吞咽吗?”

这时候众人看到柳医生喉咙动了一下。

方言趁着这个时机,迅速而轻柔地将胃管推入,然后直至预定的45-55cm深度。

接着方言直接飘逸的将三根银针直接抽走,对着小周说道:

“行了,你来!”

小周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但是又没说出来,最后只能点点头走了过去,接手现在的情况。

方言将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小周则是接手开始进行鼻饲。

他先用注射器抽取少量温开水,缓慢注入胃管,以湿润胃管内壁,防止鼻饲液黏附。

随后,他将注射器与胃管连接,缓缓推动注射器活塞,将方言那碗增液承气汤,匀速注入胃内。

注入过程中,他时刻关注着患者的反应,同时控制着注入速度,避免过快引起师父的不适。

不过这次还好,师父还是比较给面子的。

鼻饲完毕,他再次抽取少量温开水,注入胃管,将胃管内残留的黄色中药液体冲洗干净,防止胃管堵塞。

最后,他用夹子夹住胃管末端,妥善固定,这后面还得继续用。

方言对着中医科室的人说道:

“回去继续煎药,过二十分钟送过来。”

后者点头,立马带着人就走了。

今天中医急救科的方大夫,急救西医急救科的柳主任,这事儿听着就好玩,要是还能真给人救回来,那可就更有意思了。

这时候方言对着小周说道:

“这个药喝进去后,待会儿柳医生会拉,场面会非常非常的狼藉,我建议你们准备一下。”

听到方言的提醒后,小周他们马上行动了起来。

周围的医护人员这时候被院长喊着去其他地方,只由他和方言留下来坐镇。

另外一边,小老弟带着正义小朋友也找了过来,刚才方言走的急,给他们两人丢在了沈老病房里,他们刚才也不好马上走,只能坐了一会儿才打听过来。

一进屋就闻到一股子臭气,不过还是来到方言身边,好奇的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方言简短的将事情说了一遍后,两人这才明白。

赵正义小朋友还是很兴奋的,急救他可没参与过,现在能看现成的了。

他还跑过去看了看柳医生,不过没几分钟就被臭回来了。

现在不知道怎么的,喝了方言的药过来,柳医生每次呼吸,都带着一股子臭气。

稍微隔得近一点就会被熏得几欲作呕。

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都如此这般模样,就更别说嗅觉更加灵敏一些的小孩子了。

方言告诉他们还有一会儿患者就要来大的,到时候更臭,让他们这会儿顶不住的话就赶紧走。

如果方言不说这句话,他们还真不一定会留在这里,但是说了过后了,两人好奇心就被勾了起来,这说什么都不走了,就要看着到底会发生什么情况。

说话间时间过了20分钟,第二碗药又端过来了。

PS:知道大家在守岁,所以这会儿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