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
朱翊镠认为皇帝在钓鱼。
潞王朱翊镠最大的心愿就是混吃等死,而且通过跟万国美人厮混的荒唐事,成功的达成了这一目标,结果突然之间,皇帝陛下让他去监国,而且还在小手术之下,发起了烧,四肢无力。
朱翊镠不信。
朱翊镠固执的认为,皇帝陛下借着拔牙在下套,准备把野心家钓出来后,好安排南巡之事。
潞王不傻,他就是懒。
但是一见面,朱翊镠看着皇兄的脸色,还是吓了一跳,壮的跟头牛一样的陛下,真的病倒了,但朱翊镠依旧固执的认为皇帝在钓鱼,因为在朱翊镠看来,皇兄就是无敌的,从小到大,多少妖魔鬼怪,在皇帝手中灰飞烟灭。
面对数不清的危机,皇帝都会留下后手,在关键时刻逆转局势,朱翊镠坚信,哪怕是真的发热,也会有灵丹妙药去解救。
朱翊钧自己的事儿自己知道,他其实真的没有钓鱼,更没有给朝臣们设套,拔牙真的引起了发热,连大医官陈实功和李时珍,都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皇帝有气无力的挥了挥手,示意朱翊镠退下便是,他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
朱翊镠没有走,而是和戚继光一样守在了皇帝的病房之外,谁都能成为那条鱼,但不能是他朱翊镠。
朱翊钧躺在病榻之上,京城九门在京营的控制之下,所有人都胆战心惊的等待着,九门封闭,但是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偌大的京师,即便是九门封闭,必要的水食煤都要照常入京,那么消息就会如同长了翅膀一样传递四方。
张居正忧心忡忡的看向了解刳院的方向,而他身后是大明阁臣王国光和万士和,一直没有到文渊阁坐班的次辅王崇古,去了西山煤局,依旧在保证煤钢的生产。
王国光与万士和都清楚的知道一件事,一旦陛下的噩耗传来,那么张居正就是不篡位也不可能了。
无论是朱常治登基,还是朱翊镠登基,都改变不了这个结果,陛下在重病之际,就应该杀了张居正和戚继光,一如当初太祖高皇帝杀了蓝玉那般。
朱常治才三岁半,朱翊镠更是荒唐,没什么贤名,他们都控制不了张居正和戚继光。
陛下登基的时候十岁,那时候张居正也是初任首辅,不具备谋逆的条件,但现在不同了,现在张居正作为帝国首辅已经执掌大权十二年,而戚继光手中更是握有大明最精锐的京营锐卒。
哪怕是张居正和戚继光不想,但会有人逼着他们更进一步。
大明帝国在皇帝病重的时候,陷入了严重的危机,甚至是会有改朝换代的可能,英明的大明皇帝像流星闪过了苍穹,像烟花绚丽绽放后,转瞬即逝一样。
该怎么办?张居正完全不知道,这个做了十二年的首辅,面对这个情况,也是手足无措。
他之所以还在做首辅,是有信心陛下年轻,能熬老头,把他和戚继光通通熬走,在张居正的无数种谋算中,唯独没有大明缺少了陛下后,而且是英年早逝,该当何去何从。
张居正做过手术,他那时候颇为狼狈,但依旧挺了过来,以现在解刳院大医官的实力,小小的智齿而已,光陈实功本人都做了几百例,没有任何的意外。
“有一次,陛下在全楚会馆对我说,人生就是,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会先来。”张居正站的笔直的身影,忽然有些弯曲,他转过头对着王国光与万士和说道:“下章六部,照常做事就是。”
“陛下,自有天眷。”
张居正不信神佛,但这一刻,他也希望大明列祖列宗保佑,大明能够顺利挺过这一劫,生死大劫。
身在西山煤局的王崇古把自己的儿子王谦带到了西山煤局,王崇古主动退出了京堂,甚至连解刳院都没去,是因为他反贼出身,在城里就代表着危险,他主动离开,只是自保,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依靠西山煤局的工匠们,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王崇古太清楚了,现在的张居正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势,依托于陛下的偏爱和圣眷,张党的规模和数量在这十二年的时间里,已经形成了一股洪流,一旦陛下这個唯一的继承人龙驭上宾,这股洪流就不可阻挡。
“张居正是忠臣,这是毫无疑问的,他忠于万方黎民、忠于大明,忠于国朝,更忠于陛下,连挑关门弟子,都找了个那么丁点的熊廷弼,就是为了自己的势力,变成陛下的势力,不是熊廷弼文武双全,让张居正起了爱才之心,恐怕张居正绝对不会收徒。”王崇古歪着头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阴霾的天空,面色带着少有的惶恐。
“那咱们躲在西山煤局干什么?若是陛下真的龙驭上宾,爹不应该去拜见新帝吗?陛下圣旨是潞王殿下。”王谦有些疑惑的说道。
“你当陛下不在,潞王真的能登基吗?”王崇古反问道:“你当真张居正会同意?潞王登基,新政怎么办?”
“儿啊,你别忘了,官厂团造、工兵团营和均田役这三件事,是你爹我捣鼓出来的,咱们也是变法派,而且现在是我们在冲锋陷阵。”
“潞王不止一次表示过对新政的厌恶,那时候陛下还带着潞王殿下在文华殿听政的时候,潞王殿下不止一次认为,朝廷的变法是多此一举,无事生非。”
“潞王登基,负责盖章,能当个图章就不错了,指不定就当了海昏侯了。
当真以为这皇位是好坐的?朱翊镠亲眼目睹了皇兄从主少国疑到社稷之主的过程,他还是那个态度,这皇帝不当也罢!
当皇帝还能玩万国美人吗?想都不要想!“让你叫声哥都不肯!”朱翊钧说出了自己为何把朱翊镠单独留下的原因,这家伙在这种情况下,依旧不肯承担一点责任!“君臣有别。”朱翊镠一脸理所当然,仗着皇帝亲弟弟的身份胡作非为,皇帝绝对不会宽宥他,反而会严惩不贷!朱翊镠大婚之后,就知道,当年那个带着鼻涕虫跟在陛下身后的弟弟,只能是潞王了。
“唉,走吧,回去睡吧,也熬了一夜了。”朱翊钧看着朱翊镠通红的眼眶,气也消了,摆了摆手,示意朱翊镠回去补觉去就是。
“臣弟遵旨。”朱翊镠如一阵风一样的溜了。
“去把奏疏拿来,昨天和今天的。”朱翊钧用膳之前,让冯保去取奏疏,他还要在解刳院再观察观察,自然是把奏疏拿来,奏疏不过夜,应批尽批,也是朱翊钧的承诺。
“皇帝!”李太后终于忍不住了,大声的说道:“儿啊,你不是铁打的,歇几天,大明亡不了!”
李太后本就爱哭,这皇帝拔牙之后开始发热,李太后都快哭一天了,这好不容易好起来了,这还没用膳,就想着那些个奏疏,那些个国事。
“娘亲,朕就是拔个牙,出了点小意外而已,这不过去了?朕也已经退烧了,现在,朕觉得自己一拳可以打死一头牛!当然,得先吃饱。”朱翊钧乐呵呵的说道,伤口还是有点疼,这一笑牵扯到了伤口,又有点疼。
“由你,由你。”李太后见说服不了,摆了摆手,和陈太后一道回通和宫了。
“朕怎么挺过来的?”朱翊用了膳之后,有些好奇,解刳院的大医官是不是有什么灵丹妙药,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要挂了。
“陛下这里面自然有用药的原因。陈芥菜卤,就是培养陈芥的青霉,解刳院也不是光领陛下的俸禄不干活,由陈芥菜卤开始的青霉选育已经进行到)青霉素很霸道,可以治疗不治之症的肺痨。
“陛下对陈卤水不过敏,哪怕是过敏也没关系,解刳院还有另外一种,大蒜陈卤水,这也是备选方案之一。”李时珍拿出了另外一个小瓶子。
解刳院真的是做了充足的准备,但还是发生了意外。
李时珍继续说道:“用药是一部分,还有原因就是,陛下这身子骨硬朗,臣之前跟陛下讲过人的杀青,就是多次剧烈运动之下,体温会短暂升高到40°以上,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植物,都是用进废退,用的多就好用,废止就退化。”
人有抗病能力,有的人会在瘟疫中很快的恢复,但有的人不会,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多运动绝不是坏事,陛下这身子骨,壮的跟头牛一样,这是十岁到二十二岁,十二年如一日的积累,长期高强度的运动,让陛下的抗病力,在反复的杀青中,得到了增强。
“陛下身体里有很多训练有素的京营锐卒,北虏可能趁其不备突破关隘袭扰,但一旦锐卒们反应过来,这些虏寇必死无疑。”李时珍试图让自己的话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致病的小虫子可能一时占据了上风,但只要让陛下缓过劲儿来,挺过来,就真的挺过来了。
“这个陈卤水产量如何?”朱翊钧看着面前两个小瓶子,好奇的问道。
“一人一日使用计量为一单位,一年只能生产四千单位,这个产量很低,也就是京城能用一用,无法惠及万民。”李时珍极为遗憾的说道,好用,但产量稀缺到还是只能专用于皇室、大臣、武勋,甚至无法用于京营。
“需要寻找一种高产量的菌株。”陈实功介绍了下困局,有了显微镜之后,大明已经踹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就像兔子有不同品种一样,产生陈卤水的菌株也有不同的品种,解刳院还在寻找高产量的菌株。
目前的进度并不乐观。
“没事,一点点来,今天不行,十年后可以,十年后不行,就是五十年,一百年,最终都是可以办到的,中间可能会有些曲折,但一定能做到。”朱翊钧笑着说道。
黎牙实就是纯纯放屁,什么狗屁的高道德劣势,高道德是优势!
对历史负责就是高道德的产物之一,是泰西永生永世都无法得到的宝贵财富!
李时珍说道:“陛下,大明就是人,倭国就是菌株,相比较大明的稳定,倭国就非常不稳定,番邦小国也是如此,因为突变和偶然会不断发生,这是规模导致的结果。”
“菌株相比较人这个庞大的系统而言,更容易突变,我们在用砷,也就是砒霜,在诱变菌株,取得了一些成果。”
陛下是个政治家,当之无愧的政治家,所以李时珍在解释一些问题的时候,为了方便陛下理解,所以才如此解读。
“额,朕不太懂,但既然有成果,那证明方向是没错的。”朱翊钧表示了自己对这一领域并不精通,但诱变这条路是对的。
其实解刳院的诱变不仅仅是砒霜,各种巨毒都用了,连蛇毒都在其中,光照、温度等等都做了对照实验,砒霜只是其中一种,大抵思路就是大幅度的、剧烈的改变环境,诱发变异,这是人择论的一种具体实践。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这是知行合一致良知,也是矛盾相继释万理。
研究万物无穷之理,就是这么一点点敲碎认知边界,总结经验,得到成果,每一步都很困难,解决一个问题,后面可能有十个问题在等着。
“陛下,王次辅父子求见。”小黄门低声奏闻。
“宣。”
“陛下,臣拜见陛下,天佑大明,陛下龙体健安!臣为大明贺,为陛下贺!”王崇古带着王谦急匆匆的跑进了病房里,他们在西山煤局收到的消息晚了点,这才急匆匆的赶来。
“陛下啊,那张居正要杀臣啊!陛下给臣做主啊!”王崇古跪在地上,那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委屈极了。
“啊?详细说说。”朱翊钧一愣,先生杀心这么大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