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一桃杀三士,驱狼吞虎!(1 / 1)

赵玉忙的不可开交的同时。

大都皇城内的太后娘娘,日子也是不好过。

本以为几个王爷相互制衡,能让朝政暂且安稳一段时日,空出手好好治理一下动荡不已的天下。

可谁能想到呢,这几位爷的眼睛,只能看得到高高在上的皇位。

不顾大局斗的跟乌眼鸡似的。

就连从前颇有大局观的海山也被几个王爷卷着,身不由己。

倒是太后自己,因着女子的身份没被几个王爷放在眼里。

孤儿寡母,看着就柔弱可欺。

暂且从斗争漩涡脱身的太后,心情并没有变好。

她虽然有野心,热衷于权力。

可归根结底,她也是想效仿武则天,当个名留青史的女皇帝。

再次也做个吕雉刘娥之流。

而不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妖后。

所以,她是真的为眼下的朝野局势操碎了心。

眼看着朝廷连年多灾,而赵贼的起义军又日渐势大。

若是再不想办法剿灭,那贼子就要称霸南方了。

可朝又是这个样子。

虽然已经下令士绅可自行组建民团抵抗赵贼,并予以免税政策。

可昨日早朝,其中三王不知抽了什么疯,突然疯狂弹劾上奏,要求废除这条政令。

并严惩上这道折子的汉人大臣。

太后自是不允,如此朝令夕改视朝廷法令如何物?

更何况,她实在太清楚这帮人的尿性了。

不过是顾忌汉臣崛起,同时也担心此政令一旦产生效果,让小皇帝从此坐稳皇位。

更阴暗些想,这也未必不是海山转移注火力的计谋。

“哈刺哈孙,本宫是不是做错了。”

太后揉着额角,眼底闪过后悔之色。

“当初就不该顾忌什么狗屁名声,若当时将海山和这些混账们一杯毒酒赐死,或许如今也不会陷入此境地 。”

哈刺哈孙神色畅然:“太后娘娘并没有做错,若是海山和四王当真死了,其他诸王恐会群起而攻之。”

太后长叹口气。

知道哈刺哈孙说的不错,若是当真弄死那几个,恐怕场面会直接失控。

这就和大元的继承机制有关了。

既有立嫡,又有立贤,有父死子继,也有兄终弟及。

甚至叔死侄继,侄子死了叔叔继承也都是有的。

乱的那叫一个一塌糊涂。

每次的皇权更迭,都要经历一次巨大的动乱。

而太后的处置,无疑是大大减少了动乱的规模和可能。

却把自己弄到如今这等不尴不尬的位置。

“赵贼已经连续强攻广州半个多月了,这个图源手里白白握着二十万大军,却屡次向朝中求援。”

提起这个太后的火气就噌噌的往上冒。

“别以为本宫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这是帮他的主子海山保存实力呢。

说到这个,同为太后党的阿忽台也是面色铁青。

“娘娘,眼下最要紧的,是泉州军的事。”

提到这个哈刺哈孙也是面露不虞。

“海山和四王当真无耻,竟然上书要求调动泉州军救援广州,广州城坚马壮,哪里需要救援?”

“这分明是在打泉州兵权的主意。”

太后蹙着眉,她自然不可能同意如此荒唐的提议。

思索良久,最终还是决定用一用老法子。

一桃杀三士,驱狼吞虎。

于是翌日早朝。

皇帝突然下令,“朕自知年幼,社稷重器难以维系,幸而有赖七位辅政大臣共商国事,方免朕中之忧患。今为国计,特召诸位大臣:当今天灾频发,山河动荡,朕心甚痛,然朕力微,心有余而力不足。今特以赵贼之事为考,令诸位大臣,解朕燃眉之急者,可当首辅摄政大臣,统御群臣,以解天下百姓之难!”

文武百官直接惊掉了下巴。

首辅摄政大臣是什么概念。

这可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当今皇帝年幼,太后虽然临朝称制,可根基不稳。

谁若能当上这首辅摄政大臣,那这朝廷还不就是他的天下。

他日大权在握,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亦不远矣!

如此诱惑,纵然四王和海山都知道,这是太后为解决叛军而出的计谋,可谁又能受得住如此诱惑呢。

瞬时间,刚刚还勾连在一起的反太后五人组,瞬间分崩离析。

就连另外两个汉人大臣,那心里也是蠢蠢欲动。

一时间,众臣计策百出。

似乎一下子都开了窍一般,各种阴谋诡计,治国良策纷纷出现在太后的案上。

太后心中冷笑,这会儿一个个的,脑子倒是又找回来了?

一一翻阅,确认都是几个辅政大臣的手笔。

也不管其中政策有没有互相冲突,大笔一挥直接全部同意。

若真有什么问题,让他们自己争取便是。

反正都是有利于朝廷,有利于平叛的,她的目标已经达成了。

用来杀三士的桃子她给了,角斗台她也给他们都搭好了。

剩下的,就看这三士怎么表演了。

此刻,这位太后娘娘的政治手腕已然显露无疑。

文武百官,皇帝,权位,全都成了她手中的棋子。

而赵玉这个大元的大毒瘤,也被利用。

成了群臣相争的筏子。

能登上高位的,没一个是傻子。

不论这些王爷大臣平时表现出什么样子,背地里都是城府极深之辈。

被这么多势力惦记上,赵玉猥琐发育静待实际的计划也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忽然之间,汉军属地周围的元军纷纷开始一步步蚕食赵玉的生存空间。

铺天盖地的压力,重重的砸到了赵玉的头上。

而端坐在宫中的太后娘娘,却也并未放松,反而是暗中动作无数。

因为她无比的清楚,自己能捏着小皇帝稳稳的坐山观虎斗,一是因为她手快,果断的占了大义的名分。

二来,也是因为大都城门前她的妥协,让四王和海山对她放下了戒心,内心里觉得她这个深宫妇人,不过如此没什么威胁。

这才彼此之间斗的跟乌眼鸡似的。

可如今她已出手,这些人若还反应不过来,那就真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

赵贼之事一过,四王和海山一定会调转枪口齐齐对付她。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太后傲然站在宫城的最高处,手持佛珠,慈眉敛目,俯瞰着整座皇城。

举朝之力,赵贼结局已定,有了赵贼消耗五人的实力。

这鹿死谁手,必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