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提笔区区十八画,道尽人间万般苦(1 / 1)

提笔区区十八画,道尽人间万般苦

提笔区区十八画,道尽人间万般苦

朱翊钧在赵老七的案子里,和赵老七说,赵老七眼里已经十分公允的青天大老爷,密云知县,其实和孙志诚这些乡贤缙绅是一伙的,赵老七不明白,朱翊钧没有太过于详细的和赵老七讨论这个问题。

其实,朱翊钧很早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那便是肉食者们之间存在的普遍默契问题。

密云知县事在京畿,大明皇帝和明公们对于京畿周围的掌控力度要远远高于地方,那些个闲的没事干还要叫唤两声的御史、给事中们,若是从卷宗中查出了密云知县的判罚失当,这知县不死也要脱层皮,所以知县只能选择公允的判罚,煞有介事却毫无成效可言的执行。

密云知县被朱翊钧流放去了吕宋,和孙志诚一道走的。

而南京情况则完全不同,天高皇帝远,在大明海防巡检传递消息的信息渠道建立之前,大明皇帝的圣旨到南衙都要十五天的时间,再加上南衙的兼并问题远远大于北衙,多重世势之下,出现杨恪礼这种真正的善人,被人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朱翊钧稍微回忆了一下,对着张居正说道:“朕记得,之前宝岐司司正徐贞明的恩师,马一龙在苏州府溧阳带着乡民垦田,溧阳的乡贤缙绅们,惹不起马一龙,毕竟马一龙是进士,在朝中还有同僚恩师,但是马一龙亡故后,他垦荒的田亩,全都被兼并了。”

“张大伴,朕记得,马先生,一共垦田垦了十二万七千三百四十亩?庶民不能守,皆被侵占,数月杂草荒芜。”

张宏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厚重的备忘录,翻开看了许久,才俯首说道:“回陛下,的确是127340亩地,后来高启愚到了苏州府溧阳做知县,才把这些田给收回来。”

陛下在关于钱粮田亩这些财物之事上,十分的敏锐,连零头都记得一清二楚,分毫不差,张宏还是翻看了备忘录才确定了这个数字。

朱翊钧叫马一龙为马先生,是他在事农桑这块,的的确确是马一龙的再传弟子,徐贞明可是朱翊钧的农学师父,广寒殿和宝岐司,都在西苑,而且紧邻。

“很是相似。”朱翊钧十分确信这两件案子是类似的,都是肉食者普遍默契,而作为调节矛盾的载体,大明朝廷地方官府,在田亩兼并的问题上,并没有起到调节矛盾,抑制兼并的作用,而是出现了负面作用,放宽纵容。

张居正思考了一下,点头说道:“大明土地兼并,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可的确如陛下所言,的确存在纵容的问题,所以,臣在新政之初,法,势沉万钧,动若雷霆,正是那戚继光成名绝技,二十四式六合金枪法。

一截二进三拦四缠五拿六直为六合。

朱翊钧半蹲,右脚脚尖点地,左脚踩实,右手翻握枪尾,左手紧邻右手正握,稳稳的拿住了六合大枪,眼睛紧紧的盯着枪尖,而后猛地站直,将手中长枪顺势递出,枪出如龙,长枪如同一条匹练一样,带着呼啸之声,狠狠的扎在面前的木桩之上,木桩应声碎裂四散而出。 张居正呆滞的看着面前这一幕,他因为不通武艺,一直没关注小皇帝习武的进度,这一枪,居然把木桩都碎了,这要是个人,怕是直接对穿了!

他的弟子已经强悍到了这种地步吗!

朱翊钧收枪,站在原地气喘吁吁的把气息喘匀,而后又连续做了几个动作收工,让肌肉完全松弛下来,才回到了月台之上,才摇头说道:“还是不大行。”

“这!还不行吗!”张居正身体微微后倾,十分震惊的说道。

一枪把大腿粗的木桩都戳碎了,陛下居然说还不行。

“李如松用马槊。”朱翊钧十分肯定的说道:“戚帅说唯独把这枪练好了,才能用槊,戚帅年过五十,已经不用马槊,改用枪了。”

戚继光已经过了五十,再强撑着射虎力弓、用马槊,跟年轻人较年富力强的劲儿,不是戚继光的风格,戚继光其实觉得皇帝练到六合大枪就足够了,没必要追求马槊,不是说马槊不厉害,是时代变了,现在火器为王,战场上,一轮齐射,就是这枪法中破箭式练得再好,也破不了呼啸而至的铅子。

火器的出现和不断完善,正在不断的改变着战场的格局。

就像是戚继光不太推崇骑射,戚继光对皇帝练马槊持保留态度。

要强的大明皇帝,硬生生的练了出来,现在大明皇帝的个人武力的追求,已经向着马槊的方向追求,陛下不是天生的将种,武道的天赋,其实非常一般。

但是这件事戚继光也不好多劝,毕竟当初张四维安排王景龙刺王杀驾,陛下独自面对凶逆的无奈,是习武的出发点。

戚继光分析,可能大明皇帝如此勤修武艺,是对自己军事天赋比较弱的一种争强好胜,天赋不行又喜欢玩,为了不造成更加恶劣的危害,只好把对戎事的向往,发泄到这个人勇武之上了。

朱翊钧和张居正聊了许久,而此时的沙阿·买买提,也从四夷馆,换到了会同馆驿,大明对于赐予五章冕服的藩国,待遇比较高,都是住在会同馆驿,而没有赐下五章冕服的番国,则是一律住在四夷馆,以夷狄待之。

沙阿·买买提,从四夷馆搬到了会同馆驿是特例,谁让人家加钱提船?这可是一艘加了五万两白银!

“喝茶喝茶,沙阿特使,提了船之后,是打算回蒙兀帝国,还是留在京师为使?”陈学会满脸笑容,对于送银子的大客户,陈学会这个鸿胪寺卿,从不吝啬笑容。

沙阿环视了一圈,颇有感触的说道:“我在遥远的叶尔羌汗国出发的时候,就知道一路上要面对怎么样的困难,风沙、泥沼、马匪、贪婪的人心和要命的疾病,我这一路走来不易,在甘肃的时候,若非惠民医倌的医生,救我一命,我怕是走不到这里,这里如此的繁华,让人不愿离去。”

“但我要回去,我的君王需要我回去。”

从出发的时候,就知道这一趟凶多吉少,抵达之后,大明的繁荣超过了沙阿的想象,但是他没有像黎牙实一样,沉醉在这份繁华之中,他需要回到蒙兀帝国,即便是知道海上的风险依旧很大。

他的君王需要他。

“忠诚,在任何的地方,都是值得夸赞的德行。”陈学会对沙阿坚决要走,是十分佩服的。

沙阿买买提喝了一口茶,看着陈学会,正襟危坐,颇为严肃的说道:“大明卖船,是件好事。”

“我曾经从杂报上,看到过马六甲的王子来到大明求援,当时大明无力干涉,只能下了圣旨,责令红毛番归还领土,你我都知道,红毛番并没有归还领土。”

“大明要彻底控制万里海塘的话,泰西人绝不会轻易的吐出吃到肚子里的肥肉,大明需要一拳打在他们的腹部,逼迫他们吐出来。”

“现在大明和蒙兀不是敌人,蒙兀抵御泰西海寇的侵扰,有利于大明在万里海塘,大展拳脚。”

“也希望鸿胪寺卿,能把这一事实,告知慷慨、仁慈、至高无上的陛下。”

陈学会理所当然的点头说道:“陛下十分的英明,之所以肯卖船给你和你的君王,也是处于这种考虑。”

“我有一件事十分好奇,我的君王称呼大明为契丹,意思是丝绸之国,可是我到了大明之后,似乎没有看到丝绸,这是为什么?丝绸之国却没有丝绸,这使我难以理解。”沙阿买买提一脸莫名其妙的问道。

丝绸之国没有丝绸,这像话吗!像话吗!

沙阿买买提准备买几匹丝绸,给自己的君王带回去一份礼物,但是他真的想尽了办法,都没找到有卖丝绸的地方。

陈学会略显尴尬的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精纺毛呢衣物,想了想说道:“啊这个啊,丝绸都卖给了泰西人换银子了,我大明,天华物宝无所不有,这国朝大了,用的东西多了,自然有缺少的东西,为了银子,只能这么办了。”

当初为了点丝绸做官服,墙头草礼部尚书万士和甚至敢顶撞皇帝!

沙阿十分确定,面前的大明官员,说的是实话,自诩天朝上国的鸿胪寺卿,面带难堪的解释,丝绸拿去卖了,就是为了银子,十分的真实,他颇为诚恳的说道:“感谢鸿胪寺卿的真诚。”

“我们蒙兀可以购买丝绸吗?当然,我们可以和泰西人竞价。”

“当然可以!”陈学会强忍住了笑意,点头确定蒙兀国的购买资格,可以参与竞价,开门做生意,没有把银子往外推的道理。

不出陛下所料,这的确是个大大大客户,出手阔绰!

陈学会作为鸿胪寺卿,自然也了解一些蒙兀国的情况,蒙兀国在印度地界的执行的是四等人制度,而且和印度教进行了深度的融合,向下朘剥,毫无压力,所以蒙兀国的朝廷,要比大明朝廷阔绰,卖船都直接加价四分之一。

沙阿再次郑重的将手放在了肩膀上,俯首说道:“再次诚挚的感谢大明的慷慨,我们也曾希望从泰西购买一些三桅船只用于航海,或者购买一些火器火炮,你知道,始终没能成功。”

“大明也没买过泰西的船,那个三桅夹板舰,是大明泗水伯国姓正茂在吕宋抢红毛番的。”陈学会对沙阿所言,是能够感同身受的。

泰西的大帆船出现在大明港口的时候,大明上下也是有些惶恐的,那种海上的庞然大物,是海权的象征,大明上下清楚的意识到,大明失去了造船的优势。

现在,大明终于找回了优势。

“抢到的?”沙阿眨了眨眼,大明的行事风格,始终保持着大国的风范,堪称礼仪之邦,而另一面,则是更加趋近于实践经验的实际行事。

该讲的礼仪,一点不缺少,该抢的东西,分毫不让,这种割裂而统一的现状,就是矛盾说成立的根本,对立统一。

沙阿试探性的问道:“来到大明之后,我已经深入的感受了大明文化的魅力,请问,可以派遣贵族弟子,来到大明学习文化吗?我们蒙兀国的蒙兀人离开东方已经很久了,成吉思汗法典已经全然忘记,这用大明的话说,就是数典忘祖。”

“当然,知识是无价的,我们可以用白银,来支付这一切,一定会让大明满意,让陛下满意的。”

陈学会摇头说道:“嘉靖年间,倭使争供之后,全面禁海,大明国子监不再接受番邦学子,非常抱歉。”

大明的国子监在国初是有藩国学子的,朝鲜、琉球、安南、吕宋皆有,甚至在永乐年间,还有朝鲜学子考中了举人和进士,一直到嘉靖年间,才全部禁止了藩国学子入学国子监。

这是祖宗成法,目前还没有修改的迹象,这不是陈学会能够左右的事儿。

“一个学子,在大明就读三年,我们可以支付一万两白银或者等价的货物。”沙阿买买提也没有废话,伸出了一根手指说道。

陈学会立刻说道:“我会将贵使的话,转告陛下,不为别的,只为两国亲善友好。”

早说会加钱,陈学会早就答应了!

一个学子一万两白银,如果一年能有十个八个,那大明就会有一笔庞大的进项,有了蒙兀国这个先例之后,暹罗、安南、吕宋、朝鲜、倭国,甚至是泰西,都有可能,这十万八万的费用,可能会增长到一个很可观的数字了。

维持全楚会馆稳定运转一年不过1200两白银罢了,三年一万两,真的很多很多了。

沙阿买买提松了一口气,他可以无限制的购买书籍回去,可是这些如同天书一样的书籍,不是光看书就能学的会的。

一个需要银子,一个需要文化,双方一拍即合。

至于祖宗成法,也不是不可以讨论,洪武、永乐的祖宗成法和嘉靖年间的祖宗成法,都是祖宗成法,这个辩经的问题,交给万士和即可,全天下都知道,洒水洗地万士和。

沙阿买买提打算离开了,他要乘船到松江府,一艘五桅过洋船至少需要三百人,才能操持,沙阿买买提要在大明整备五桅过洋船的过程中,去雇佣足够的人手和购买足够的货物回到蒙兀国,进而完成这一次漫长的出使,将五桅过洋船和堪合带回蒙兀。

堪合,就是大明的官方沟通渠道,拿着堪合来到大明,就可以正常商贸往来。

很难说清楚,五桅过洋船和堪合的价值,到底孰轻孰重,在沙阿买买提看来,这份堪合更加珍贵一些,因为这代表着他们蒙兀国不再是孤立无援。

沙阿买买提知道这次返航会有一定的风险,但他也清楚的知道,五桅过洋船可怕的通过能力。

泰西人用过都说好,费利佩二世都要跑到遥远的东方来购买这种海上巨兽。

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其帝号来源于莫卧儿帝国,没错,是英国殖民印度后,把皇帝位抢回了英国,才成为了皇帝,后来又自己去了帝号,变成了国王。求,嗷呜!!!!!!!!!!!!!