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陛下的军事天赋比山还高(1 / 1)

陛下的军事天赋比山还高

陛下的军事天赋比山还高

五百两在大明可以购买五万斤五花肉,一斤五花肉的价格是十八文飞钱或七文大钱,飞钱就薄铁钱,大钱是通宝,三钱重的大钱。一两银子一百斤五花肉,一石米时间各不相同,大约在三钱到四钱之间,即便是以最昂贵时的五钱去算,一两银子能卖两石米,那么五百两就是一千石,就是十五万斤大米。

这还是在京师首善之地,若不是在京师,会稍微多一点,京师百物贵,长居大不易。

姚光启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阔少了,当王谦站在门前,随手让人抬来了五百两银子,让姚光启日常开销用,姚光启真的恨不得当场喊对方一声义父。

他那个妻子,大家闺秀,名门之后,因为他把二百两买了粮食赈灾,直接就跟他和离了!

王谦其实很羡慕姚光启,越没有什么,他就越羡慕什么,当初他想要去吕宋,也有一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抱负,大胸怀,奈何最终没有成行。

姚光启带着五百两银子,感恩戴德的走了,他刚回到了会同馆驿,王崇古的弟弟王崇义就让人上门说亲来了。

王崇古是个买卖人,姚光启身上不仅有一年十万银利润的海带生意,还有一份大功劳,这迟则生变,王崇义赶紧上门去,从速从快,趁着事情还没传开,赶紧生米煮成熟饭,别让姚家那两条老狗回过味儿来。

七日后,姚光启略微有点懵的在自己的新家,一个二进出的小院子里,明媒正娶了王崇义的女儿,同样,王崇古在全晋会馆摆了大宴,算是他们老王家正式认了姚光启这个女婿。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了,姚光启还有点懵的时候,他就成了王家的女婿,在京师又有了宅院,又有了正妻,而他心心念念的海带生意,也是跟老丈人王崇义直接接洽。

这就不得不提到当年的一件旧事。

在隆庆五年四月四日,御史郜永春巡查河东盐事,当时郜永春说:盐法之坏,在大商专利,势要根据,以故不行。因指总督尚书王崇古弟、吏部右侍郎张四维父辈为大商,崇古及四维为势要,请罚治崇古而罢四维。

这事最后闹到了廷议上,河东盐案,也是张居正和高拱关于首辅之争中的一件事。

王崇古的弟弟王崇义、张四维的父亲张允龄、伯父张遐龄、三弟张四教,都是御史郜永春的告发的对象,即便是张四维百般陈情,最终还是落了个致仕的结果。

王崇义这个盐商做的很大,而现在姚光启成了王崇义的女婿,这买卖自然就更好做了。

次日姚光启也问清楚了自己的妻子,并非王崇义的亲生女儿,而是王家一个远方表亲,王崇义并没有适龄婚配的女儿,只好从远房过继了一个,显然王崇古、王崇义也没想瞒着姚光启,否则早就编好了说辞。

可王崇古在全晋会馆摆了大宴,王崇义更是以岳丈的身份认了这个女婿,那不是亲闺女,也是亲闺女了。王崇义专门派了两个大掌柜,前往山东,算是正式开始了这个买卖。

姚光启还是很感谢王崇古的,他们王家家大业大买卖做的也大,这海带生意,做好了一年十万银子,做不好可能会亏钱,王崇古完全可以不沾这个嫌,但王崇古还是把这个生意揽下来了,并且真的行动了起来。

姚光启在兵部领了赏,这是军功赏,剿灭的那股海寇,可是一个三百人的水寨,足够评一个五等功赏牌了,参与剿匪的五百兵,人人能拿到二十银的赏钱。

姚光启在兵部办完了事儿,刚走出门,就看到了一个小黄门匆匆忙忙的打午门走来,这小黄门一看到姚光启,立刻就认出了他。

在大明当官,得长得好看,否则你是状元郎,也会因为貌寝给挪到的被张元勋给拿下了。

张元勋,原广东总兵,殷正茂离开两广的时候,张元勋跟着殷正茂到了吕宋,被封为了鹰扬伯,而后在数年的时间里,屡立功勋,凌云翼在平定罗旁山瑶民民乱时,怕输了被皇帝砍了脑袋,还专门从殷正茂手中借了张元勋。

在金枪鱼海湾之战后,张元勋被封为了鹰扬侯,这侯爷的册封诏书、冠带、印绶等物,张元勋还没收到,诏书到了马尼拉,张元勋人在旧港,这两个地方距离快两千里了,这捷报反而先传到了京师。

“戚帅,战场果然是瞬息万变之地,戚帅诚不欺朕。”朱翊钧看着戚继光,笑容仍然灿烂。

戚继光老是讲战机稍纵即逝,很难把握,能精准把握战机,就是军事天赋,朱翊钧对戚继光的话深信不疑,现在更加确信了,张元勋这个家伙,搞得这处真真假假,朱翊钧若是红毛番,也会大意,这个诡计多端的鹰扬侯。

“陛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也是战场,而且弥足关键,后方战场决定了前方战场。”戚继光十分确定的说道,陛下没有军事天赋?那就把军事天赋的定义扩大化,这样一来,陛下不就有军事天赋了吗?!

改变不了事实,就改变定义,戚继光自有曲折全之道,陛下的军事天赋比山还高!

陛下在组织后勤这块的天赋极高,在还没开海的时候,陛下就已经在准备地瓜烧国窖了,而且谁敢说后勤不是战场?

没有五桅过洋船、没有三桅夹板舰、没有战座船、没有火炮、没有火铳、长短兵、甲胄、没有粮草、没有国窖,大明水师怎么取胜?意志这东西决定了下限,军备决定了上限。

大明屡战屡胜,何尝不是大明皇帝在振武一事上的持续付出?

七年以来,风雨不辍,每日到北大营操阅军马的是陛下,七年以来,保证京营每年十八银军饷的是陛下,七年以来,不断提高军兵待遇,让上报天子、下救黔首这句理想的口号成为事实的也是陛下。

不是只有站在光里的才算是英雄。

“赏!”朱翊钧看向了冯保,说道:“这旧港宣慰司最起码要定个二等功赏牌,这按照约定一个军兵就是一百两银子,这次出征一共三千军兵,内帑有问题吗?”

“陛下,内帑充裕。”冯保没有多谈,就让陛下放心,这么一点点银子,内帑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三十万银罢了,内帑现在阔的很,陛下在万历五年年末抽空了内帑,用于开海,那会儿拿走了一千万银。

现在内帑有近四百五十万的现银,各种珠宝奇珍不算在内,只不过是在文华殿议事,不便多说。

恩赏,都是出自内帑,这是五等功赏牌制度定下之后,就已经明确过的事儿,这一笔就是三十万银,朱翊钧扣是真的扣,阔的时候也是真的阔。

“犒赏国帑出吧。”户部尚书阁臣王国光立刻表示了国帑也要出点钱,有了捷报,犒赏是必然的,都让内帑出钱,内帑太监崔敏又要到户部骂街了,这些宫里的宦官,仗着自己是小人,骂的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鹰扬侯在捷报里说,他们扣了七十条停在旧港的红毛番商舶,让梅内塞斯立刻把大明的船放了,他们就会放五十条商舶,剩下的二十条,鹰扬侯问他们要赎金,哈哈哈!”谭纶看完了捷报,拍着直接狂笑了起来,敢扣大明的商舶,立刻就扣了你红毛番的商舶。

你扣,我也扣。

张元勋这个做法,很符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大明和果阿总督府交战,从开始就说准了,不张弓填药的商舶不进行扣押和袭扰,这梅内塞斯既然敢扣船,那就不要怪他张元勋不守规矩了。

大明水师和西班牙的远征军,在棉兰老岛打了那么久,泰西大帆船每年都来,大明也没对大帆船动过一次手,商舶是货物流通的命脉,商贸往来断了,对彼此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戚继光:只要能让军兵们吃饱喝足,就是把陛下夸成天下无双,我也能办得到!求,嗷呜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